作者: 陶烟烟
昨日 (7 月 26 日) ,大众汽车集团正式公布与中国小鹏汽车、上汽集团达成的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引发全球关注。此次合作在多个层面表明,在中国市场,像大众这样的跨国企业如果想要实现更深层次的本地化,必须依靠已有的合作伙伴。
该合作标志着:
- 跨国汽车公司开始系统性地接受中国汽车公司的技术输入,特别是在智能化领域的强化;
- 大众将采用小鹏的平台,为中国中型车市场推出两款大众品牌的电动车型;
- 在豪华车领域,大众将推动奥迪与上汽集团在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上的创新。

图 1 大众的声明

中国市场太重要,大众丢不起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无法忽视,大众也深知这一点。 2023 年至今 (截止 7 月 23 日) ,大众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已达 110 万,奥迪品牌则为 34.1 万。而在新能源领域,大众品牌的销售额为 6.94 万,奥迪品牌的销售额为 1.56 万,这样的表现显然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大众选择与小鹏汽车合作的原因,从本质上来看,是因为电动汽车销售需要配合智能化,这在日益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尤为重要。而 小鹏汽车在过去的积累中,已在中国本土市场的智能化水平上形成了特色,尤其在自动驾驶辅助、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小鹏汽车的 XPILOT 4.0 自动驾驶系统,将为车主带来更安全、更舒适的自动驾驶体验。
大众汽车的投资也需要「投名状」,大众希望通过收购小鹏汽车 4.99%的股权,整合其智能技术与电动汽车平台,以增强在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竞争力。4.99%的股份,可以避免举牌线带来的交易限制。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将主导此次合作,将小鹏汽车的智能技术与大众在安徽的整车研发、采购与制造相结合,以此为中国智能汽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小鹏汽车在声明中表示,将与大众汽车利用各自的核心技术能力、小鹏 G9 平台以及 Connectivity 和 ADAS 软件,共同开发两款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大众品牌 B 级纯电动汽车 (BEV) 。这些车型预计将于 2026 年开始生产。小鹏汽车表示,两家公司还将在未来的电动汽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等多个领域探索更多的潜在战略合作。

芝能点评:大众
- 大众汽车今年在中国开始成立科技有限公司(VCTC),选择与小鹏汽车合作,一方面将整合超过 2000 名研发及采购专家,开展全新智能网联电动车型的相关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借此机会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意图。
- 「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 并非空谈,中国市场的变化和创新步伐迅速,如果不能加快在华的决策和开发流程,将无法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3)在电动出行、数字化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本土研发能力,不仅需要中国的工程师,还需要中国的供应商,更需要中国的合作伙伴。
芝能点评:小鹏
-
大众汽车的入股,实际上 稳定了小鹏汽车的员工和消费者的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对于目前的小鹏汽车尤为如此。技术和价值得到全球同行的认可,这一点通过大众汽车的入股,可信度更强。
-
小鹏 G6 是一个现象级的产品,有着鲜明的技术特点, 只有经过行业内部,国外同行的认可,才能真正得到更广泛的消费者认可 ——「小鹏」名字虽然不起眼,但是其技术实力不容小觑,这是大众汽车都愿意借鉴的。
从长远来看,人心就是这么微妙,也很神奇, 全球品牌的溢价对国内消费者而言已经不多了。

大众和奥迪的合作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和深化,不仅限于普通品牌,也涉及其高端品牌奥迪。
奥迪与上汽集团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全新电动车型的开发,以满足中国客户对高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同时,奥迪一汽 PPE 项目仍在稳步推进中。
总结:不管是前段时间奥迪和上汽,还是昨天的大众和小鹏,背后既是 大众汽车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也是 对于国内电动汽车和智能化技术投入的认可 。我们在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布局,正在逐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