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玉龙
国庆期间会约着和抗抗、绿芯一起来聊特斯拉的 2022 年 AI Day,今天刚先睹为快,感触很深 —— 国庆节(先祝大家国庆快乐:祖国生日快乐,国泰民安)一早 7 点半爬起来,从 9 点 15 分开始,有很大的信息量。一篇文章也写不了太多,我就先写一点在看直播时抓屏的内容,特别是关于特斯拉 Robot 的内容。
总体几点感想:
-
特斯拉举办 Ai Day 有点像是给出自己的愿景:给出自己的实践,然后在全球招揽人才 ——Join Our Team,这个人才的累积速度和效率是其他公司很难赶得上的。
-
目前特斯拉是最具创新的公司,这真的没话说,即使在美帝的科技企业里面,也开始成为独一档的存在。这是一家不断扩张的公司,从能源、汽车、卫星通信和航天,找到重要的卡脖子的点,然后招优秀的科技与工程人才来解决。背后的,还是美国财力、科技工程人才的资源积累,展现出来特斯拉在公司层面组织、Elon Musk 对科技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如果我们要把特斯拉进行国产替代,需要一系列公司组合才行。
-
特斯拉这么折腾下去,就近也会刺激 Apple(期待 Apple Car)、Google(期待 Waymo 的 L4)和亚马逊(Rivian 和后续支撑的事业)发奋图强;同时会拉着美国的芯片和软件公司加速投入。特斯拉的离职率并不低,员工流动也会加速硅谷的科技公司卷的速度。
-
这次的主角 —— 特斯拉首个量产的人形机器人 Tesla Bot 亮相,从设计目标来看,Tesla Bot 可以实现搬抬物品、浇花,相对精细的工作。随着大规模的量产,成本下降后售价估计会在两万美元左右,Elon Musk 觉得这个产品会往百万量级走。

Tesla Bot
特斯拉在 Tesla Bot 机器人的开发过程中,是把汽车的一些技术运用到了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上,例如电池组、冷却系统等,还使用与汽车测试类似的技术来进行擎天柱的运动和对外部碰撞模拟。

首先来看这两个基本的东西:
1) 电池和功率电子
从结构来看,这种电池是用 4680 圆柱电池来做的,2.3 度电,52V 的输出电压。把充电和功率电子全部整合了,在这里由于体积需要很小,SiC 或者 GAN 的半导体。在后续 Dojo 里面,讲到了散热问题,这个电池组采用金属壳体来改进散热。

2) 机器人主控系统 Bot Brain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 FSD 的主控系统,被应用在 Bot Brain 上,机器人采用了与汽车一样的视觉感知,使用摄像头输入数据,以神经网络进行计算。Bot Brain 其实像是汽车里面的 Autopilot 和娱乐控制结合。

在整个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是特斯拉使用的诸多执行部件,这在机器人的行走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个手的设计,也是整个机器人画龙点睛的地方。

整个机器人的控制,是基于车辆的框架来做的。


FSD
这次特斯拉在 AI Day 花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以下的各个模块的实现,10 多位工程师轮流展开里面的细节。
我们目前可以理解下,自动辅助驾驶的软件这部分开始有所变化了。这部分软件,本身是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从算法神经网络、数据训练、自动标注、仿真和数据引擎。如同传统汽车一开始不愿意养电动车这些赔钱的部门,现在电动汽车不得不要养这些赔钱的自动辅助驾驶软件部门,“新” 的定义一直在变,汽车里面最高价值的那部分也在变。而且这些技术内容,是存在共性的。
我的理解,汽车以后只有大玩家才能玩得起,传统汽车企业需要跨越从内燃机到电动汽车,从电动汽车到软件支持,巨大的投入确实比较难。

小结:先写到这里,可能需要多看几遍和查阅一些资料,才能逐步消化吸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