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百人会旗下媒体,关注汽车出行产业链进化
原创 Roomy
2010 年,任正非问还是华为高管的罗语周,「你能不能做到世界第一?」 罗语周回答,「这是终端每一个员工的梦想。」
按照一般剧本节奏,这个时候,应该是激励一波员工的雄心壮志。不过,任正非没有。
「梦想,没有实际的东西,就是乱想」。
任正非认为渴望成功,是华为人的本性。不过,他还是让人保持清醒,不要看人家走在大路上,你还走在小路上,只有从小路才能走到大路上。
这句话,放到如今热闹非常的造车圈,依旧好用。背后有个潜台词,就是 「踩准点」。
不过,咱们要说的不是华为,而是 「瞄准」。
这不,大声宣布 「华为手机,是我们造的」 的王传福,正苦口婆心地劝那些 「有钱」 的科技大佬,造车也得瞄准。
不是有钱就能造车
「比如说像雷总准备投 1000 个亿。关键是浪费你三年的时间,这三年时间要值多少钱?拿钱是买不到的,如果战略方向错了,可能丢失 50 个亿不算多,但是你丢失了三年的时间,这个就很重要。」
有人说,这话说得偏颇。还被解读为,雷军你有钱归有钱,但造车,水深啊。
完全是车圈老兵苦口婆心劝阻造车新贵的好戏,在全网发酵,让迪粉和米粉好一阵掐架。
网友都替雷军急了,喊话说,快出来对垒,你 「人生的最后一战」 的梦想被打击了。

主持人追问,是否是暗示雷军会浪费太多时间,王传福大手一挥,否认,说强调的是时间成本。
「劝雷军别造车是误读,正和小米在汽车领域洽谈合作。」 不仅代工华为,比亚迪还代工了小米,一副哥俩好的局面。
「小米 1000 亿,比时间重要。」 网友调侃起来,也不客气。
哥俩好归哥俩好,王传福还是再次强调了一遍,战略方向非常重要,把握好方向就少走弯路。
对科技大佬蜂拥而至造车圈这事,除了王传福,哪吒汽车张勇也表示过,造车必须要有钱,但是有钱不一定能造好车。
「造车必须要有钱,但是有钱是不是一定能造好车?我觉得也未必,否则中国银行、中石油、中石化它们最应该造车了。」
张勇还强调了哪吒汽车的目标,「结硬寨,打呆仗」,定好方向,投入一定的技术和资源,稳扎稳打,不可冒进。

张勇这话,倒是能和哪吒汽车的二股东,360 周鸿祎的那句,凑成一对。
周鸿祎一边说,「造车是我巨大的冲动」,一边又说,「如果谁钱多就成功,银行最有资格造车。」
冲动归冲动,周鸿祎还是明白 360 优势和劣势的。
「我劝很多互联网兄弟们,造车一定不要那么贪心,不一定要主导,一定要学会合作。」 这话,听起来很不像周鸿祎说的,因为一点也不犀利,要不然都说他变谦虚了呢。
不管是不是变谦虚了,道理和王传福是一样的,明白自己能干什么,做不到什么。归根结底,还是要 「瞄准」。
看起来,不抓紧放出一些信息,雷军还是会被前辈继续 「指教」 呢。
滴滴 IPO,千亿之路并非一马平川
说到踩点,快准狠当属滴滴,近日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 IPO 申请,股票代码 「DIDI」。
说起瞄准,得说回 9 年前。2012 年的冬天,北京大雪,等不到出租车的程维被淋得全身湿透,让他搞打车 app 的心情更强烈了。
故事想要好听,确实要带着一点碰撞,那场大雪,就是程维的刺激。创业当初,程维为滴滴写下企业使命,「让出行更美好」,9 年后,也出现在了招股书中。
果决之外,程维还有点文青气质,初期滴滴,大黄蜂,快的打车…… 竞争激烈时,程维在办公室里挂了一个条幅,上书 「日拱一卒」。
后来,对手被收购的收购,消失的消失,滴滴一家独大,程维又换成了 「虚心」 二字。
不过,果决也好,文青也罢,程维的梦想就是,滴滴必须出海。
如今靴子落地,滴滴到底值多少钱?有报道称,滴滴上市估值可能达到 1000 亿美元。

按照这一估值,滴滴上市将成为自 2014 年阿里 IPO 募集 250 亿美元以来,中国企业在美国最大规模的 IPO。
根据招股书显示,滴滴全球活跃用户 4.93 亿,全球平均日交易量为 4100 万单,全平台总交易额为 3410 亿元人民币。
3 年内,平台司机总收入约 6000 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更大、活跃度更高,是滴滴市值对标 Uber 的底牌之一。
「上市后第一件事就把优步给收购了吧。」 嗯,网友的心,比程维更野。
毕竟滴滴连着三年都是亏损状态,直到今年一季度,才实现扭亏为盈,获得 55 亿元净收入,距离 2012 年上线以来,已过去了 8 年多。
虽然此次并未披露募资金额和出售股份比例,不过招股书中募资用途有 「约 30% 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
滴滴从没有停止过对 「造车」 的试探。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滴滴,也会像华为、百度那样的方式参与其中?
这轮踩点,又是三年前埋下的伏笔 —— 洪流联盟,比亚迪正是成员之一,联合开发了面向出行场景的 D1 车型,目前有 1000 辆投入运营。
不过,目前即将很有钱的滴滴,在电动车上的参与,还只是 「浅尝」,电动车业务不够深度,千亿之路并非一马平川。
赌赢蔚来,合肥靠的不是运气?
蔚来和合肥,算得上踩点双赢的范本。
如果说上海得到特斯拉,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合肥得到蔚来,一度被解读为 「赌对了」。
近日,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说,合肥不是 「赌博」,是 「拼搏」。赌博靠的是手气,拼搏靠的是手艺。
蔚来遇到合肥政府,被称之为 「千里马与伯乐之缘」,手艺到位。
李斌在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说,合肥是当初找的第 19 个城市,前面 18 个都一无所获,在合肥终于找到了归属。
2020 年 4 月,合肥市政府斥资 70 亿元投资蔚来,把蔚来从破产边缘拉了回来。「合肥对蔚来有‘救命之恩’,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把我们从‘重症监护室’抢救回来。」
「合肥非常有远见,在最关键的时刻投资了蔚来」。李斌对着合肥就是一顿毫不客气地夸赞,与李斌共患难的合肥,也随着蔚来市值水涨船高,「狠狠赚了一笔」。
「六个月后我们又还给他们很多钱,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在被问到投资蔚来赚了多少钱?市委书记虞爱华笑而不语,笑声绵延,说明一切。他表示,投资收益继续用在支持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上。
「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们一起创造了一个奇迹,我们希望把这个奇迹继续往下深化。」 目前,位于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的蔚来汽车第二工厂已经正式开工,预计明年第三季度正式生产。
如今来看,互相瞄准的蔚来和合肥,已经进入了健康的循环状态。
相隔不足 200 公里的南京,要不要和合肥学学,怎么识别千里马,当好一个伯乐?不要再被那些所谓的 「梦想家」 骗了,不是钱多就能造车。
毕竟,就像任正非说的那样,「梦想,没有实际的东西,就是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