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师
今年已经是小鹏汽车举行 1024 智能日的第三个年头了,在每年的 1024 智能日上,小鹏汽车都会分享自己对于未来智能出行的思考,并发布一些自己在智能化上的最新研发结果。
与特斯拉的 AI DAY,蔚来的 NIO DAY 差不多,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用户和外界感知小鹏品牌的最佳渠道。

但和往年的「小鹏汽车智能日」不太一样,今年的 1024 已经变为了「小鹏汽车科技日」,科技二字意味着更大的想象空间。回看前两届小鹏立下的 Flag,2019 年的 XPILOT 2.5、2020 年的 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VPA(停车场记忆泊车)等功能均已 OTA 升级给到了现有用户,而今年小鹏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
超级补能体系
截止目前,小鹏品牌的超充站上线 439 座,覆盖了 121 个城市,小鹏免费站接近 1700 座,覆盖 221 个城市。虽然总的数量不少,但从城市平均拥有的充电站布局来说,用户的续航焦虑依然存在。
对此,小鹏提出了超充覆盖 + 全面布局的解决方案。一方面,继续在车端、桩端同步发电,另一方面加大在车辆密集区的充电桩布局,如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景。小鹏还设立了 2021 年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2022-2023 年实现全国县级市及全国高速补能体系的覆盖,并且 2023 年内完成超级补能体系的相应部署。

超级补能体系将由车端、桩端、站端同步推进。包括中国首个配置有碳化硅芯片的 800V 高压的量产平台、配套的 480 kW 高压超充桩以及自研的储能充电技术。

在 800V 高压平台下,充电峰值电流大于 600 A,而电驱最高效率将大于 95%,也就是充电 5 分钟即可实现 200 km 的续航。而配套的 480 kW 高压超充桩通流能力可以达到 670 A 以上,并且拥有 IP67 的防护能力,同时还有安全系数高、提拉重量轻的优点(预计加入了液冷系统,线缆比现在的超充更细)。
此外,小鹏还推出了自研的储能充电技术,一次储能就可满足 30 辆车的不间断大功率超充需求。在这种新的补能措施下,相信大部分用户的里程焦虑可以解决。
更好的人机共驾体验
从辅助驾驶的发展趋势来看,基于高精地图的城市道路领航辅助已经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发展方向,国内的新势力们也早已经抛开了 SAE 定义的 L1、L2、L3,而是聚焦于更加细分的使用场景。
关于 XPILOT 3.5 带来的城市 NGP 功能,我们在此前的小鹏 P5 试驾活动上就已经看到了支持城市 NGP 的硬件,相较于 XPILOT 3.0,搭载 XPILOT 3.5 的 P5 其实只多了两颗大疆 Livox 激光雷达。

凭借以视觉为主、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为辅的四重感知融合方案,实现记忆泊车(家)- 城市 NGP - 高速 NGP - 城市 NGP - 记忆泊车(公司)的智能辅助驾驶,最终再从辅助驾驶到完全自动驾驶。

在发布会上,小鹏又展示了另一段在广州市区使用城市 NGP 的视频片段。

从实现的功能来看,直接依靠自动驾驶出入地下车库、无保护左右转、路上占道的两轮车、横穿马路的行人、突然并线的汽车等等都能有效地识别,城市高精度地图的加入、车上 8 个行车摄像头以及 4 个环视摄像头的同时工作,让车辆在复杂道路标线的路况下显得格外聪明。

另外,小鹏还将不断升级广受好评的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考试系统 --- 智驾分,实现知识科普、安全考试、智驾评分三大能力。与我们驾照的 12 分类似,首先你需要通过安全考试才能使用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而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有违规现象,系统将会扣除相应分数,一旦分数扣光,你就需要重新通过考试才能继续使用该功能。
XPILOT 3.5 还没焐热,4.0 的 Flag 也立好了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业务副总裁吴新宙表示,城市 NGP (导航辅助驾驶) 功能预计在 2022 年上半年推出,会在首批城市部分道路开放。预计到 2022 年底,高速 NPG 的累计里程将达到 1.2 亿公里、城市 NGP 将达到 3500 万公里,并且停车场记忆泊车的城市覆盖率将达到 90%。

不过说到底,XPILOT 3.5 还只是在 XPILOT 3.0 的基础上增加了激光雷达而已,目前小鹏 P5 上算力 30TOPS 的 Xavier 芯片可以满足使用需求,但为了实现更高级的智能辅助驾驶,更强的硬件系统必不可少。

XPILOT 4.0 将在硬件上进行全面升级,将率先搭载在明年亮相的全新中大型电动 SUV 上,包括算力达到 508 TOPS 的两颗英伟达 Orin-X 芯片、800 万像素的高清前视双目摄像头、290 万像素侧视摄像头和通讯升级到千兆以太的高度集成域控制器。
智能机器人(马)
跟「车」有关的内容到此结束,接下来就是真正的「科技」部分了。

小鹏这次正式向公众展示了「可骑行机器马」,名字叫「小白龙」。同样也拥有汽车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去识别环境,并可以自主构建地图、规划路径,和扫地机器人一样,可以自动避障等。

「小白龙」还可以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体态识别、声纹识别等,并对用户的语令做出准确识别并执行,甚至能对较远距离甚至跨房间的使用者命令进行判断,并快速响应靠近使用者。
飞行汽车
早在 2016 年开始,小鹏就开始了飞行汽车的相关研发,今年 7 月,小鹏汇天就正式发布了第五代飞行器航旅者 X2,该飞行器最大起飞重量为 560 kg,裸机重量为 360 kg,可搭载 2 位乘客,最大载重 200 kg;同时采用纯电动设计,续航时间 35 min,飞行高度 1000 m,最大飞行速度 130 km/h。

航旅者 X2 为 4 轴 8 桨设计,拥有八组独立电池,拥有自主飞行路径规划能力,通过多个传感器,该飞行器可实现对地监控、无死角环境感知、自助返航降落、百公里双向实时通信。
不过由于其外形仍然与我们熟知的汽车相去甚远,小鹏仍不满足,并表示还正在开发一款更接近于量产且适合陆用、空用的多栖飞行汽车。

未来的小鹏飞行汽车,在体态上将会更像一辆传统意义的汽车,驾驶舱内的设计将融合汽车和飞机的驾驶风格,让许多普通汽车驾驶员也能轻松掌控,车体重量也将变得更轻,据飞行汽车重量被设计成仅为小鹏 P7 的 50%(小鹏 P7 重 1.9 吨),飞行汽车的长度宽度也将被进一步缩减,让它能真正满足日常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同样也针对飞行汽车立了另一个 Flag:第 6 代飞行汽车预计 2024 年量产,价格将控制在 100 万元内。
总结
两年时间,小鹏走了很多造车新势力没有走过的路,依托全系自主研发和量产能力,不仅在自己熟悉的汽车领域打造了一套适合中国路况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符合中文用户习惯的语音交互软件,甚至还有更加属于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和飞行汽车领域。
可以看出,作为一家具有深厚互联网基因的造车新势力,小鹏正在新能源领域走出了独特的「软件定义硬件」的路线,也许这就是智能日改名为科技日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