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出行一客】(微信公众号ID:carcaijing),《财经》杂志交通工业组创建,作者:王静仪,编辑:施智梁。
自动驾驶领域国家队开始进场发力,车企领投的科技公司在产品落地上有天然优势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独家获悉,商用车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挚途科技已完成超亿元融资,是 2019 年成立以来的首次融资。
本轮融资由国家队领投,投资方包括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开发院、国美资本等机构。具体融资数额和投后估值未披露。
「投资方全部引入新的社会资本,既有财务投资人,也有产业投资方。」 挚途科技 CEO 杜一光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透露。
挚途科技是由商用车头部企业一汽解放(000800.SZ)发起成立的自动驾驶公司,在将技术迅速应用到产品上有天然优势。今年 7 月,双方合作的首款 J7 L3 超级卡车小批量生产下线,挚途科技也成为中国首个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系统产品交付的企业,预计年内销售 300 台。

中国一汽总经理助理、一汽解放董事长、党委书记胡汉杰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主机厂做自动驾驶的优势是落地有着落,要走自己的技术路线,把技术做好,真正能在车上得到落地。同时也要保持挚途的独立性,让公司很好地上市,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结构优化,满足独立的要求。
「很不客气」 的投资人
挚途科技成立于 2019 年 8 月,是一汽解放集团体系内的首家科技公司,也是首家由车企发起成立的自动驾驶公司。
杜一光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透露,公司从组建开始就计划了五年内在香港上市的目标,走资本市场道路。
「原来在体制内,我们(一汽解放)是国有企业的背景,最早是国家投资,后来汽车行业也好赚钱,很少考虑过钱是怎么来的。到这个公司以后,我现在很大的精力和时间都在融资。原来以为我们有国企背景挺牛的,但资本只管你未来有没有价值,我们被市场教育了。」 出身于一汽解放、2019 年调任挚途的杜一光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
在杜一光看来,和其他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比,挚途的优势有三,一是商用车头部企业一汽解放带来的强大背景支持;二是和主机厂做一体化、前装嵌入式的自动驾驶系统开发;三是对自动驾驶场景的认知能力。
「小马智行、智加科技还有很多第三方公司,做商用车自动驾驶用的都是解放 J7 的线控底盘,今年已经向行业提供 300 多台。因为我们的线控底盘是最好的,数据也是开放的,尤其第三方没有自己车的时候就会用解放的车,就像乘用车自动驾驶用的都是林肯。」 胡汉杰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通过把解放的车辆开放给行业使用,也能不断发现车端上的问题,帮助自家自动驾驶公司不断提升改进。
不过,在吸引外部投资的时候,央企背景有时也是掣肘。
「有投资人问过我一个问题,说我是体制内出来的,也不懂技术,一直在国企当领导,现在怎么能够领导这个科技公司?」 杜一光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感叹,「我见了许多投资人,投资人问问题很多是不客气的,没有比较含蓄的问话,有的投资人上来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目前,挚途确立了智能软件研发和智慧物流运营两项核心业务路线。今年 7 月,L3 系统向主机厂开始供货,意味着第一条路线落地。
除此之外,挚途在园区清扫、港口无人化场景运营方面,已经分别在苏州高铁新城、日照港完成商业化落地,并继续推进在干线、港口、矿区和园区等多场景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一汽解放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吴碧磊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透露:「苏州相城区有 2 台 L4 级别的环卫车做商业运营,累计里程达 6 万多公里。现在里面有安全员,训练一年之后,考虑把安全员取消,这样智能驾驶技术的价值就能发挥出来。同时,港口的集卡也批量投放,到目前累计里程达到 15 万公里,装卸集装箱 2 万多个。」
吴碧磊介绍,截至 2021 年 9 月底,在高速公路上已完成将近 100 万公里的实车道路测试,三高(高温、高原、高寒)、山区、结合仿真测试的里程上千万公里。
L3 已落地,年内预计销量 300 台
2021 年 7 月 21 日,挚途科技和一汽解放合作的全球首台前装车规级 L3 自动驾驶重卡 ——J7 L3 超级卡车在一汽解放定制化小批量生产下线。

吴碧磊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考虑到卡车的驾驶底盘浮动比较多,在车辆的控制系统核心部分,做了两个异构的控制器同时冗余。在产品方面,已经完成了高速公路干线运营场景、环卫场景、港口场景的开发,开发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实现快速推送,持续迭代。
近期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在 G15 高速苏州某段,体验了 J7 L3 超级卡车,通过收费站、打开 L3 系统后,测试员双手离开方向盘,车辆全程实现自动驾驶。
这一路段长约 13 公里,涵盖 3 个匝道,期间可以实现稳定跟车、车道保持、自动变道、匝道汇入汇出等。在加速减速过程中,记者体验到明显略一停顿,不如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顺滑连贯,但全程安全驾驶,也能应对被抢道超车等突发状况。
一般驾驶员很难将 J7 L3 超级卡车和普通 J7 区分开。一方面是外型难以区分 —— 测试车多了八个摄像头,但由于重卡本身体型大,在全车身上也并不起眼;一方面驾驶轨迹和普通驾驶员无异,能变道、能走匝道进出,还能超车,相较人类驾驶员更能保持匀速前进,在某种意义上驾驶习惯更稳健。

比如在一段匝道汇入主道时,测试车正在加速,却被后方小轿车抢道。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观察到,时速迅速从原来 70 公里降低到 50 公里,给其他车辆让道,期间测试员按了一次喇叭提醒后方来车,这是他全程唯一一次使用方向盘。
杜一光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透露,到今年底 J7 L3 超级卡车的销售目标是 300 台,主要用户是国内头部的高效物流公司,比如德邦、顺丰、中通、极兔等,还有对时效性要求高的冷链运输公司。
「自动驾驶的优势有三,一是节省油耗,二是降低保费,三是增加工作效率。」 杜一光表示,从单次采购价格来看,J7 L3 超级卡车比普通 J7 贵几万元,但放眼到干线卡车四年的平均运营周期,挚途希望,前两年自动驾驶增加的成本可以被抵消,后两年用户能够真金白银体验到自动驾驶带来的直接贡献。
吴碧磊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L3 重卡真正能大批量开放运营,要等法律法规、相关标准都健全,至少要到二三年以后。
挚途科技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快团队 L3-L5 级自动驾驶 AI 算法的迭代提升,巩固全栈自研高阶自动驾驶算法的优势,持续为物流行业提供领先的自动驾驶一体化解决方案,力争实现 L4 级产品全球首发量产。
业内普遍预计,2024 年是 L4 无人驾驶重卡的落地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