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龙

朱玉龙

关注

通用汽车 Ultium 平台全球规划和思考

通用

2022-05-08

作者:朱玉龙

疫情对通用汽车在中国的业务其实影响挺大的,不过好消息是上汽通用凯迪拉克 LYRIQ 首台预生产车在凯迪拉克工厂正式下线。

从 2021 年到 2022 年,通用汽车在电动汽车的上量面临很大的压力,甚至在北美被福特给甩出去老远。因此通用女皇玛丽巴拉表示,通用汽车将高管薪酬的股票部分与公司的电动汽车目标挂钩(北美的电动汽车数量和推出时间和质量),到 2025 年 200 万台,和 2027 年能否推出 3 万美金的车辆,真的关系到通用汽车的生命线。

在这里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围绕这种电芯和后续模组和 Pack 设计,分别涵盖了低端入门车型 FWD 前驱车型(小车)、RWD 后驱车型(中型)和长轴距的(豪华车型);然后考虑了 CTC 设计皮卡和 SUV 的车型,还有低顶的纯电动跑车设计。内容比较多,我们先把两个重要的跑量的中国能看得到的内容展开下。

▲图 1. 通用汽车的电动汽车平台的产品线

我的理解,通用一开始就是围绕软包设计开发的,然后采用模组设计的方式,去兼容中国方壳电池的需求。在轿车、中大型 SUV 和跑车(Low Roof)三种需求下,去把电池生产包进来 —— 这是配合当前美国的经济 & 产业政策去做长周期巨大投入的模式去做转型。

▲图 2. 单电芯的设计模式

电池电量和模组的规划

由于单电芯模式,所以配置了相同宽度、不同长度和不同厚度的电池系统,以下电量是从规划的 1/3C 的电量来推算的,和中国版本的 1C 充放电的方壳电池存在差异性。

▲图 3. 通用汽车 Ultium 电池的配置

备注:如果我们用 4680 单电芯模式,下面这些配置会更容易,在平衡容量和电压方面也会更优化。

  • 低电量模式(最短的长度 L1,厚度为 H1)

6 模组(50kWh)和 8 模组(66kWh),这两是最低配置成 50kWh 的电池,采用 2P12S 的模组(电压为 48V),6 模组配置成了 2P72S 的 300V 电池包;8 模组配置成 400V 的模式。这两个电池包都是为了低成本电池来用的

  • 中电量模式(常规长度 L2,厚度为 H1)

10 个模组(84kWh),采用 3P8S 的 32V 电池模组来配置,形成 330V 的电池作为中型 SUV 的电池配置

  • 标准电量模式(常规长度 L3,厚度为 H1)

12 个模组(100kWh,中国为 95.7kWh),采用 3P8S 的 32V 电池模组来配置,整包电压 400V 的 3P96S,算是一个比较高效率的配置,在豪华车上使用

——10 模组和 12 模组分别是为了前驱和后驱(含四驱)考虑,所以两个轴距的差异也必须考虑,这带来的问题是前驱的能量很难进一步提升。

▲图 4. FWD 和 RWD 的两个车型的考虑
  • 16、20、24 模组(一体化长度 L4,厚度为 H2)

这三个都是采用 CTC 模式,在中大型 SUV 和皮卡上使用,还分了 400V 平台和 800V 平台,这里有很多有趣的设计。

  • 其他还有:长度 L5 厚度为 H3 的 110mm 的电池包,给跑车用的,我们明天来介绍。

如上所示,一个电池平台存在了许多种电池的配置,我觉得确实有点复杂。

也正因为这么多变化,电芯从 400-750Wh/L 的体积能量密度,到叠起来成为矩阵降低 1-20%,模组成组降低 15%-25%,模组和电池包高度上损失 10-20%,整体 XY 布置上损失 10%,最终的能量密度只有 200-275Wh/L。坦率来看,和中国的长刀、短刀、麒麟电池相比,至少从布置效率和成本结构来看,没有很大的优势。

▲图 5. 电芯的能量密度到整包的能量密度

这里有意思的地方,无线 wBMS 客观上能让通用可以这么变换模组,把通信线去掉,CMU 内置带来的成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图 6. 电池 BMS 管理的配置,不同模组之间的考虑

通用的软包和方壳比较

在这里使用了软包和方壳,最主要是在中国的特殊性使得方壳必须要有。而在美国全力砸了四个电池软包工厂,这点还是很坚决的。

▲图 7. 两种不同的配置

在这里比较有价值的如下图所示,在各方面的整包布置、冷却和无线连接兼容性。

▲图 8. 软包的是带水冷板设计

由于设计开发的目标从原来的 50 个月缩短到 26 个月,到底后面能不能爆出来车型,还是很值得关注的,这里减少的是车型和工程开发,这两个环节被完全缩短了。

▲图 9. GM 的开发周期的变化

由于 GM 给电池定了非常低的价格预期,电芯要求在 100 美金每 Wh 以内,不知道在如今的电芯材料体系下是否能守得住。

▲图 10. 电芯价格的预期

由于这次电池的投资和上游,得到了美国官方的支持,因此在北美的转型和投入,还是非常顺畅的。

▲图 11. 电池工厂的投入

小结:真心希望 GM 能做出点气象来,单纯就目前看到的成组效率等等数据来看,只能说实现了当初的目标,和现在追求极致的中国卷王们相比,还是对自己不够狠。应该直接上软包 CTP 的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