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Lab

AutoLab

关注

零束 SOA 平台,上汽智能化的底色?

环形隧道

2022-11-10

作者: 张祥龙

泡在车圈,大家可能听过很多各种各样的平台,大众 MEB、丰田 TNGA、吉利 CMA 等等模块化造车平台,亦称模块化造车架构。

模块化造车平台出发点是车企为了使汽车生产这件事变得更简单,从而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的产物,但同时由于零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性,也使得诞生于同一平台的不同级别车型在品质上有了相同的保障。

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模块化造车平台就像搭积木或者依照预制件建造上图这种模块化建筑,通过调整轴距,组合不同模块打造不同的产品,但其本身也不完全是这种实体,也是一种 「建造」 理念。

不过除了这些模块化造车平台之外,在智能汽车上还有软件架构。

相比起基于物理性结构和硬件为参照的造车平台,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架构往往更让人费解,智能汽车的软件架构到底是什么?

如果说造车平台是建筑材料本身,那软件平台架构就是使建筑发挥其智能化功能的灵魂所在。

通俗点说,不是有几栋房子就算是有了 CBD,而是通过类似商业计划书、物业管理等背后的运营体系激活了其商业服务功能,才有了 CBD,这也正是智能汽车上软件架构的作用。

就比如前几日,上汽零束 SOA 平台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的 「银河」 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 3.0,就是一个可以使冷冰冰的建筑本身变成真正 CBD 的一揽子计划。

「银河」 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 3.0 包含

  • 零束银河 ® 智能车操作系统 ZOS

  • 零束银河 ® 智驾计算平台 ZPD

  • 零束银河 ® 智舱计算平台 ZCM

  • 零束银河 ® 舱驾融合计算平台 ZXD

零束银河 ® 智能车操作系统 ZOS 可以看作是智能汽车这座 「CBD」 的统一的基础组织架构,可以使软硬件搭配的这套组织班子令通顺达,真正跑起来。

技术上的表述就是,在零束银河 ® 智能车操作系统 ZOS 上,「向下」 能够协同国产芯片实现 「软硬协同」,「向上」 则提供标准统一接口,实现 「软软解耦」,向用户提供跨域融合的统一开发平台,广泛支持 X86、ARM 等多开发环境部署。

也就是说,不管此前是什么来路,有什么特长和个性,在 ZOS 这套组织架构中都能适配所长,发挥出价值。

零束银河 ® 智驾计算平台 ZPD 以及零束银河 ® 智舱计算平台 ZCM 的作用类似于智能车操作系统 ZOS,但目标更为细化,且结合了相应的硬件属性。

比如 ZCM 可以将 HUD、AVM(全景影像系统)和 DVR(行车记录仪)、流媒体后视镜等诸多传统外设功能统一集成到智舱中。

而舱驾融合计算平台 ZXD 则相当于 ZOS 下的一个二级指挥机构,主要为智舱和智驶跨域深度融合而来,通过预装智能车操作系统,类似电脑预装 windows,ZXD 则预装智能车操作系统 ZOS,可以降低智能车软件和算法开发难度。

除了 「银河」 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 3.0,这次上汽还带来了零束 SOA 开发者平台。

如果 「银河」 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 3.0 是一个使建筑物称为 CBD 的解决方案,那 SOA 开发者平台就类似于一个创业园。

最底层 SOA 软件平台中间件好比创业园的基础设施,那么基础中间件就是创业园里的路网桥、功能中间件就是水电煤。

在此之上是 SOA 开发者平台,它就好比创业园区的创业孵化器,即一个又一个创业团队,而最上层就是数字商城,即创业园内一个统一的商业化对外接口,这是 SOA 进行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在过去一年,上汽已经在搭载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的量产车型上,筑造了 SOA 新基建的第一层产品,即软件架构的基础中间件,它们就如同交通道路,用来打通创业园的 「动脉」,实现不同区域功能,如智舱、智驾的实时服务通讯与调度。

但创业园内光有路网桥还远远不够,水电煤才是创业园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围绕 「SOA 基建」,在过去一年,上汽零束还构建了 SOA 新基建的第二层产品,即水、电、煤的基础设施,也就是标准化 SOA 服务模块。

也就是包括车控、智能驾驶、信息娱乐、智能网联等多个模块,类似于我们日常用车所使用的地图、语音、迎宾 360 泊车」 等功能都是通过使用 SOA 服务实现的。

但这个 SOA 软件开发平台更大的意义还在于是共创生态,任何开发者都可以借助其进行应用开发 - 测试,也就是入驻到这个 「创业园」 内,且有渠道实现商业化。

此前上汽与 OPPO 也宣布将联手构建广泛兼容的生态域底层协议,就是有望打破手机与汽车系统的隔阂。

比如车主在家也用手机对车上的软件内容进行更新维护。用户携带手机进入汽车,手机即可与汽车实现无感和无缝的连接,两者的硬件、软件和服务也会实现融合。

而这种对所有品牌开放的通用技术标准,也会让更多的汽车、手机、智能设备厂商一起接入,而各类设备间也可以互相调用。

比如用手表解锁车辆、智能眼镜显示导航信息、用手机当作车机的手柄进行大屏游戏等等,想一想这些场景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类似于上汽旗下飞凡,此次也宣布基于 SOA 开发者平台携手 100 + 共创伙伴,发布 100 + 特色共创生态产品,听起来颇有种天下英雄皆入吾彀中的感觉。

不过不同的车企各自基于不同的利益考量,能多大程度的抛开技术壁垒,共同为一个开放的 「生态」 添砖加瓦还要打一个问号?

但总之,这种场景共创的生态模式,将会对我们的未来用车生活带来哪些改变,目前还是值得期待的。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