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观

汽车大观

关注

有一说一|华为加分 极狐能赢?

阿尔法 S

2022-05-11

作者|聂一尧

千呼万唤始出来。

一年前的 2021 上海车展前夕,一段关于极狐阿尔法 S 自动驾驶的路试视频,在网上传出。

视频中,驾驶员全程双手脱离方向盘,车辆自动行进在并不宽阔的马路上。对向来车、突然蹿过的外卖电动车、横穿马路的行人,各种实时路况车辆都灵活地应付自如。

这段视频很快被网友关注、转发。

随后,这台国内首款,搭载了华为 「Huawei Inside」 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在 2021 上海车展亮相。

自动驾驶的神秘,华为光环加持,让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自带热度,极狐说这款车 「稍后将开启交付」,让外界充满期待。

只是,这一等就是一年多。当人们以为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 「不会再有下文」 的时候,这款车却在 2022 年 5 月 7 日晚正式上市了。

名字也由一年前的 「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变成了 「极狐阿尔法 S 全新 HI 版」,原先的 「华为」 两字更换为 「全新」。

「这款车公布的时间有些过早了。」

或许为了缓解当初说的 「稍后交付」 却拖了这么久的尴尬,打消各路媒体对于这款车时隔一年多之久才上市的疑惑,双方领导颇有默契地从软硬件方面,聊起了这一年多来的 「不容易」。

「这款车在量产过程中不断有新技术加入,匹配需要更多的时间,疫情对华为的开发进度造成了一定影响,制裁对华为的供应链体系也造成了一些阻碍和影响。」 华为余承东说。

北汽刘宇则举了两个 「软硬件结合」 的例子,解释极狐在解决车辆软硬件结合中遇到的困难上,花费了不少时间。

比如,为了使车辆挡风玻璃后的摄像头,在雨水天气时避免受到雨水对摄像头的图像识别造成干扰,以使摄像头分辨清 2、5、8 等数字,极狐对挡风玻璃的角度以及玻璃中的中间镀层,做出了特定调整。

另一个则和激光雷达有关。在极狐阿尔法 S 全新 HI 版上,车头的前防撞钢梁安装有激光雷达,这对防撞钢梁的公差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通版的前防撞钢梁公差为 1.5 mm,无法满足全新 HI 版的激光雷达需求,为了保证激光雷达的测量精度,极狐把前防撞钢梁公差降到了 0.5 mm。

「老是有人说我们跳票,其实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 两位大佬也很 「委屈」。

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大名鼎鼎的 「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到底有没有魔力让华为铁粉,为这款 39.79 万元 - 42.99 万元的极狐阿尔法 S 全新 HI 版掏钱。

真爱必须用脚投票,这一点,华为恐怕比极狐还要在乎。

四处 「联姻」 的华为

这几年,汽车 「新四化」 浪潮,不知道撩动了多少 「弄潮儿」 雀跃的心。

大家纷纷往里跳,各怀心思。一些 「弄潮儿」 随浪拍在沙滩上,露出原形。一些 「弄潮儿」 站上了风口浪尖,成了真正的弄潮儿,冲向下一个争抢的潮头 —— 智能网联。

「软件定义汽车」,简直就是时代为华为送上门的机会,「天选之子」 完全没有拒之门外的理由。

不过如大家眼下所见,华为无意生产 「华为」 牌汽车,而是对 「帮助车企造好面向未来的车」 兴趣盎然。

「为车企提供基于华为 30 多年 ICT 技术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部件、平台化方案」,成为华为叩开车企 「芳心」 的 「金砖」。

华为聪明地避免了 「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而是热情地拥车企入怀。比起自己下场造车拓荒打怪,和软件技术与智能化储备先天不足的传统车企联姻,才是正途啊。

习惯了传统供应链模式的车企,也乐意和华为以这种方式牵手。一来从传统的供应链角度来看,华为就是自己的供应商之一,尽管华为供应的是智能网联汽车最核心、最具决定性的部分,车标还是自己的品牌。

二是华为的名气和销售网络,不知道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形象加分、品牌提升、销量转化呢,很值得期待。

果然商场都是互相利用,说好听些,是互相成就。

但拥有智能汽车核心优势的华为,和普遍缺乏智能软件的传统车企们,一开始的地位就是不对等的。

传统车企们无法从华为那儿获得专一的对待,华为铁了心要四处播撒自己的 「种子」。遍大街都是 「华为芯」 的智能汽车才好呢,至于披着不同 logo 外衣的汽车品牌,你们尽管去拼刺刀,不管谁成功,都是华为的成功。

而且这种由华为掌握软件核心技术的成功,又几乎完全确立了 「软件定义汽车」 时代,华为的绝对话语权,和对于联姻车企的命运主导权。

华为哪里是不造车,明明是 「借壳造车」。

就像华为和金康赛力斯的合作,和极狐的合作。

在和赛力斯联手打造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 后,因为市场对这款车反响并不高,华为很快结束这次试水,转手推出 AITO 问界 M5,当然这款车也由赛力斯工厂生产。

但华为显然是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影响力,从创牌、到核心技术、到营销,都要亲自主导 AITO 问界 M5。几乎没有赛力斯什么事,除了代工生产。

余承东也卖力地为 AITO 问界 M5 宣传,穿上赛车服亲自将之开上赛道,大方地称之 「我们自己的车」。

和极狐联手推出极狐阿尔法 S 全新 HI 版,尽管发布会背景板上硕大的字体显示着 「极狐的一小步,行业的一大步」 字样,但轮到讲解这款车,主角还是回到华为。

华为搭载在极狐阿尔法 S 全新 HI 版上的高阶自动驾驶技术,「这就是当今全世界最强的自动驾驶系统,没有之一。」 余承东不断地重复。

「极狐阿尔法 S 全新 HI 版除了外壳和普通阿尔法 S 类似,内里可全是华为的功力。」 余承东掩不住的自豪。

余承东的意气风发,体现了华为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雄心。

赛力斯、极狐之外,华为与阿维塔、长安、宁德时代搭上了关系,确立了四方共创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CHN)。阿维塔 11 也将搭载华为 HI 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只不过量产上市让极狐阿尔法 S 全新 HI 版抢了先。

不知道这样的安排,是否是华为对于 「联姻」 对象们的关系权衡。毕竟和北汽的眉来眼去,从 2018 年就开始了,极狐阿尔法 S 全新 HI 版的上市都已经拖了一年了,再不给极狐一些优先,说不过去。

华为和广汽埃安也已达成了自动驾驶方面的合作,广汽埃安计划在 2023 年推出与华为合作生产的,具备 L4 级自动驾驶功能的 AH8 系列车型。

就在上个月华为举办的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华为今年一定会有新的智能汽车产品发布,无论是智选模式还是 HI 模式的车型。

看来,今年华为又将有新车发布,或有新的合作达成。

危机四伏的极狐

上个月,极狐曾出圈火了一把。

因为是崔健《继续撒点野》腾讯视频演唱会独家冠名商,极狐迎来了一次其营销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

在那个人们为崔健,也为疫情下的自己而释放情绪的 3 小时里,近 4600 万观众观看了这场演唱会,点赞量突破 1.1 亿,评论数超过 200 万条。微信生态内曝光量 12 亿 +,喝彩次数 1.2 亿 +,直播间被分享 270 万次。

作为这场线上演唱会独家冠名商,极狐得到了绝无仅有的品牌露出机会。在演唱会节目单最下方、朋友圈转发页面上,极狐的 logo 和广告很醒目。直播间观众送给崔健的礼物,是一台红色极狐车型,同时体现极狐汽车字样。

4600 万观众,意味着极狐广告在 3 个小时内直接触达 4600 万人。「4600 万人看过,有 1% 的人能记住极狐,这个效果就非常牛了。」 有人评价。

在观众送出 104 万次 「极狐汽车」 礼物时,极狐品牌再次实现强化认知。

紧随这次成功的营销事件之后,便是此次极狐阿尔法 S 全新 HI 版上市。

从营销节奏上讲,这两次事件是极狐在当前疫情阴云下极为成功的操作了。但从事件本身讲,极狐更像一个边缘者。

崔健的演唱会后,「北汽极狐?干嘛的?没注意,如果是奔驰宝马就注意了」,成为当晚不少围观群众的对于极狐的印象。

极狐阿尔法 S 全新 HI 版上市发布会上,对比口若悬河宣传这款车智能优势的余承东,让出舞台的刘宇,更显寂寥和深沉。

极狐,在这个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缺乏存在感。

2021 年,极狐全年销量 4993 辆。与其前后相隔不久成立的蔚来、小鹏、理想、广汽埃安的销量,已经问鼎十万、十多万辆。

出身新能源世家,却表现如此之差,不知极狐急不急。

当初,为了凸显极狐的高端定位,助推极狐顺利上道,北汽大笔资金注入,找的是麦格纳代工,拉一串金光闪闪的供应商名单。

谁料想,这些不仅没有帮助极狐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反而让外界开始质疑北汽越来越像一个代工厂。

此前有记者曾问刘宇,如果有人说北汽越来越像一个代工者,是否介意。刘宇的回答是 「怎么说都行,东西做好了就行」。

东西做好了就行吗?极狐阿尔法 S 全新 HI 版上市之前,阿尔法 S 普通版和阿尔法 T 两款在售车型的用户口碑都不错,销量却是差强人意。

极狐阿尔法 S 全新 HI 版,放在目前的市场上对比,可能也找不到对手。

就其搭载的华为高阶自动驾驶系统来说,具有三颗 FOV 水平 120 °× 垂直 25 ° 的高线束激光雷达,9 个 ADAS 摄像头,6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400TOPS 算力的 MDC810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搭配高精地图。

就其三电技术来说,四驱电机峰值功率超过 473kW,峰值扭矩超过 655Nm,零到百公里加速只要 3.5s,并支持连续 20 次加速性能无衰减。

就其充电续航能力来说,国内首个 750V 高压量产车平台,最高充电功率 187KW,实现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KM。

极狐阿尔法 S 全新 HI 版当之无愧是目前市场上华为技术注入最多的车型,价格也跟着达到了不菲的 40 万元区间。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好事,产品差异化或许会坚定一部分华为铁粉为之买单的决心(40 万就别指望极狐粉丝了,20 多万都没能让他们多下几单)。

但是,当同样定位高端,搭载华为 HI 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阿维塔 11 上市后,华为铁粉选谁?当更多 「华为芯」 智能汽车跑在路上,消费者选谁?

还是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号召力啊。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优势,是两码事。将别人的优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是所有传统车企向智能汽车转型的必经过程。不是直接拿来就可以了。

还记得上汽董事长陈虹著名的 「灵魂论」 吗?陈虹直言不接受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的整体解决方案,原因是这样一来,华为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上汽不能接受成为躯体,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陈虹的发言,实质是凸显了汽车智能化浪潮下,车企与供应商的博弈。车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和话语权,或许才是活下去的关键。

极狐的未来,充满考验。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