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马青竹
编辑|周长贤
「他刚说的是 30 款吗?」
3 月 19 日晚,何小鹏出席线上财报会,尽管他说的是中文,某直播平台有人不可置信地留言。
何小鹏说的是,「SOP 的车型总量 30 个」,包括为国际市场开发的右舵车和升级改款车。但真正全新车型数量,也不含糊:三年 10 款!
对于 2023 年销量仅有 14 万辆的小鹏汽车来说,这是要上强度的节奏。其中包含,何小鹏整的「大活儿」:在一个月后的北京车展,正式推出 10-15 万的全新品牌 MONA。网友戏言,汽车圈将有自己的「小米汽车」?
话说 MEGA 让李想难得低调,最近声量比较大的是「蔚小华」三家。前两位即将发布新品牌,后者却要提前赚钱了。
除此之外,在 800V 和 5C 超充技术如日中天的当下,作为换电赛道的一哥,蔚来祭出了电池大容量长寿方案,意欲何为?
壮志未酬,先盈利
余承东用实打实的挣钱能力,证明自己来汽车圈不是笑话。
3 月 16 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华为一语惊人,Q1 智选车盈利,今年预计华为车 BU 扭亏为盈。
他曾经定下的目标是 2025 年盈利,还表态要先帮车企卖 100 万台车。现在 2025 年没到,100 万台未满,盈利目标居然提前实现了。
「盈利主要得益于中高端车型的大卖」,根据余承东介绍,华为车 BU 在过去三年大概分别亏损 100 亿元、80 亿元和 60 亿元。
相比之下,蔚来汽车 2023 年亏损了 207 亿。
网友直呼:斌哥搞直播吧,别卖车了!

3 月 14 日下午,蔚来汽车举行长寿命电池战略沟通会,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在跟媒体沟通了近 3 个小时,又跟车主沟通了 1-2 个小时之后,又马不停蹄直播到晚上 9 点。
斌哥在直播中,再次为自己过去贬低燃油车的话道歉,直言有些地区确实用电车不便。有好事网友估算了一下,当晚直播各种收益大概在 130 万,直言「斌哥不如直播」,直播日赚百万,造车日亏半亿。
尽管以蔚来的亏钱能力,经常让关心者和旁观者担心其未来,但是蔚来却为车主做了足够长远的打算。
为车主健康工作 15 年
蔚来提出的长寿命电池解决方案,据称可以实现动力电池使用 15 年,依旧拥有 85%的健康度。目前大部分新能源车的电池寿命是 8 年 10 万+公里,保证 70%的健康度。

按照蔚来汽车提供的数据,以上线量为依据,过去 8 年已经销售了 1940 万辆,即将迎来电池报废期。而更换这些电池的总费用,蔚来汽车大致估算,为一万多亿元。
除了通过长寿电池提升产品力,追平充电赛道因为 800V 和超充技术带来的差距,长寿电池优化了换电商业模式。
「到底用几年,直接影响我的商业模型。就跟光伏一样,早期只有 7 年寿命,没有商业模式,但是 25 年,就有商业模式了。」
如果说 15 年太久,购车者对长远的好处缺乏实感,那么电池租金的下调是实打实落到当下的好处,相当于租赁方案的变相降价。
蔚来汽车高级副总裁沈斐公布了全新的 BaaS 电池租用服务方案:标准续航电池包电池租用服务费从此前的 980 元/月调整至 728 元/月;长续航电池包电池租用服务费从 1680 元/月调整至 1128 元/月。
为实现电池长寿命,蔚来提出电池本征研发与运营创新相结合的路径。
蔚来建立了目前整车厂最大的电池研发实验室,具备材料合成、电芯试制、系统组装、验证测试全栈研发能力。共产出 1435 个科技相关专利,电池寿命相关专利达 104 个。

3 月 14 日,蔚来与宁德时代签署研发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开发长寿命电池。
运营方面,则有业内首个自研车云结合电池包保养算法等。电池智能云把材料极、电芯极、电池包、整车等数据都集中到一起。据透露,这套系统原本是为了管理电池安全,现在用于电池健康管理。
「前两天我们刚刚完成 4000 万次换电,现在最多的一天小 10 万次。」
据蔚来透露,截至 3 月 14 日上午 10 点,已在全国布局 2382 座换电站,21652 根公共充电桩,并接入约 100 万根第三方充电桩。目前吸引了长安、吉利、奇瑞、江淮等车企加入。
「最近还有几家汽车公司也会加入,我们认为是一个全行业的事情。」
据透露,蔚来的 150kWh 电池将于近期正式投入使用。另外,蔚来第四代换电站也将于今年 4 月份正式开始部署。
巨亏咋办?练小号!
同为难兄难弟,小鹏也没好到哪里去,2023 年巨亏 103.8 亿元。
冥冥之中,蔚来和小鹏这两家几乎同时开始造车的企业,在 2024 年都决定在自己的 10 周年之际,推出第二品牌。

日前,蔚来子品牌「乐道」正式曝光,取「阖家欢乐,持家有道」之意,定位家用市场。乐道就是之前已经预热过很久的阿尔卑斯项目。
李斌坦言,阿尔卑斯这个名字显得高调,而且也不是中国的地名,乐道除了「持家有道」,还有「快乐的道路」的意思,网友们调侃的「津津乐道」,他觉得也不错。
但他特别说明,「乐道不是低端品牌」,只是「得益于此前的研发投入以及智能技术复用等,新品牌会有较好的成本竞争力,首款产品的成本能比 Model Y 低 10%。」
按照计划,乐道将于今年二季度发布,首款车型第四季度实现大规模交付。同时,该品牌将采用单独的销售网络和部分蔚来的售后体系,并与蔚来共享换电网络。
如果说蔚来的乐道已经铺陈已久,那么小鹏的 MONA 似乎有点变化。
最开始提到 MONA 是去年 8 月,小鹏宣布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并推出小鹏的全新品牌,项目代号「MONA」,定位 15 万 A 级车,2024 年量产。显然这是一款主打 B 端运营的产品。
但在 3 月 19 日晚的财报会上,小鹏表示,「首先从 TO C 渠道开始,确保这样的产品被市场所接受、所喜爱,再考虑其他渠道。」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否有做运营车毁品牌的顾虑?
小鹏汽车副总裁吴佳铭(James)的回答是,「MONA 对应的细分市场目标客户群体很大,大家可能需要进一步去了解我们与滴滴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将帮助我们去推销产品。」这个回答,笔者看着不是很懂。
但是何小鹏承诺,新车会非常有竞争力,「打造 AI 智驾新物种,为年轻人提供一台真正的 AI 智驾汽车。」据悉,MONA 的首款车型将于一个月后的北京车展亮相,并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交付。
总之,小鹏汽车希望通过 MONA 的聚焦来实现健康的正利润率,并针对 MONA 提供不同的商业化策略。」例如,新车交付初期,MONA 将在小鹏品牌渠道体系内销售,采用店中店的模式。然后计划在 2025 和 2026 年陆续建成数百家独立门店。
如何解决小鹏持续亏损的问题?
自 2024 年起,技术服务的收入将反映在小鹏汽车的财务表现上,智能化技术在全球市场授权和变现将对毛利率带来显著和持续的贡献。
今年小鹏汽车将开展「以智驾为核心的 AI 技术」升级,计划年度智能研发投入 35 亿元并新招募 4000 人。技术层面,小鹏汽车将在今年实现感知和运动规划的 AI 端到端,以创新驱动夯实竞争壁垒,加速兑现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带来的盈利预期。智驾降本也将提速,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全新车型上 XNGP 硬件成本有望降低 50%。
得益于平台化研发、技术降本和经营改善,小鹏第四季度毛利大幅改善至 6.2%,汽车毛利率单季增长约 10 个百分点,手持现金达 457 亿元,正向自由现金流进一步扩大至 60 亿元,规模化和经营改善成效显著。
看来,唱衰蔚来和小鹏的舆论,要失望了。

结语
换电、智驾技术下放,价格降低,必然会带来销量上涨,销量的上涨又会摊薄此前投入的巨额研发成本。这也是,蔚来与小鹏两家车企身处巨亏旋涡却毫不慌张的根本原因。
从李斌与何小鹏的角度出发,在卷价格走量和降价背刺老车主之间,练小号是必然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