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秦
现在不少智能汽车都将高通 8155 芯片作为新车的卖点,以能够连续唤醒、执行命令,提升车机系统为优势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那么,高通 8155 芯片究竟是什么?为何会成为车企的 「香饽饽」?
在 「智能座舱」 还未被定义之前,车机的功能仅仅只支持蓝牙、收音机、MP3 解码等一些基础的车控操作。自吉利等自主品牌提出 「智能座舱」 这个词后,汽车不仅要有基础的车控操作,还要有苹果 CarPlay、百度 CarLife、语音识别等功能,如果芯片的性能不够,就会出现卡顿、死机的情况。

目前大部分的汽车使用的都是骁龙芯片,比如搭载骁龙第二代数字座舱平台的新能源汽车有小鹏 G3、小鹏 P7、理想 ONE、高合 HiPhi X、领克 05 等;搭载第三代数字座舱平台的新能源车有小鹏 P5、埃安 LX、零跑 C11、蔚来 ET7 等等。
据《电动势》了解到,早在 2019 年,高通就已经发布了第三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这款系列的产品,分别有性能级、旗舰级以及至尊级三个不同档次的硬件平台,其中,「8155」 是高通第三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

当然了,除了高通 8155 芯片,有的车企也选择了其他芯片,比如骁龙 820A 与 AMD Ryzen 锐龙处理器。骁龙 820A 也就是高通旗下的第 2 代汽车数字座舱平台。
此前,极氪 001 在未升级之前搭载的是骁龙 820A,被首批网友投诉出现车机导航时不仅定位信息丢失,就连车机的导航界面也没有显示相应的规划信息,另外,车机语音识别和控制在与导航功能相结合时,还会出现明显的卡顿与迟滞问题。存在车机问题不只体现在极氪 001 这一款车型身上,甚至领克 01 等老款车型也曾因为车机卡顿的问题被车主投诉,而这一源头均来自于骁龙 820A 芯片性能的落后。
上面我们也提到理想 ONE 同样搭载了骁龙 820A 的芯片却没有被车主投诉出现车机卡顿的问题,这是因为理想 ONE 采用了双系统、双芯片的逻辑,除了骁龙 820A 芯片,还有德州仪器 J6 芯片可分别支持 Linux 与 Android 系统,Linux 系统采用了 12.3 英寸仪表盘与 10.1 英寸中央控制屏幕,可为车辆的实时操作系统保持车辆控制可靠与行车安全,Android 系统采用了 16 英寸的中控大屏与 12.3 英寸的副驾驶娱乐屏,负责智能体验与信息娱乐,这样就不用担心仪表屏与控制屏对车机系统的影响,还为车机系统留出足够的性能冗余,进而增加车机系统的反应能力。
目前,高通 8155 芯片作为车载芯片中的最高级芯片,比起骁龙 820A 芯片制程从 14nm 工艺提升到 7nm,内核从 4 核增加至 8 核,VPU 的计算能力提升了 177%,内存宽带增加了一倍,可支持的车机屏幕也从 3 块增加至 6 块,更能够满足车内更多屏幕的使用需求。当搭载高通 8155 芯片后,整车支持 WiFi6,支持 5G 及蓝牙 5.0,还可以享受到优质的视觉体验,沉浸式音频、智能导航、情景安全、AI 体验等层面上的服务。
这次,极氪 001 选择了免费帮用户升级至 8155 芯片,解决此前车机系统卡顿的问题,自然也就好评如潮。
再来说说 AMD Ryzen 锐龙处理器。理论上,AMD Ryzen 锐龙处理器的表现更强,它的速度要比高通 8155 芯片更快,CPU 性能是高通 8155 芯片的 2 倍,GPU 是 1.5 倍,但搭载了 AMD Ryzen 锐龙处理器的 Model 3 实际表现差如人意。

据 Wccftech 报道,咨询服务公司 Teslascope 的一份报告指出,特斯拉的 Model 3 在更换为 AMD 解决方案后,续航能力下降了,平均降幅在 2.4%。续航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全新车机硬件优化了触摸屏幕体验,这种硬件变动需要更多功率,所以导致续航有所下降。
所以出于对成本、适配以及可靠性等各方面的考虑,大部分车企最终选择了高通 8155 芯片。
为何消费者执着于高通 8155 芯片?
与其说消费者对高通 8155 芯片的执着,倒不如说是对智能座舱的追求。
有的用户喜欢高分辨率的多联屏显示;有的用户更注重人机交互,希望触屏操控能够覆盖物理按键,提高汽车的有效沟通;也有用户是希望能够驾驶起来更安全,提高车内提示的功能,比如 DMS 驾驶员监控系统,它在驾驶员出现分心时会及时提醒或提前给出预警,而这些功能都是基于智能座舱之上,均需要强大性能芯片的支持。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820A 可支持蓝牙 4.1,高通 8155 芯片支持蓝牙 5.0,这两者的区别就很大,后者因为更 「高配」,所以提供手机无感解锁(手机靠近自动解锁),而蓝牙 4.1 只能做到手机打开应用程序点击解锁。
不过芯片这个东西,迭代的速度也是很快的。短短 3 年的时间,高通 8155 芯片就取代了高通 820A 的地位。
目前高通 8155 芯片的下一代高通 8295 也有了最新的消息。从算力上讲,比起高通 8155 芯片,8195 的制作工艺从 7nm 提升至 5nm,AI 算力从 4TOPS 提升至 30TOPS,像素支持能力与 3D 渲染能力提升 200%,相当于 8 个 8155,将会搭载第六代 Kryo CPU;优化了最新一代 Adreno GPU,支持高性能低功率图形图像、视频以及显示处理单元,可渲染多个高分辨率显示屏,提供卓越的可视化 3D 图形图像,让驾驶员体验不同显示屏中的顶级娱乐内容;在连接支持功能上,预集成 Wi-Fi 6 与蓝牙 5.2,包括热点、高速游戏以及无线 Android Auto 等手机镜像技术等等,预计 2023 年开始装车。
对此,就有网友表示:「下一代的高通 8295 才是高手。」
由此可见,高通 8155 芯片是目前实现智能座舱方案的一个过渡存在,当高通骁龙第四代汽车数字座舱出现后,或许高通 8155 芯片便会步高通 820A 的后尘。
最后
「一芯多屏」 式智能座舱方案的主流趋势,芯片是实现汽车智能化的核心,用户对车辆行驶信息、导航信息以及音响娱乐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要借助高通 8155 芯片来实现。各个新能源车企的主动介绍,以及去年年底高通 8155 芯片缺货的消息传开,「过度的营销」 更让消费者对它有所期待。
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在力推,未来汽车都需要借助芯片的迭代,智能座舱或许还能实现多模态交互与 AR HUD。不过话说回来,无论骁龙芯片最后更新到哪一代,「万变不离其宗」 的道理大家都懂,它的畅销取决于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