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观

汽车大观

关注

「摘帽」 的海马汽车,离翻身还有多远?

环形隧道

2021-05-31

作者:凌云

海马汽车终于摆脱退市风险了。

日前,ST 海马发布公告称,自 5 月 27 日起海马汽车的股票简称由 「ST 海马」 正式变更为 「海马汽车」,股票交易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 5% 变为 10%。也就是说,被 「ST」 近 2 年的海马汽车成功 「摘帽」,摆脱了退市风险。

对于此次 「摘帽」,海马汽车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经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在技术、产品及营销等多领域的创新变革成效显著,资产质量持续优化,持续经营能力显著增强,为公司重振打下了坚实基础。

受此影响,5 月 27 日、28 日,海马汽车股价均出现涨停。其中,28 日以 5.66 元 / 股收盘。在经历了连续两日的大涨后,海马汽车目前总市值为 93.09 亿元,是海马汽车近四年来从未有过的高光。据统计,进入 2021 年以来,海马汽车股价涨幅已达 82.39%。

此前,因 2017 年度、2018 年度,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海马汽车的股票交易在 2019 年 4 月 24 日被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名称由 「海马汽车」 变更为 「 * ST 海马」。但经过 2019 年、2020 年的自救,海马汽车终于 「摘星脱帽」。

「海马汽车能够摘帽,只是符合了交易所的相关规定,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海马汽车的汽车业务以及盈利能力会进一步提升。」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表示。

换言之,虽然已经摘帽,但海马汽车的主营业务依旧堪忧,其能否真正摆脱困局,还是一个未知数。

靠卖房、卖股权 「回血」

从退市边缘 「* ST 海马」 到 「ST 海马」,再到成功 「摘帽」,海马汽车的 「逆袭」 之路可谓相当曲折。

将时间拨回至 5 年前。2016 年,海马汽车累计销量近 22 万辆。这一成绩,在彼时的中国车市中虽谈不上亮眼,但对于海马汽车来说也不算差。

到了 2017 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数据显示,当年海马汽车累计销量为 14 万辆,同比下滑 35%。而在随后的 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海马汽车销量更是出现断崖式下跌,至 2020 年仅剩下 1.78 万辆。

随着销量的断崖式下滑,亏损自是不可避免。2017 年,海马汽车营收 100.79 亿元,同比下降 29.22%,亏损金额达 9.94 亿元,2018 年净亏损继续扩大至 16.37 亿元。由于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2019 年 4 月 24 日深交所对海马汽车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 「海马汽车」 变更为 「* ST 海马」,日涨跌幅限制为 5%。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最大的风险莫过于退市。因此,为了摘掉头上的帽子,海马汽车也开始了自救。

2019 年 5 月 15 日,海马汽车董事会十届九次会议上,时年 53 岁的海马汽车创始人景柱被招回,重新担任海马汽车董事长。

虽然景柱的回归,向外界传达了海马汽车将再次进入 「创业」 状态的信号。但鉴于短时间内依靠主营业务翻身的希望渺茫,需要维持运营的海马汽车只能选择 「卖房求生」。

2019 年,海马汽车出售房产 401 套,同时变卖部分房地产物业、剥离了汽车研发业务。得益于此,海马汽车当年以 0.85 亿元的净利润成功 「保壳」,并于 2020 年 6 月顺利 「摘星」,从 「* ST 海马」 变为 「ST 海马」。

经历了 2019 年的微弱盈利之后,2020 年海马汽车营业收入再度下滑,至 13.75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 13.35 亿元,同比下降 1667.09%。不过,得益于 2019 年的扭亏为盈,海马汽车避免了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的局面,达到 「摘帽」 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海马汽车的成功 「摘帽」,不只得益于变卖资产。2018 年,尚未有生产资质的小鹏汽车选择与海马汽车合作,由后者为其代工首款车型 G3。据了解,代工车型采用净额法核算,这也对海马汽车的营业收入有所影响。

此外,为了能够彻底 「摘帽」,海马汽车还选择了出售股权。公开信息显示,2021 年 2 月海马汽车以 3.29 亿元的价格,向中国铁路投资出售了其持有的海南银行 7% 的股权。

前景依旧不明

尽管已经成功摘帽,但海马汽车想要真正起死回生,却非一件易事。

公开资料显示,2019 年海马汽车净利润为 0.85 亿元,但扣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 - 7.31 亿元。2020 年,海马汽车的扣非净利润为 - 14.61 亿元,亏损继续扩大。

与盈利状况一样,海马汽车主营业务的表现也不好看。据海马汽车方面介绍,目前其主打的产品为定位 MPV 的海马 7X、定位 SUV 的海马 8S,以及首款插混车型海马 6P。其中,海马 7X 是海马汽车于 2020 年 8 月推出的全新 MPV 车型。该车推出之初,曾被海马汽车寄予厚望,但 2020 年 1153 辆和 2021 年前 4 个月 2159 辆的销量成绩,显然未能达到当初的预期。

相比海马 7X,海马 8S 和插混车型海马 6P 也没好到哪里去。数据显示,今年前 4 个月海马 8S 累计销量仅为 941 辆,海马 6P 为 28 辆。

在自主车型整体表现较为乏力的情况下,海马汽车或许还将失去代工业务。2020 年 3 月 19 日,小鹏汽车宣布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后者的股东变更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此次收购,小鹏汽车开始拥有生产资质,旗下车型可以不再依靠海马汽车代工。

而更尴尬的是,有消息称,中期改款的小鹏 G3 将于下半年正式上市,上市之后新车将与小鹏 P7 一样,由小鹏汽车自行生产。如果此消息属实,那么在失去了代工业务之后,海马汽车的账面销量数据或将更加难看。

面对重重困境,海马汽车并未坐以待毙。2020 年,海马汽车开始选择布局氢能源和智能化赛道。在氢能源方面,海马汽车目前已经完成氢燃料电池汽车样车开发,并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水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化站。

智能化方面,海马汽车表示,除了自动驾驶,还会将 5G 技术带入到销售体验、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等方面,进一步推广汽车市场全场景应用。

对于已无路可退的海马汽车来说,氢能源和 「新四化」 虽然是一个绝佳的翻身机会,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海马汽车在智能化领域并无优势,而且氢能源汽车当前在全球范围内也还处于发展阶段,何时能够走向成熟,尚属未知数。

换言之,海马汽车在氢能源领域的布局,短期内很难成为其主营业务的支撑。

此外,盈利状况堪忧的海马汽车,要如何应对智能化、氢能源所需要的巨额投入,也是一个未知数。

而鉴于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海马汽车能否成功翻身还需要观察。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