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龙

朱玉龙

Subscription

市场观察|为什么新势力要开始做增程?

环形隧道

2022-11-15

作者:朱玉龙

前段时间小鹏汽车是否做增程被讨论的沸沸扬扬;在零跑的 Q3 的会议上,这里很明确:

零跑会不断拓宽 C 平台的产品线,会从纯电扩展至增程,2022 年四季度会发布 C11 增程版,约有 3-4 个款型,覆盖不同用户需求。零跑明年三季度会发布 C01 增程版本,价格将低于纯电版本。C 平台,包括未来新平台开发的所有车型都会同时推出增程和纯电版本。

不管小鹏做不做,目前在做增程的包括:理想汽车、问界汽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岚图汽车和深蓝。大家不要怀疑车企的出发点,车企做策略都会算账。

▲图 1. 目前覆盖增程的品牌

在这里,有一个普遍的假设,在未来的 3~5 年之内,增程式会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所以零跑在 Q3 的会议里面,认为增程的占比会逐步提升到 50%,甚至更高。2025 年以后,随着电池成本会开始往下走,充电桩的普及,增程式销量会越来越少,最后回到纯电,这就是一个现实的判断!

成本的差异

这个问题,其实算算账就很清楚,在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中,电池系统占了物料成本的最大部分。

▲图 2. 理想汽车的核心逻辑

原来我们看到理想汽车的打法,就是围绕对于中大型电池动力 SUV 而言的,在 L9、L8、L7 和 L6 的系列车型里面,想要实现用户里程自由,整个电池需要配置在 80-120kWh SUV 的百公里耗电在 18-20kWh,所以 80kWh 对应 400 公里有效里程;120kWh 对应 600 公里有效里程。

在 30 万左右的车型里面,80-120kWh 现在的价值为 8.8-13.2 万,电池系统约占物料成本的 40% 以上,而电驱动部分,算算 8000 块可以搞定,最多也占个 5%。

而增程电池系统,如果配置成 30-40kWh 大约也就是 3.3-4.4 万,约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物料成本的 20%。

在纯电动汽车和增程的成本分析中,最大的挑战还是所有的预测,都认为规模效应能把电池一直往低价的方向引导,随着 2022 年被证伪。钱都被上游资源端赚走了,下一次系统性降价,需要等到矿产大量提供的时候。

▲图 3. 所有的电池成本预测都是片面的

零跑的增程逻辑

长安深蓝 SL03 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 16.89-69.99 万元(3 种动力模式 增程混动、纯电动以及氢能源动力),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兼容性平台。增程混动价格为 16.89 万元,纯电动两种续航版本车型,价格分别为 18.39 万元和 21.59 万元。这里的核心问题是,随着传统车企开始进一步把产品序列展开,新老势力短兵相接了。

也就是说不光中大型 SUV,轿车和紧凑型 SUV 都是这个逻辑:在未来的 2-3 年内各种各样的插电混动和增程产品都会出来,你想着贴着 20 万左右的产品去卖纯电产品,依靠智能化拉开差异。但是新增的消费者也完全买单插电(比亚迪)和增程(理想和问界)。因此压力来到了新势力这边。

▲图 4. 零跑的价格定位和受到的压力

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盘来看,直接用纯电动平台来替代内燃机的速度会迟好几年。在这段时间中,继续投资内燃机系统是不可能的,过渡时期无非是两种策略:

  • 自己做电池 + 纯电平台加大投入:光靠采购电池规模去降本行不通,单纯扩大纯电动平台对应产品矩阵也不可行,要么只有去造电池。这条路似乎走通的是比亚迪和特斯拉。

  • PHEV、EREV:在过渡产品上,为所有的车型配置一个低成本方案。

也就是说,这套打法将使得兼容性平台变得更有价值,因为纯电动平台的扩量如果没达到 50 万以上的规模,供应链价格谈不动,这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明白、做决策。

▲图 5. 不同的考虑因素,所有人预测错的结果,就是等开矿速度

小结:我觉得这次车企做增程和插电,是被迫的,主要是由于动力总成成本所导致。而这个事情,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匹配好,至少得 2 年(2022-2023 年),预计到 2024-2025 年可能更顺一些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