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考验各家电动车企产品力关键时期。」
作者 | 章涟漪
98155 辆,同比上涨 263%,首次拿下国内造车新势力销量桂冠。2021 年,小鹏汽车交出了一张相当不错的成绩单。且今年一季度有延续之势头,预计可实现 33500-34000 辆交付。
不过,2022 年 3 月 28 日,在 2021 年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小鹏汽车 CEO 何小鹏的目光并非都在销量上,而是更多谈到智能化进展和供应链保障等问题。
一方面,小鹏汽车正在稳步推动智能辅助驾驶落地。根据计划,城市 NGP 计划今年二季度末正式开放;2023 年正式推出 XPILOT4.0,实现高速和城市内全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2023 年至少有 4 款车型支持 XPILOT4.0,并将逐步统一新车型的智能辅助驾驶硬件和软件平台。

另一方面,其正视图通过与主要动力电池供应商沟通,在保证供应的同时,经过 1-3 个季度,实现有能力控制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电池成本问题。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还于春节假期完成对肇庆工厂的技术升级,通过对销售和交付周期调整,在 2 月下旬以及 3 月中上期,其新增订单恢复到去年 12 月份旺期的最好水平。
何小鹏认为,在高油价的大环境下,电动车相对于燃油车的用车成本优势会进一步加大。小鹏汽车定位的中高端纯电动市场将会迎来更大的增长。「因为这个市场消费者更看重电动汽车和科技,所以我相信,今年会是考验各家电动车企产品力的关键时期。」
供应链和新车
3 月 21 日,小鹏汽车宣布全面涨价,幅度 1-2 万元不等,力度不小。小鹏汽车给的原因是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

此前,何小鹏已经不止一次说过供应链压力。在不久前举办的百人会上,何小鹏回应记者提问时称,涨价比例和成本直接相关,今年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有三个外界环境。
一是材料,主要是指电芯涨价幅度超预期;二是芯片短缺,2021 年时,其认为今年下半年问题会得到缓解,但目前看有恶化趋势;三是中国今年疫情情况。
为了应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何小鹏称,小鹏汽车一直以来选择多家电池合作伙伴的策略起到了较大作用,企业正与供应商配合,积极寻找方案以电池类型为例,磷酸铁锂电池在其销售体系中占比相当大比例规模,但此前只交付了微小比例,目前正在沟通调整,以实现保供和成本取得好效果。他相信,经过 1-3 个季度,将有能力控制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电池成本问题。
在与外界合作的同时,小鹏汽车也希望能多修炼内功。何小鹏称,公司在规划各工厂不同车型、不同平台之间能形成互相备份。

目前,小鹏汽车主要布局三家工厂。肇庆工厂为核心生产工厂,广州、武汉工厂在建中。
其中,肇庆工厂一二期的设计总年产能为 20 万辆,一期产能 10 万辆,2020 年 5 月已经投产,二期计划于 2022 年 Q3 投产;广州工厂计划于 2022 年投产,产能 10 万台;武汉工厂计划于 2023 年投产,产能 10 万台。
不过,财报会议中,何小鹏称,工厂有规划的产能,可能通过加班等体系增加产能。他希望,能够在比较快时间内实现超过 50 万产能的能力。
产能跟上,新车型也就不远了。

5 座中大型 SUV 小鹏 G9 准备就绪,PT 生产样车已经从工厂下线,将在今年三季度如期正式上市发售。
2023 年,小鹏汽车还将推出两个全新车型平台及其首款车型,分别是 C 级车平台和 B 级车平台,新平台将帮助小鹏汽车提高成本控制能力,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两款新车将是针对于全球化的产品,何小鹏称,新车上市,将是小鹏出海真正加速之时。
智能化与大出行
作为新势力中,最 「像」 特斯拉的企业,小鹏汽车一直是国内车企中智能化探索最前沿的一个。因此其每次活动中,智能驾驶系统 XPILOT 系列进展都足够引人关心。
小鹏汽车是全国首家进行自动驾驶全栈式自研的车企,目前主要落地有 XPILOT 3.0/3.5 两代系统,VPA 智能泊车及 NGP 自动导航辅助两大功能。目前,其中 XPILOT 3.5 在硬件端,首次搭载两颗激光雷达、较特斯拉 FSD 拥有更多硬件冗余;算法端,更依赖视觉感知。
财报会议上,何小鹏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了 XPILOT 系列新进展。
他称,以小鹏 P5 为主要使用者的 XPILOT 3.5 城市 NGP 研发进展顺利,测试版本正在快速迭代。根据计划,今年二季度将完成城市 NGP 的技术开发,在获得城市高精地图的相关审批后,会分批、逐步向支持 NGP 的城市进行 OTA。

相比 XPILOT 3.5,他更看好 XPILOT 4.0。「基于 XPILOT 3.5 全新架构体系和数据闭环的基础上,我们计划在 2023 年正式推出 XPILOT 4.0,实现高速、城市全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并且逐步在这个基础上统一新车型的智能辅助驾驶的硬件和软件平台。」
何小鹏指出,在 2023 年内最少有 4 款车型,包含新车和现有车型的改款支持 XPILOT 4.0,其中明年全新平台发布的两款产品都将支持 XPILOT 4.0。他相信,届时小鹏汽车与其他车企量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会有明显的技术代差。
何小鹏甚至直言:XPILOT 4.0 会普及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推动汽车交通从手动驾驶到人机共驾时代的到来。
「智能化」 不仅体现在其智驾 「XPILOT」 智舱 「Xmart OS」 的功能上,也体现在机器马、「小鹏汇天」 飞行汽车、robotaxi 等全产品线探索上。

根据其此前发布的规划,小鹏汽车的 Robotaxi 战略目标在短期是通过泛化场景的运营,提升自动驾驶算法的鲁棒性并检验硬件。基于此,小鹏汽车将于今年四季度在 G9 上开展 robotaxi 测试,2026 年完成向无人驾驶的过渡。
结合其此前发布的可骑乘智能机器马,以及计划通过生态企业小鹏汇天布局低空出行的飞行汽车,小鹏汽车正试图布局一个 「智能出行大生态」。
毛利率烦恼
支撑上述一切动作的基础是有足够多的钱。
小鹏汽车有。
尽管 2021 年全年,小鹏汽车还是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 48.6 亿元,奈何 「家底厚」。
财报显示,截止 2021 年底,小鹏汽车持有 435.4 亿人民币现金流。虽然相比蔚来 554 亿和理想 501.6 亿不算多,但能保证企业健康运转。
在今年资本市场行情不好,加上供应链涨价、疫情导致全球工厂停产停工频发等因素综合之下,手头有 「粮」,才能做到心中不慌。

小鹏汽车其他数据也算不错。
销售和服务网络方面,截止 2021 年年末,小鹏汽车有 357 个销售店,覆盖了 129 个城市,包括 209 个直营店、148 个授权店。其中,非一线城市销售店占比接近 80%。
充电网络布局方面,截止到 2022 年 1 月 17 日,小鹏汽车品牌充电桩已累计上线 813 座,覆盖全国 337 个城市。2022 年下半年开始将部署下一代高功率超充。
海外市场拓展方面,2022 年 2 月份宣布与欧洲头部经销商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将采用直营加授权的零售模式,欧洲首个直营体验店已经在斯德哥尔摩正式开业。
相比之下,毛利率算是小鹏汽车的一个 「痛点」。
2021 年,小鹏汽车毛利率为 12.5%。而蔚来和理想数据分别为 18.9% 和 21.3%,远超前者。
因此,在财报会议上,何小鹏特别强调,小鹏汽车的中长期目标是将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到 25% 以上。企业将通过新平台的规模化、高度集成设计和大型一体化压铸等先进制造技术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

这很大程度源于相比另两家,小鹏汽车的 「低价」,其平均成交价约为 25 万元左右,理想均价 34 万元,蔚来则在 40 万元以上。
因此不止毛利率,营收方面,小鹏也一直不如蔚来和理想。2021 年,尽管小鹏汽车销量超越蔚来、理想,但依然如此。
2021 年,小鹏汽车总收入为人民币 209.9 亿元,同比增长 259.1%;汽车销售收入为人民币 200.4 亿元,同比增长 261.3%。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的收入分别是 361.4 亿元和 270 亿元。

所以,智能驾驶对于小鹏来说,不仅是小鹏的技术优势,更得是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改善引擎。增长驱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软件付费渗透率提升;二是软件收费增加。
一旦 「软件」 价值体现,小鹏汽车将在商业模式上与传统车企拉开差异,出行生态优势或将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