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Max

AutocarMax

Subscription

奥迪,请先走好 「下坡路」

奥迪

2022-08-24

撰文 | Roomy

编辑|周长贤

「上坡要努力,下坡要开心。」 张震岳说,他妈妈偶然的一句话,让他触感良多。

张震岳开不开心,不得而知。但是,站在中国豪华车市顶端三十年的奥迪,绝不想在多年后,回忆着往昔,说 「那曾是我们的江湖岁月」。然后,看着燃油车时代的最后一丝荣耀,融入粗旷的时势中。

如今的车市格局,对奥迪来说,是始料未及的八个字,「战事正酣,好戏尚远」。前半句,说予别人,后半句,属于奥迪。

2022 年初,将手中 「奥迪中国总裁」 的指挥棒交出去的安世豪,离开了中国,走之前,他说,「奥迪品牌对于我来说,已经像是刻在心上,怎么擦都擦不掉的那种感觉。」

擦不掉的,还有遗憾。被迫迎战电动化的奥迪,还没找到 「本应该有」 的路。随着安世豪的离开,有些江湖夜雨,已成陈年旧事,如同奥迪在燃油车时代的荣耀,在电动化的节拍里,变得模糊。

马云喜欢金庸,给了自己一个花名,风清扬。风清扬退位时,整个江湖都在纪念,但也在期盼一个新的英雄出现。

奥迪,也希望接过指挥棒的温泽岳,能像阿里的 「逍遥子」 张勇一样,带领奥迪重新走回一个 「上坡路」,就像 90 年代,奥迪掌门人哈恩握住一汽厂长耿昭杰的双手,开启了奥迪在华美妙旅程。

美妙旅程,是奥迪在过去三十年过惯了的日子,也是希冀未来可以继续过的日子。只是,那些曾在变革风云中酝酿的故事,涉过山海,汇聚成当下这个神采飞扬又兵荒马乱的时代。

神采飞扬,这个词,不再属于奥迪。在保持辉煌的道路上,开始有些力不从心。兵荒马乱,渐渐成了奥迪电动化路上的一个形容词。

「惰性」 心态是如何养成的?

掌舵奔驰多年的蔡澈,在卸任之际曾说,康林松的接任,能够带领奔驰 「从一个成功带向另一个成功」。另一个成功,如何界定,康林松还在寻求答案。然而,25% 的汽车在同一时期被电气化,将会严重打击利润,也是德国汽车工业所担忧的。

来自慕尼黑的宝马,就是一个例子。

曾在电动化上有先发优势的宝马,在 i3 和 i8 推出的时候,也曾一度倾向于搞专属平台,只是,因为无法判断十年后燃油车和电动车谁更受欢迎。电动车利润低于燃油车,为了保证盈利,宝马放缓了探索的步伐,保守了起来,没能再接再厉扩大优势。

短期的利润率让股东们喜笑颜开,但随着特斯拉多次力压 BBA,宝马不得不重新思考打造纯电平台的可行性。

宝马的故事路径,和奥迪相似。「年少的豪杰今何在,惯战的老英雄你们如今在哪边。」 都是相同的心境,那是霸业未竟的怅然若失。

奥迪,涉足新能源的时间,不算晚。2009 年推出高性能跑车 R8 e-tron 车型,e-tron 这个科技名词,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再往前推,奥迪最早的带电车型可以推至 1991 年。但这只典型的 「早起的鸟儿」,因为决心不够彻底,「到嘴的鸭子,飞了」。

担忧投入过大,导致利润降低,担忧守不住燃油车的江山…… 一连串的担忧,再加上舍弃不掉功劳簿,突如其来的洪流汹涌,让奥迪不得不面对一场 「兵荒马乱」。

谈起奥迪在中国三十多年的故事,此前看到的一句话可以概括。「江湖故事的内核是闯荡,创世故事的内核是颠覆」。

1988 年,奥迪酝酿着国产,中国车市起于激流。蹒跚学步的中国车市突然被拉到了全球聚光灯下。都说,前来寻金的奥迪,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1990 年,一汽奥迪轿车总装配线落成,世界豪华车市场的格局,埋下了改变的引线。随着奥迪 100 走向市场,中国开始迈入由奥迪引领的 「官车时刻」。

久远的故事,被说了多遍,如今再说起来已经少了一些 「荡气回肠」。只是,时代正巧到了,从那时埋下的引线,让前来闯荡的奥迪,少了一些 「创业者」 应该经历的波折。

占据先发优势的奥迪,看着奔驰宝马也前来寻金,仍旧冷傲地占据着豪车江湖。2007 年,在安世豪的带领下,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首次突破 10 万辆。

此后,奥迪张开了大展宏图的翅膀。Q3、Q5、A4L、A6L 等车型高歌猛进,属于奥迪的功劳簿,越来越厚。从 1988 年到 2018 年,凭借三十年销量冠军,奥迪主导了中国 「豪华车」 的大势。

顺势之下的奥迪,渐渐养成了一种心态,那是一种长期顺势之下的 「惰性」,就忽视了创世的故事内涵,还有 「颠覆」。不是你颠覆别人,就是被别人颠覆。奥迪不是不懂,而是转型的痛感不足。

「一路走来,奥迪算很顺的。高处站久了,就容易看不见时代的背后,其实是燃油车的下坡路,或者看见了,无法面对这个下坡,想努力维护。」 一位知乎答主,对奥迪颇有些恨铁不成钢,他把开了几年的奥迪 Q5L 换成了特斯拉。

直到 2018 年,Q5L 和 A6L 换新而来,却相继折戟,王牌出尽,不见回响,从未让中国豪华车销量头名旁落的奥迪,终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此同时,消费者对豪华的概念,转向了科技。

一时间,奥迪感受到的痛感,比前几年加起来都要猛烈很多。十字路口,也没有多余的时间给奥迪再犹豫。左边,是豪华燃油时代的荣耀流失,右边,是电动化的转型逼迫,又该如何选择?

不过,首要问题是,奥迪做好走 「下坡路」 的准备了吗?走好下坡路,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下坡,而是彻底丢掉原有的光环。

离不开的背后,是过于依赖

洪流滚滚而来,有人前行,有人退缩。对于奥迪来说,是不会轻易退缩的。就像《斗破苍穹》里的少年说:因为我不想认命啊。

奥迪开始意识到,在这个自己不曾被辜负的中国市场,开始受到特斯拉和蔚小理的 「围剿」。从大众,到奔驰宝马奥迪,也在诉说着一个严峻的事实,「离不开中国市场」。

离不开的背后,是过于依赖。

2021 年,奥迪在中国市场达成 70 万辆销量,实现在华累计销量突破 700 万辆。中国市场,正以 「半壁江山」 的占比,成为奥迪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奥迪的局面,其实和德国的任何一家汽车企业都类似。满脸写着全面电气化的决心,却不敢放言传统燃油车的死亡时间,激进与担忧并存。

这场被特斯拉重构的产业链,奥迪成了跟随者,不能忍受,但又无可奈何。因为,奥迪探索新能源的步伐,比特斯拉的成立时间还要久远,但犹豫不决,没有握住先机。

寻路奥迪的电动化之路,随处可见的 「先机」,还有 「犹豫」。

1997 年奥迪量产 Audi 100 Avant Duo 车型,采用的是油电混和动力总成。最终,因为市场接受程度太低,成本实在太高,被淘汰。2009 年,奥推出 R8 e-tron 车型,是为了展示技术。

2013 年,奔驰前脚推出 S 级混动动力车型,为了不落人后,奥迪后脚推出 A8L 40 hybrid 车型。两年后的 2015 年,带着全新奥迪 A3 Sportback e-tron 登陆中国。

彼时,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还在论坛上和刚刚从互联网入局造车的李斌、何小鹏争论,到底是 「互联网 + 汽车」,还是 「汽车 + 互联网」。风起云涌,一切都未有定论。也就意味着,「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给这喋喋不休的争论,带来冲击的奥迪 A3 Sportback e-tron,却最终因为售价过高,成了 「昙花一现」。若论节奏,奥迪的步伐并不缓慢,只是那几年,混动市场没有起色,也在一定程度上麻木了奥迪的触觉。

此后几年,奥迪在燃油车全球销量超过 180 万辆,好过的日子,让转型的步伐犹犹豫豫。奥迪也并未意识到,那些还在 PPT 造车概念的 「造车新势力」 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开辟怎样的生门和窄门。

冲击突如其来,巨头们才意识到,时代真的变了。

2018 年 9 月 17 日,奥迪临时改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发布首款纯电动量产车型奥迪 e-tron,这是一款基于纵置模块化平台 MLB Evo 车型。这个地方,距离特斯拉的 「老家」 不过几十公里。

彼时彼刻,错失先机的奥迪,开始回望故事的起点。只是,需要改变的局面,变得很不利。

那只被低估的蝴蝶的翅膀,早已扇动得全城风雨,城头大王旗变幻。

找回场子,就不能要面子

「现在,中国是奔驰在最重要的市场。」2018 年,刚刚接任奔驰舵手的康林松,在年末的 CES 展上说道,他手中的筹码是奔驰第一款纯电动车 EQC。奥迪的筹码,也很明确,奥迪 e-tron。

无论是奔驰,还是奥迪,都认为能够 「稳超胜券」。毕竟,无论是品牌影响力、市场口碑还是技术功底,蔚来显然不够被当成对手,就算特斯拉也是如此。

但是,觉醒和行动力,总是无法成正比的。没有思想负担的蔚小理们,开始频频演说,算力、芯片、摄像头、激光雷达,什么时髦聊什么。特斯拉 Model 3 的销量攀升,更是直接奠定了消费者对 「电动化和智能化」 的认知。

甚至,把 「操控,底盘、发动机」 等百余年的技术固城河,一举撕裂。挺残酷的。

手握着成熟的 e-tron 技术,和三十年的豪华车印记,奥迪终究没能在 2019 年这个关键年份,打出漂亮的动作。

2019 年 11 月,执行力慢吞吞的奥迪,才以 69.28 万元的起步售价,把 「全球首发一年多」 的 e-tron 导入国内,同时还带来另一款车型,Q2L e-tron,这是一款中国特供的电动车。

这两款车型,都是 「油改电」 来的,在智能化水平和续航里程上,与特斯拉、蔚来都有明显差距。但是,价格又高,市场表现,可想而知。

这给踌躇满志的奥迪,来了一记当头棒喝。而在奥迪踌躇满志的时候,时代变成了什么样呢?

「2019 年最惨的人」 李斌,带着蔚来变成了 「蔚小理」 的领头,在上海超级工厂的加持下,摆脱产能掣肘的特斯拉,成了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

时代,不给奥迪面子。但是,奥迪要找回场子。

迫不得已,奥迪把安世豪重新找了回来。2020 年 4 月,安世豪履新奥迪中国总裁,一如当初,他被寄予厚望。

安世豪到任之后,先释放了雪藏 2 年之久的上汽奥迪项目,又推出 「奥迪一汽」,承担转型重任 ,之后制定了奥迪在华的 「黄金十年」 战略。

大刀阔斧了 20 个月之后,安世豪宣布退休,指挥棒交给了有 17 年奥迪工作履历的温泽岳。不过,安世豪的退休,并不是带着好成绩走的。2021 年,奥迪全球新能源销量为 8.19 万辆,在 BBA 中垫底。

奥迪手里,依旧没有能正面对抗的一张牌。即便,奥迪扮演着大众集团的 「技术大脑」 的角色。

奥迪的战略高度被提高,但也让大众与奥迪的电动车型,质疑声变大。奥迪 Q5 e-tron 和大众 ID.6,被认为互为 「批皮」。被视为奥迪转型最重要的一款车型 Q4 e-tron,因为小满节气的广告抄袭,遭遇口碑危机。

这款基于大众集团 MEB 纯电平台打造的全新车型,又被认为是大众 ID.4 的换标,虽然奥迪极力强调,这是带到中国市场真正的首款纯电动车。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奥迪始料未及的。因为,续航拼不过,自动驾驶寥寥,价格也不占优势。「我为什么要买一辆奥迪的电动车呢?」 同样的困惑,还围绕着奔驰和宝马。

为了彻底解决 e-tron 的问题,奥迪启动了 「阿尔忒弥斯项目」,目标是在 2024 年打造一款世界级的先进纯电动车。就算快马加鞭,诞生于全新 PPE 平台的车型 A6 e-tron 和 Q6 e-tron,最快也要到 2025 年量产。

借助大众软件能力的奥迪,到时候或许还是逃不过一句追问,「够新吗?」

时至今日,把电动车称之为战略核心的奥迪,最迫切的,仍旧是需要有 「走下坡路」 的决心和勇气。

想找回场子,就不能要面子。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Lik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