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6 月,百度 Apollo Moon 正式发布正式发布。时隔四个月,百度在京举办了「Apollo Day」,向公众展示了近半年来他们取得的成果和最新进展。
- 截止 10 月,百度 Apollo 总测试里程已达 1800 万公里;
- Apollo Moon 除了在极狐上前装量产以外,还上线了威马版、埃安版;
- Apollo 无人驾驶三要素除了前装量产车以外,还分别布局了「AI 老司机」、「5G 云代驾」。
无人车如何做到低成本
今年 6 月,百度 Apollo 正式发布总成本仅 48 万元的无人车 Apollo Moon。在本次 Apollo Day 上,百度汽车机器人部总监徐宝强针对它的成本问题进行了解答。

首先成本低的首要原因就是轻传感器配置,Apollo Moon 上的传感器在许多民用车上也能轻易复现。这款无人车的传感器配置有:
1 颗与禾赛合作定制的激光雷达;
12 颗摄像头,布局位置能够实现车身周围 360 度全覆盖感知;
5 颗毫米波雷达,其中 3 颗为前向,2 颗为后向。
轻传感器的另一大好处就是能够实现「降维」,使得 ANP-Robotaxi 架构成为可能。威马 W6 是首款上线百度 ANP 功能的量产民用车,而 ANP 的能力正是从 Robotaxi 上降维而来的。如果 Robotaxi 还是高高在上的高科技产品的话,那么它的商业价值几乎为 0。
另一点原因是,百度与合作伙伴一起,前装量产无人车,免去了车辆下线后再进行改装的多余成本。目前百度 Apollo 已经与极狐、威马和埃安达成了前装量产合作,联合打造第五代无人车,同时用户也能够体验到不同的车型。
成本低的还有一大原因则是第五代产品相比过往要更加成熟,且传感器大多数为自研,后期维护成本非常低。现场,百度副总裁王云鹏也为大家算了笔账,一辆 48 万的无人车,在它的生命周期内,平均每月成本仅 8000 元,这价格可比请司机实惠多了。
经过了这么多年 Robotaxi 领域的摸索,百度 Apollo 似乎摸出了一条既能够盈利又能走向用户的路。那就是降维和反哺。ANP-Robotaxi 不仅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让百度的技术和积累快速落地,同时与智能汽车数据共生共享,实现数据闭环。
云端代驾上线
无人车再强,它也是严格遵循道路安全法规的,遇到一些罕见特殊情况,它也会茫然不知所措。例如临时的交通管制、路边有不规则停靠的车辆等等,这些场景都需要临时借道行驶,所以百度 Apollo 引入了 5G 云代驾。

5G 云代驾的定位就是帮助无人车提供远程协助,在遇到特殊状况后,无人车向后段发送请求,5G 云代驾进行临时的人工接管,帮助无人车解决问题。百度还把不同的情况做了安全等级管理,以此提高人工应对的效率。一台驾驶舱可以匹配多辆无人车,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
目前,百度已经在全国五城开通了自动驾驶道路运营,用户都可以通过「萝卜快跑」平台进行体验。但是不管是范围还是效率,目前都还停留在「尝鲜」层面。之所以设立「Apollo Day」,也是百度希望通过开放日活动与产学研增强沟通,推动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