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Max

AutocarMax

Subscription

车内 「多屏」,还是 「无屏」,都别争了 | 科普

环形隧道

2022-07-31

撰文 | 郑文

编辑|周长贤

2012 年,特斯拉在美国交付了第一批签名版 Model S P85,让人们惊讶的不仅是近 10 万美元的售价,还有那块 17 英寸的纵置中控屏。

这块像平板电脑似的中控屏,把空调、车内娱乐设备、后视镜、灯光、雨刷等功能全部揽下,除了应急灯等法规要求的实体开关,车内空间几乎没有物理按键。

人们惊呼,中控台还可以这么设计吗?有人觉得它设计突兀,而且有驾驶安全隐患,是个巨大的败笔;有人觉得它是汽车 「智能化」 最具象的体现,闪耀着极客精神的光芒。

特斯拉以一己之力扬起了浩浩荡荡的风潮。此后,不管你讨厌,还是喜欢,玻璃化座舱的趋势开始愈演愈烈,争议也一直不曾停歇,并逐渐演绎成两派:「多屏」 派和 「无屏」 派。

在市场层面,「多屏」 派的声音很快成了市场主流,主机厂们为了赶上 「智能化」 的潮流,争先恐后地推出 「大屏」、「多屏」 产品。

与此同时,针对误触,或者屏幕灵敏度带来的体验感差,无法盲操造成的驾驶安全隐患,还有车机卡顿、语音识别像 「智障」 等一箩筐的问题,业界正在通过优化处理器芯片,更新屏幕材质,简化 UI 界面等方式,对其进行不断地解决。

今年,大陆集团对超大屏接受度做了一项调查,在欧洲、美洲、亚洲的 6 个主要国家,有上千名用户参与。调查结果显示,不论哪个国家,所有用户都喜欢大屏,在中国市场更为突出。调查还显示,未来的显示屏会向大屏或多屏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市场上的 「多屏」 产品已经比比皆是。比如,奔驰 EQS 的三屏一体中控达 56 英寸,长达 1.41 米,前排座椅后也各搭载了一块 12.3 英寸的交互屏幕;飞凡 R7 搭载 43 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岚图 FREE 也搭载了三块 12.3 英寸的三联屏……

今年夏天,随着气温的飙升,「多屏」 派的狂欢也达到了新高度。理想 L9 搭载的 5 块可交互、联动的屏幕,HUD + 方向盘仪表屏、中控副驾双联屏、15.7 英寸后排 OLED 娱乐屏,试图把消费者的需求满足到极致。

在一档采访节目中,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称:「我是比较坚定反对汽车里面有很多屏幕的。屏幕多的基础是车里有很多人,但一台车,多少时间比例有多少个人,再乘以一个比例系数,他们在用不同的屏幕,投入产出比,这个没太大价值。」

在何小鹏看来,屏幕多的功耗大,影响车辆续航。此番言论,适时地为 「多屏」 派稍微降了降温。

除了何小鹏所说的理由,另一个难以忽视的事实是,大量信息需要在越来越多的时尚化、互联化以及未来自动驾驶的车辆中被处理和显示,但是并非显示的所有消息都是当下情况所需要的,某些信息甚至可能会导致分心,危及行车安全。

国外早有研究显示,大量的显示信息会造成信息过载,导致驾驶员分心。《泰晤士报》曾邀请美国销量最高的五家车企高管,请他们谈谈在智能化的今天,如何能防止司机信息过载导致的分心。

结果,有些尴尬,高管们无一例外都拒绝了采访。

作为 「无屏」 派的坚定拥趸,早在 2021 年底的 NIO Day 上,蔚来创始人李斌直言,终极目标是消灭车内屏幕,要用 AR 和 VR 眼镜来代替实体屏幕。其实,倾向于 AR/VR 发展方向的,还有奥迪、奔驰、保时捷等车企。

蔚来 ET5 发布的全景数字座舱 PanoCinema,首次将 AR/VR 设备量产应用于车端,不过也仅仅只是在静止状态结合座舱娱乐系统实现观影体验。

李斌告诉媒体,在 2015 年时,蔚来就对中控屏的使用比较抵触,不过由于当时各方面技术都不成熟,还是被迫回到了中控屏路线。

何小鹏与李斌,一个直言不讳,一个大胆畅想,但都没拿出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解决方案。这难免落了李想的话柄,「不要轻易定义那些你连用都没用过的产品。」

夏天还没过去,大陆集团似乎没有在意业界的争论,而是默默地献上了一种新的产品思路 ——ShyTech 显示屏。

「我们的 ShyTech 显示屏预示着新时代的开始,它是未来驾驶舱的缩影:数字化、沉浸式和可隐藏的。」 大陆集团用户体验事业群中国区负责人华兰超说。

严格来说,ShyTech 还是一个大屏,但从交互方式的极简和设计感的融合来看,却是倾向于 「无屏」 的。其背后的理念是:简洁清晰。

在设计之初,大陆集团的开发人员自问了两个关键问题:尽管显示屏非常大,但如何防止车辆驾乘人员的感官过载?以及如何处理那些在某些情况下未使用到的显示区域?

ShyTech 显示屏的解决方案是,让显示屏和控制屏幕在木质或皮革外观的表面下,如同魔力般消失,通过精简化设计使信息仅在需要时以最佳的视觉质量显示。由于潜在的干扰实际上是隐藏的,所以 ShyTech 显示屏提高了驾驶时的用户友好性和安全性。

显示屏表面设计可以模拟仪表板区域的外观。根据配置的不同,可以是木制面板、碳纤维面板或皮革覆盖面板。它不仅看上去像这些材料,手感也像。而且,屏幕几乎可以放置在车内任何位置。

如此一来,大陆集团实现了一种只保留必需的、简单纯粹的内饰设计,解决了没有内容的大型显示屏很难与驾驶舱的设计协调的问题。

具体地说,这意味着仪表板上的仪表,导航或其它显示信息看上去 「就像是由一个整体做成的」。虽然触摸屏上的菜单始终可用,但只有当手接近时,屏幕上的显示和控制才会被激活。同时,你也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或通过短暂点击屏幕表面来激活屏幕。

「这能够实现炫酷简洁的内饰设计,在这样的设计中,可以同时集成大量新功能而不会让驾乘人员感到头疼。」 华兰超说道。

此外,该系统包括特殊的背光设计,LCD 面板和装饰面特殊结合,使显示内容在从眩目的阳光天气,到阴雨天气的每一种光线情况下,都能以理想的亮度和锐利度显示。显示屏的锐利显示也以其高对比度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据悉,这种显示屏将于 2023 年量产。

不过,这套方案量产应用时,在分辨率、清晰度,还有误操作率,丝滑程度等方面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华兰超表示,中国市场对于屏幕的需求,至少从目前观察来看,还是比较多元化的,无论是从功能上、造型上,没有占据绝对主流的方向。

「我个人不太喜欢大屏或者非常多的屏幕,我更喜欢有设计感一点,就像起居室就像家一样,坐进去整体是很温馨很现代的。」 他认为,每个人风格不一样,如果喜欢这种感觉就不需要有很多屏。」

最后,说一个少有人注意的点。此前,李斌透露,蔚来汽车最被吐槽的,反映最多的,就是车载中控屏的黑边,「比太平洋还要宽,中控屏黑边太宽是目前被吐槽的 NO.1。」

当然,这种设计的不美观,是因为车规级的要求导致的。针对这种情况,大陆集团用户体验群中国区首席工程师余道和告诉《出行百人会 / AutocarMax》,大陆通过直接采购屏幕模组,对量产应用的屏幕从技术上做了优化,边框已经做到小于 1 厘米。

除了 ShyTech 显示屏,大陆集团也提出了其他的创新解决方案。比如智能隐私显示屏,轻轻触动一个按键,就可以切换光线分布,让内容变得不可见。由此,可以实现车辆信息的动态显示,既可以通过隐私模式显示,也可以通过所有人都可见的模式显示。

据介绍,在专属模式下,专属屏发出的光线进入驾驶员视野的不足 1%,该产品将于 2024 年推向市场。

写在最后: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表示,就整个智能座舱行业来看,行业发展还处于初期的阶段,并未形成真正的行业标准和最终形态。

仙豆智能用户体验设计专家于吉良则旗帜鲜明地判断,智能座舱的未来,将属于数据驱动下的无屏交互。「最好的交互是什么?UI 表面上的界面没有了,背后是基于数据驱动的 AI UI,轻打扰,即来即走才是最好的 AI UI。」

毫无疑问,「多屏」 派和 「无屏」 派的争论和实践还将继续,最终天平将倒向哪一端,或是达成怎样的平衡,只能交给时间来评判,交给市场来验证。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