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龙

朱玉龙

关注

如何看待 Stellantis 的软件战略?

环形隧道

2022-01-21

看完 Stellantis Software Day 的材料,我有个感觉是,目前来看全球汽车企业都已经确认了软件能力是汽车企业在下一个 10 年竞争的关键,也是品牌区隔的核心。所以这次 Stellantis 宣布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增加软件平台和专业能力,努力追随 Tesla 的脚步(衡量成功的软件平台的 Gold Box)。

▲图 1.Stellantis Software Day 介绍材料

我觉得有必要做一个拆解和论述,和大家一起来看看细节。

备注:从 2022 年开始,光谈 EE 架构不谈软件的汽车企业就 Low 了。

▲图 2.Stellantis 的软件步伐概览

Stellantis 软件战略

Stellantis 在去年底也是想明白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本质是一个战略转型,消费者需要的是 Stellantis 所有品牌和车型,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洪流,转向软件定义平台的战略。Stellantis 手下一大家子,共有 14 个汽车品牌。

●美国:Chrysler、Dodge、JEEP 和 Ram

●欧洲:Citroen、Fiat、Opel 和 Peugeot

对于整车企业来说,软件的核心问题是:怎么在下个时代还卖得动车?这个是和营收直接挂钩的核心问题。

Stellantis 的战略目标是需要管理 14 个不同品牌的软件需求,要跨越不同价格区间和细分市场,满足从乘用车到商用车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一旦软件平台转型完成后,可以降低很多成本,同时新增更多的收入(卖车的竞争力和潜在的订阅服务)。当然对于汽车企业开发软件的最大风险是,未来 5 年内的巨大的开发成本,还有能否干得出来的问题。

▲表 1.Stellantis 的软件战略

从多品牌的企业来看,未来 80% 的软件平台可以共享,20% 需要为细分品牌进行单独开发(和消费者群体的 UI 有关),因此核心的问题,必须要把软件与硬件平台解耦。在新时期这么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在芯片供应链出现问题的时候,随时有不同的芯片可以替换。

从收入估算来看, Stellantis 做了一次分解,也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对汽车软件市场最大胆的预估:2030 年超过 200 亿欧元。

2021 年实际有 4 亿欧元收入 —— 软件业务有 40 万订阅用户,而目前可收益的基数为 1200 万辆(平均收入只有 33 欧元),至少现在的网联汽车赚不到钱。

但是在 2030 年,可盈利的车辆将增长到 3400 万辆,预计 2030 年的增量软件收入将达到约 200 亿欧元(每台车平均收入为 588 欧元),或比目前的总额高出近 17 倍。

▲图 3. 软件开发平台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和营收直接挂钩

增长预计将来自于服务的增加、OTA 的扩大和其他因素。从业务部门来看,主要包括:

●软件服务和订阅:

传统的远程信息服务,许多其他网联服务正在出现。

●Feature On-Demand:

这是根据用户需求而产生的软件功能,例如音频、Wi-Fi 和流媒体音乐、Amazon 的 Fire TV。汽车公司和娱乐术公司签订的收入分享协议也会越来越多。

▲图 4.Feature On-Demand 的解构

●DaaS(数据即服务)和车队服务:

2022 年部署的 UBI(Usage-Based Insurance),可利用 Otonomo 来创造数据服务的收入。欧洲商用车队中可挖掘空间比较大,包括在北美商用车队领域也是很大一块业务。

▲图 5.UBI 的附加值

●车辆定价和转售价值:

这是一个间接影响,车主以后会发现 OTA、ADAS、信息娱乐和网联等更新的功能会提高二手车卖车的价格,这也是产生软件收入的一个因素。

●使用、服务留存率和交叉销售:

这是另一个间接因素,便利性和节约成本是基本要素,在服务留存率方面有超过 10% 的增长。

软件技术平台

从目前来看,Stellantis 正在开发三个技术平台,和我们讲的三域架构有点类似,只不过不光是围绕域的问题,而是围绕 STLA Brain 的灵魂问题。Stellantis 的 4 个电动平台上规划了那么多车,如果没有软件和迭代作为支撑,卖那么多就是一种空想。

▲图 6. 车载大脑、座舱和自动驾驶

Stellantis 围绕自己来做的东西,主要是车载计算平台 —— 这块是一个分层的软件和硬件框架,包括基于云和移动设备的连接。整体核心,是涵盖了车载 Conmputer HPC 和 Zonal 控制器两块。

▲图 7. 软件层包括顶层的应用程序和软件平台,如中间件、操作系统和 「Safety RT OS」

STLA Brain 平台中使用 SOA 架构,把整套网络架构组合成为自己要做的核心事物。从逻辑来看,这个时间点大概在 2024-2025 年,时间点其实很快了!

▲图 8. 现在已经不说架构了,而是把架构和软件打包在一起,成为大脑

STLA SmartCockpit,提供从娱乐和导航到语音助手、电子商务和支付服务等信息娱乐功能。2021 年 5 月,和富士康成立 Mobile Drive 合资公司,合作进行平台开发(签署了一份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伙伴关系),SmartCockpit 是要把汽车变成一个个性化的生活空间。将基于触摸、语音、视线和手势等传感器的组合与车辆进行交互。而且在底层方面,两家也会设计一系列半导体产品,覆盖 Stellantis 的 80% 的半导体需求,升级其目前的设计和生产技术。新芯片还将降低复杂性,简化供应链,同时提高硬件平台的灵活性和创新速度。

▲图 9. 座舱和智能驾驶成为了超级应用分支

STLA Auto Drive,分两个阶段实施,ADAS 和 AV,目前围绕供应商已经拥有 L1 和一些 L2 ADAS 能力,ADAS 能力将通过 OTA 定期升级,L2 + 和 L3 的那部分与 BMW 共同开发(2018 年开始就通过 FCA 与宝马合作),L3 功能将在不久的将来推出。

L4 以上的部分,Waymo 已经用 Chrysler Pacifica 在凤凰城进行了 Robotaxi 测试,并在多个地点进行货运,Stellantis 的 Chrysler 品牌已经与 Waymo 合作了五年多。Pacifica 一直是并且仍然是 Waymo 的主要车型之一。2022 年,Stellantis 和 Waymo 将使用 Stellantis 的商用车进行 AV 开发。

▲图 10. 智能驾驶方面的合作关系

小结:这个战略要筹划 4500 人的团队,来进行这么个事情,并且要改造 1000 人部署在新工作上。我感觉在 2022 年开始就能看到所有整车企业对于软件人才的诉求,这个投资力度在全球范围内来说都不小。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