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观察家

电动汽车观察家

Subscription

从桑塔纳到 MULAN,中国汽车到跨国车企的第四级跨越

环形隧道

2022-09-15

作者 | 朱世耘

9 月 13 日,上海海通码头,上万辆 MG MULAN 缓缓驶上滚装船,将于 30 天后抵达欧洲,交付到当地消费者手中。「走出去」 二十年后,中国车企开始了成为跨国车企的第四级跨越

被定位为中国汽车工业首款全球车 MG MULAN 在发运的同一天,于中国和 20 个欧洲主要国家同步上市,海外定名 MG4 ELECTRIC(意为 MG FOR ELECTRIC)。国内补贴后售价 12.98 万 - 18.68 万元,德国起售价 31990 欧元,超过 22 万元人民币。

2023 年,MG MULAN 全球销量目标为 15 万辆;到 2025 年 MG MULAN 全球累计销量预计将达到 50 万辆辆规模

中国车企的出海历史已有二十年,MG MULAN 「中国汽车工业首款全球车」 的定位是否名副其实?MULAN 赴欧背后,中国车企出海 「卖车」 发生了怎样的质变?更重要的是,中国车企要如何在四化转型的大变局中,跨越成为全球车企?

从桑塔纳到 MULAN,从中国汽车到欧洲标准有多远?

MG MULAN 是上汽 「星云」 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的最新产品,2023 年将在 6 大洲 80 余个国家‘全球上市‘,是中国汽车工业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车’」。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在发布会上讲道。

汽车作为国际性贸易产品,行销 80 余个国家的前提是全面符合各国汽车法规标准。

目前,世界上国家汽车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有几十种,但真正掌握 「话语权」 的是欧洲、美国和日本三大体系。其中日本的汽车技术法规也正向欧标靠拢。

能够适应欧洲标准,意味着能够适应全球更多的汽车市场,更意味着以上汽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工业具备了对标全球最先进,最严苛汽车法律标准的技术和制造能力

「对全球最严苛的标欧洲标准」,上汽和中国汽车工业用了整整 36 年的时间

新华社原国内部编委,经济新闻采访室主任,高级记者李安定所著的《车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1986 年,已经成立两年多的上海大众国产化率只有 2.7%,一辆上海桑塔纳只有车轮、收音机和天线是国产的。而在媒体报道中,几乎同期成立的北京吉普、广州标致国产化率则 「呼呼往上蹿」。

因为按照合同要求,桑塔纳的国产化零件经由德国大众进行技术认证。而上海大众的第一批零部件配套厂多是上海的弄堂小厂,如何能在两年间达到大众标准?

如今熟悉 「耐住寂寞二十年」,「正向研发」 重要性的中国汽车产业和消费者当然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一差距。

但在当时,「中国人在合资企业没有话语权」,「大权旁落」,甚至 「洋买办」 的斥责声不绝于耳。

甚至有评论认为德国人是有意卡我们的脖子,逼我们永远买大众的散件装车;

也有看法是:大众标准对大多数中国零部件厂来说高不可攀,在国内销售的桑塔纳完全可以灵活些,质量水平分可以几步走,不必把标准悬得那样高

但 「干的人」 不这么想。

搞轿车,我们还是‘小学生’,要引进当代先进水平,边干边学。我们建立合资企业地初衷,就是要千难万难地逼出一个世界公认的高水平。」 时任第一工业机械部(后合并整合为工信部)副部长饶斌多次向李安定讲道。

当时的上海大众第二任总经理王荣钧说得更直白:「如果不搞国际水平的国产化,何必去引进桑塔纳?我们的老‘上海’从一开始就是全部国产。国家只批准进口散件组装 8.9 万辆桑塔纳,散件装完国产零部件还上不来,德国人就得卷铺盖走人,他们在国产化问题上和我们一样着急。」

几经波折,「桑塔纳零部件的国产化要坚持德国大众的标准,绝对不许搞‘瓜菜代’。桑塔纳国产化要 100% 合格,降低 0.1% 我们都不要。」 成为桑塔纳国产化项目方向的最终定调。

由桑塔纳国产化项目开始,上海大众,上汽集团孵化出了具备 「世界公认的高水平」 乘用车生产制造能力,和具备 「国际水平的国产化」 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

这为此后 BBA 等更高级别的豪华品牌在中国国产,甚至卖出 20 万元的 「白菜价」 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当下 「超越百万元级,甚至 500 万元级豪车」 的国产品牌崛起打下了基础。

MG MULAN,中国技术输出

站在 36 年之后,基于欧洲汽车标准和市场需求的上汽 MG MULAN 开始向欧洲输出中国的汽车制造和电动、智能化技术。

MG MULAN 瞄准欧洲、北美、南美、澳新、亚洲等国际主流安全评价体系的五星标准研究开发。为符合 EURO-NCAP 欧洲五星安全标准,采用了平推式防撞结构设计和 CPM 超级电容设计;同时满足世界造车体系中要求最严、门槛最高的 REACH 环保、E-MARK 认证等欧标。

能够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只是成为全球车的第一步,能够基于全球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偏好,对车辆进行不同性能特征的调校,考验着企业汽车底层核心 Know How 参数的积累程度,才是上汽近 40 年造车能力水平的体现

在欧洲,上汽 MG 全球车的内饰风格与国内相比更为简洁,底盘调教则更硬朗;部分欧洲消费者有 「乡间飙车」 的习惯,提升了产品底盘稳定性;在天气炎热的中东,强化空调快速制冷;在智利等多山地区,车辆爬坡能力提高 20%。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更为强势前沿的电动智能化领域,以上汽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已开始向海外输出中国的技术能力

电动化方面,MG MULAN 基于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打造,搭载 「零燃科技」 110mm 超薄魔方电池,创新采用 LBS 超强躺式电芯和先进 CTP 电池包技术路线,在 520 公里长续航的基础上,有效节省舱内空间。

而在智能化方面,目前上汽海外销售的车型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有不少可实现例如语音智能助手等不输国内的智能座舱能力。

目前国内智能座舱系统大多是基于安卓系统进行二次开发,这一方式在海外存在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甚至费用风险。例如 2018 年,谷歌就宣布向欧洲市场使用其应用(安卓系统)的硬件公司的每台设备收取最高达 40 美元的费用。

所以,上汽销往海外的车型并没有直接采用斑马等 「现成」 系统,而是由其海外车联网团队重写了车载系统,以规避各种可能的潜在风险,并且在海外设置团队,为当地市场提供系统持续迭代升级的能力

MULAN 运营的长期主义

打造出一款对标全球标准,适应全球市场需求的全球车,只是中国车企迈向全球化跨国车企的第一步。

此前二十年,中国车企的出海模式大多采用海外总代模式:在当地市场找到总经销商,将整车交由当地经销商全权售卖。是既无品牌营销,也无市场反馈,更没有产品持续更新换代的 「一锤子买卖」。

以 MG MULAN 为代表,如今中国车企的卖车方式已经完全不同

仅欧洲市场,上汽已在英国、荷兰、法国、德国等 20 个核心汽车产销国设立了上汽国际的销售分公司,采用中方领导,外方雇员的方式,依据不同的市场特性展开针对性的品牌建设和销售服务工作。

例如 MULAN 在法国和德国就将分别采用传统的经销商模式和直营模式。

「2021 年,在法国的经销商模式突破比较快,一下子布局了 100 个经销商,销量马上就起来了。而在德国完全新的直营模式,很有挑战也很痛苦。」 上汽国际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爱民向《电动汽车观察家》表示:

「在德国去找 BBA 经销商做代理,他们怎么会理睬你。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不同的市场上走一条与其他竞争对手,或者传统强手差异化的销售道路,我们才有可能成功。」

通过艰难的地推过程,上汽目前在德国的直营网点也已超过了 100 个。

建立品牌自有的销售网点意味着立足当地市场,长期发展的决心和意愿

像中国消费者习惯的那样,此次在欧洲上市的 MULAN 只是首代车型,在德国市场提供磷酸铁锂的 51kWh/350 公里续航,和镍锰钴的 64kWh/450 公里续航两款产品。

未来,还将推出 77 kWh /500 公里续航车型,以及一款功率增加一倍以上的四驱版车型

上汽集团名爵欧洲公司首席执行官刘新宇表示到 2025 年底推出十款新车型。2023 年,为纪念 MG 品牌百年诞辰,将推出 MG Cyberster 电动跑车。

这种长期主义不仅体现在持续的产品迭代上,还体现在进入当地市场,融入当地社会,向其输出属于上汽和中国的品牌及产品理念,实现从产品到品牌的全球化

在法国,上汽 MG 赞助了在当地影响力的里昂足球队;欧洲的售后团队能够解决三国交界处标准不一致,充不上电的具体问题;位于印度的上汽工厂内雇佣了大量女性工人,在为当地女性提供稀缺工作机会的同时,也通过与当地工人的充分融合,破除了 「印度工人不好管」 的魔咒;甚至在 2021 年欧洲疫情最为肆掠时,上汽还向当地团队输出的中国防疫经验,保证了团队的健康持续运营。

我们在欧洲就是以中国上汽,中国制造,中国人的脸来与客户沟通。」 刘新宇向《电动汽车观察家》表示,「当你真诚沟通后会发现,当地市场和客户都能够接受我们的产品、服务和品牌。」

从中国上汽到 SAIC

在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较为完善、成熟的当下,无论是对标全球标准的全球车型,还是深入当地的经销模式,多个中国车企都已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领克 01、奇瑞欧萌达、长城炮等多个产品也都是以全球标准研发,行销多个国家。其中领克也已在荷兰、瑞典、比利时等地开设了品牌体验店。

但为什么是上汽率先实现成气候的海外规模化销售累计突破 300 万辆,形成欧洲、澳新、美洲、中东、东盟、南亚六个 「五万辆级」 区域市场,实现 「海外每卖出三辆中国车,就有一辆是上汽造」,MG 连续三年蝉联 「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

究其原因,上汽在海外的跨越式发展不是一车一策的成功。而是来源于从 2015 到 2022 近 8 年间,在全球进行研发、生产制造、零部件产业的全产业链布局

这套 「有系统、有规划、成建制」 的国际经营体系成为支撑上汽在全球各大主流市场,体系化长期运营的根基,推动上汽完成从卖产品到中国汽车产业体系整体输出的蜕变

目前,上汽已建立集研发、营销、物流、零部件、制造、金融、二手车等为一体的面向全球市场的汽车产业链,在海外拥有硅谷、伦敦、特拉维夫 3 大研发创新中心,伦敦、慕尼黑、东京 3 大设计中心,泰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 4 座生产基地及 KD 工厂,100 余个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和 1800 多个营销服务网点,并开通了东南亚、墨西哥、南美西、欧洲等 7 条自营国际航线。

而面向全球汽车产业在电动智能化领域的激烈竞争和变革,「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 在今年 3 月成立。

其将支撑上汽三大整车技术底座(「上汽星云」 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上汽珠峰」 机电一体化架构、「上汽星河」 氢能源专属架构),和四大关键系统技术底座(「蓝芯」 动力总成系统、平台化 「魔方」 电池系统、「绿芯」 电驱动系统、「银河」 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在内的 「七大技术底座」 的加速落地。

十四五期间,上汽将在智能电动等创新领域投入 3000 亿元,以不断强化其技术壁垒。而与曾经仰视的大众、丰田、奔驰、宝马比肩而立,成为跨国汽车公司,也是众多中国车企正在奋力实现的未来。

以上汽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产业,也正在借由电动智能化转型的契机,完成从中国企业向跨国车企的转型蜕变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Lik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