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龙

朱玉龙

关注

特斯拉的价格还会降到哪里?

环形隧道

2021-07-31

昨天,特斯拉又双叒叕降价了(7 月 30 日,特斯拉官网显示,Model 3 标准续航升级版的价格下调 1.5 万元人民币),我们回顾一下这篇文章《Model 3 和 Model Y,从上往下的打法》,当初很多推断都逐步成为现实了。

特斯拉目前是围绕销量在做努力,它的手段是直接而朴素的 —— 基于规模扩大下的产业链上游降本,用价格手段来增加产品的性价比。它的动力来自两个因素:一方面在上海工厂成立之初就定的对赌目标;二是要实现产值的增加,今年的产量是一定要保证的。

目前欧洲的纯电步伐很快,所以特斯拉也逐步加快了整体的节奏。柏林工厂延期让中国产的 Model Y 进入欧洲,预期 Model 3 的总需求必须由中国工厂扛住。我们从当前产能的预估,Model 3 月产 2 万,Model Y 往 2-3 万走,预期每个月总计 5-6 万的产出,是要市场来吸纳。

从时间点来看,我们可以从上险的预期数量来看,7 月份的 Model 3 肯定很低,这也直接促进了 Model 3 的价格下降。预计到了 11 月左右,Model 3 可能进入 21-22 万的状态;Model Y 由于欧洲的需求调整,我估计最终可能在 11 月调整到 25 万的价位。

图 1 2021 年上半年特斯拉的批发和零售(批发包含出口)

如下图所示,可能 Model 3 是希望保持 2 万以上的产量,往 2.5 万走;Model Y 逐步冲过 1.5 万往 2.5 万解锁。按照当前的产量来估算,今年特斯拉在中国的产量目标预计是 42 万左右,其中 Model 3 为 26 万,Model Y 16 万。

图 2 2021 年特斯拉预期中国的产销量预测

今年一月份的预测和当前的情况

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我有以下的预测,大家看看是否走向是确定的。

・特斯拉目前首推的还是 Model Y 的长续航版本,为了给 Model Y 设定在 600 公里左右的产品让路,甚至停掉了 Model 3 的长里程版本,让用户转过去买 Model 3 的国产性能版本,我们可以看到 2021 年 Q1 的价格是稳定的;

・按照初期 Model Y 的上量曲线,等到这一波 10 万的订单逐步在 3-5 个月被消化(我理解这个阶段都是用 LG 的三元版本),到时候基于 LFP 的标准续航版本会出来(CATL 的版本)价格也会压在 25-26 万左右,到时候 Model 3 的标续会往 23 万走,又压出来一波需求,这是第二个阶段 Q2-Q3;

・等到 Q4 产能完全拉起来,可能最终 2021 年的定价,长续航版本都会进入 30 万以内,去掉补贴大概在 28 万左右;Model 3 下探到 21-22 万,Model Y 在 23-24 万,如果需要把量提升到接近 50 万的规模。

从上面的套路来看,价格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见下表)。

图 3 特斯拉的 Model 3 的历史价格

我们可以把特斯拉销量和价格做一个联动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 4 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联动关系

降价带来的影响

目前来看,特斯拉的降价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1)特斯拉加速了消费者从燃油车到电动汽车的转换速度

我想说的,特斯拉主要把中国市场燃油车低端的车型的性价比完全给打扭曲了,在上海的车牌价格差异下,这种现实的扭曲力真的很大。随着价格逐步到 23.59 万,下一步往 22 万走,这种扭转力还是持续的。

图 5 特斯拉对比 A4、3 系的价格区间

(2)特斯拉和新造车的头部势力相互促进

我觉得对于蔚来、小鹏和理想来说,特斯拉的不断降价是一步步在增大了新能源汽车的声音,将消费者的关注引到电动汽车上。相应的,这几家头部都必须要增加自己的产品力,以应对从燃油车导入过来的客户需求。这部分需求中,有一些必然是直接转移到特斯拉上,但是对于不喜欢特斯拉的客户,是有一定的机会选择这些企业的。

但降价对于传统 A 级纯电动,每一次都是暴击。很难想象随着特斯拉往 20 万这个界限走,A 级纯电动轿车和紧凑型 SUV 还能有哪些反抗的余地。

小结:我觉得今年汽车行业里,最失意的是传统强势燃油合资企业的同学们。一方面受芯片供给的影响;另一方面,豪华车的需求受到特斯拉一直挤压,把入门级需求完全扭曲了;中端的需求,又受比亚迪、长城这几家的轮番冲击,想要按照继续沿用传统卖车的套路显得很难。现实来看,比较传统的自主车企也受影响,各方面都能切实感受到特斯拉作为变革者和先行者,正快速改变既有的市场格局。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