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玉龙
不知不觉马上暑假过完,9 月(期待已久的开学)就要来了。这里对 8 月份的电驱动系统、功率电子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市场,做一个系统性的回顾。
-
乘用车电机累计搭载量为 47.9 万套,同比增长 98.6%。新能源乘用车三合一及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搭载量为 28.8 万套,同比增长 136.1%,占到总配套量的 60.1%,碳化硅的产品开始逐步上量。
-
乘用车 BMS 装机量 439,454 套,同比增长 105.77%,整车企业通过代工 BMS 的方式越明显,在拿回原来整包输出给电池企业的方式业务,云端 BMS 管理开始变为各个车企的标准产品。
-
OBC 市场装机量为 436,210 套,同比增长 104.25%。这个产品价值量相对低一些,而且自己做的价值并不明显,这使得第三方供应商较多,分布较散,车企在选择战略供应商进行绑定。

电池管理系统
在下面这张图 2 里面,BMS 装机量还是比较清楚的:力高、华霆是和电池企业紧密连接的情况下去推进装车。再加上 Preh 和 UAES,前 10 名里没有零部件企业的位置了。

由于电池管理系统直接和后续云端数据管理,我们发现除了 A00 级车辆还是打包以外,从 A 级车辆的整体设计和制造,开始走入电子代工方式。

在这个领域没有特别的惊喜。
电驱动系统
如之前所述,车企抓住的还是 3 合一和多合一的制造环节,整个组装由自己完成;电机切入制造,这两点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图 4)。

电机是比较容易做的,随着扁线工艺和油冷设计的普及,下一步主要看基于 HEV 双电机方面的增量,这部分增速会比 3 合 1 这样的更快(图 5)。

逆变器由于有一定的制造的要求,国内真正做逆变器设计和制造的车企并不多(图 6)。

OBC 系统
OBC 这个市场,由于标准化的进展是很快的,目前除了比亚迪之外,威迈斯、富特科技和欣锐科技是走在前面的,而英搏尔这样的低成本打法在很多车里面很有效。看后面华为在这个领域里面是否有拓展的空间。

小结:由于 SiC 的器件,后续在功率电子和逆变器一体化方面,可能车企进入会更坚决,后续几个细分赛道的企业从单品会打在一起,确实把它们放在一起看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