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年 12 月 9 日,智己汽车在其总部展示了旗下首款车型 L7 搭载的 DLP、ISC 模块。前者是包括像素级投影的大灯,而后者可以理解为像素级的日行灯+转向灯,两者皆由智己汽车与上汽集团旗下的华域视觉联合开发。
从原始的煤油灯到如今的激光大灯,车灯的性能、可靠性、寿命等重要参数确实在不断提高,但是它的功能依然停留在简单的照明。而智己汽车则想通过智能车语系统为车灯赋予社交属性。
L7 智能车语硬件构成
DLP 数字投影大灯
智己 L7 DLP 数字投影大灯通过 260 万个可独立控制的微米级微反射镜,实现 260 万像素的投影分辨率。虽让像素一致,但是相比奔驰 S 级上的同类产品,照度提升 50% 至 120 lux。
而内置芯片 3 TOPS 的独立算力和 TI 德州仪器的 DMD 数字微型晶片为 DLP 带来了微秒级的响应速度,使其能在瞬间通过关闭或者降低对应的微镜亮度,避免眩光对其他驾驶员的影响;或者通过照亮行人,给驾驶员和智能驾驶更充足的响应时间。
ISC 智能交互尾灯
全车前后共 5,000+ 颗 LED 单元通过 TI 的车规级 48 通道 LED 驱动器 TLC6C5748-Q1 控制,实现 255 级亮度独立调节。由于采用了LED直接驱动方案,降低了 ISC 模组的功耗,实现更长续航。
车头部分的 ISC 支持白色和黄色两种显示颜色,而尾灯中的 ISC 则是红色,可以猜测是由于相关法规导致。而 30,000 尼特的超高亮度也代表即使在白天也依旧清晰可见。
Linux 操作系统 + TI 系统级芯片
智能车语系统底层采用 Linux 操作系统,更清晰的系统逻辑带来更稳定的功能表现,以及更丰富的拓展潜能。而主处理器为常作为车机系统中央 CPU 的 TI J6 系统级芯片,为智能灯语系统带来了强大算力加持。
据现场人员透露,在现在这个缺芯的环境下,供应商把这个芯片用于其他应用甚至可以赚更多钱,而这个时候华域视觉作为上汽集团企业的优势就在智己汽车的供应链上显现了出来。
交互
而车灯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传递信息,意味着汽车与场景的交互模式发生了改变。
驾驶辅助场景
-
行人礼让模式
-
低速行驶轨迹模式
-
导航辅助
-
NOA 变道辅助
-
示宽光毯
-
行人警示
-
前车距离提醒
个性情感交互场景
-
灯光迎宾
-
暖心宠物迎宾
-
电量显示
-
艺术纹理皮肤
-
随手画灯光游戏
-
个性化灯光秀
拓展性

基于阿里云的强势赋能以及上汽 SOA 原子化架构的独特优势,智己 L7 实现了全域深度 OTA。同时智能车语系统还搭载了 TI 系统级芯片以及独立的操作系统,以此为基础能够实现智能化的 OTA。
- 功能场景 OTA
从理论上讲,只要持续更新的脚步不停,智能车语系统的应用场景就能实现无限扩展。不断探索新场景和新功能,通过 OTA 的方式更新到车端,带给用户「越用越强大,越用越智能」的场景化交互体验。
- 个性化、差异化 OTA
除了出厂预设的导航 icon 以及 ISC 的艺术纹理皮肤、个性化迎宾之外,还将不断地在云端更新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 icon、皮肤、灯效,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将它们下载到车端,随喜好自由切换。
- 多元玩法
用户可以通过 IM OS 或手机 APP,以自编辑车语、自定义 icon 等形式深度参与到共创当中,共创内容除了可供自己使用之外,还能够与社区联通、分享,供其他用户下载使用,真正实现灯光交互的千人千面。
🔗信息来源:智己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