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天休假去了一趟顾村公园和烟烟看樱花,里面有个新能源 A00 汽车的宣传,包括思皓和欧拉的推广。
随着 A00 级别的新车型,长安和江淮的带队,把车型价格拉低到了 4 万元,我个人觉得有这么几个判断:
1) 这一次 A00 BEV 车型的扩展,是在补贴之外依靠油耗和新能源积分的策略存活下来,也就是说,这些车的生命力是比较强的。如果到时候把补贴拉掉,对于 1 年半以后的市场,这些低价 BEV 的成本影响比A级要来的小。
2) 低价 A00 存在一定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对于消费者代步的需求非常有效的把对私人消费的功能性 A 级轿车给替代掉了。面对持续降价的 B 级和 A00 级别的压力下,曾经占到 43% 市场的纯电动A级市场是非常危险的
3) 由于 A00 级别的渠道各家不一样,但是各家车企为了战略上的合规,接下来4万级别的车型搞起来会持续增大。 如下图所示,从 2019 年被压制在边缘的 A00 BEV 又成功复活了,按照今年的形势,估计要占到 40% +,甚至更多的 50%。

2020 年 A00 市场格局
2020 年几款 A00 级别的车型,五菱 Mini EV 销量 11.92 万,eQ 3.82 万,黑猫 3.74 万,宝骏的 E100 和 E200 分别 2.11 万和 1.56 万。去年卖 6.98-7.48 万元的奔奔 EV 销售 1.12 万。
在 2020 年这一轮 A00 级别的洗牌中,五菱、长城欧拉和奇瑞三家占有了很大一块市场,在上一轮享受补贴红利的知豆、江铃、江淮和众泰基本掉队了,这个主要是和整体有关。
这一轮的变量,我们看到这些车型的情况来看,五菱首先把不享受补贴的 120 公里的车辆拉低到 2.88 万,长城和奇瑞是通过里程较长的 301 公里,一方面维持住补贴,一方面是做一些差异化。
备注:五菱在 2021 年新增加入了 200 公里的车型,估计价格上会拉高一些到 4 万出头

2021 年都降价
2021 年,长安的打法,如下图所示,导入了 2.98 万 & 150 公里的特别款,这直接和五菱 Mini EV 打个背身,而 301 公里的从原先的 6.98 万降低到 3.98 万,也是做了冲量的准备。
江淮则是把之前的 iEV6 改造为江淮大众思皓 E10,放在了思皓这个品牌上面。这里也是在 150 公里上按 3.99 万的价格来推广,200 公里 4.69 万。

由于这些代步型 A00 纯电是不看动力的,基本根据续航来配,从价格区间来看 150 公里的价格定位就是在 4 万以内;200 公里 4.5 万以内,这两个都是根据 10-20 kwh 的电池来打造的,而 300 公里的车型则普遍需要 30 kwh + 来做,这里按照 0.7 元 / Wh 来算,成本有 7000 - 1.4 万的差异,所以最终 300 公里以上的车型定价在 6 万元以上。
备注:实际促销的终端价格可能往 5 万走
实际上,从 2020 年引发大家在产品定义和工程的讨论来看,经过半年的密切调研和分析,一方面缩小电池系统,一方面进一步降低成本,后续各家车企会陆续在 A00 级别的车型上调整产品布局,特别对于降低油耗的车企非常有效果。
所以随着我们对于 2021 年 200 万+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越来越确定,里面肯定有接近 60 - 90 万的 A00 级别小车爆出来。每个月按照5万甚至 7 万 + 的 A00 级别往三四五线的城市持续推广。

小结
目前 A00 级别是往极限降本的模式走的,限制这个领域销量的,更多是各家对于自己的油耗和积分需求测算,另外一方面是在原材料上涨下供应商上量赔本赚吆喝的意愿有多强,客观上对原有 A0 和 A 级市场代步的车型形成了冲击。
所以有趣的是,类似于上海这样的城市,限制行驶下 A00 级别代步的BEV也在逐渐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