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融街老李
今年以来,销量大增的奇瑞汽车在各地举办家宴,而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是奇瑞第一次集团层面的联合团拜,奇瑞控股集团携手奇瑞汽车、星途汽车、捷途汽车、奇瑞新能源四大品牌一同出面。这对于一向低调的奇瑞而言,整个对外的气势都不一样了,似乎有种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 的魄力。

奇瑞近来的发展确实很可以,技术依旧坚实,销量又很猛进,在营销上也越来越会了,同时在资本这块,奇瑞也有着越来越多的消息,根据老李近期观察,奇瑞很可能会走一条 「遍地开花」 的 IPO 之路,在未来几年内,奇瑞控股旗下大概率会出现多个上市公司。
所以今天,老李以此再来聊一聊,为何当前是奇瑞上市的最佳时机?奇瑞的 IPO 策略是怎样的?二级市场如何看待奇瑞上市?
历史最佳上市时机
进入 2023 年,奇瑞一直是老李重点关注的企业,一方面是因为奇瑞的业绩不错,大有赶超吉利和长城的势头;另一方面是奇瑞在营销领域动作不断,尤其是 「全员营销」 模式,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奇瑞。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在家宴中也谈到,在品牌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 「产品出新、营销创新」,奇瑞正在由 「技术奇瑞」 向 「科技奇瑞」 转型升级。
在《奇瑞 IPO:从技术男变身商业男?》中,老李提到过,车企 IPO 要把握两个时机,一是资本市场的时机,一是企业自身的时机。如果企业自身条件达到了,资本市场时机不好,那么企业估值就不会太好,上市后弹性也不会太好,比如当年的蔚来汽车;如果资本市场条件达到了,企业自身条件不够,也无法实现上市,过去的奇瑞就是这样。
我们从奇瑞控股集团的角度看,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多迹象表明,奇瑞正在走向一个 IPO 的最佳时机。在过去的 2022 年,奇瑞集团创造了四个 「历史首次」 突破:
第一个是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 2000 亿元大关,创下奇瑞成立 25 年来最佳业绩,年营业收入超过 2000 亿,超过了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
第二个是年销量首次迈过 100 万辆台阶,以全年 123 万辆的成绩创造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奇瑞步入了自主品牌的一线阵营;
第三个是年出口首次抵达 45 万辆新坐标,刷新中国品牌乘用车 「出海」 新纪录,同时连续 20 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众所周知,海外市场的表现将决定宁德时代的市值走势,也将给奇瑞 IPO 带来利好。
最后一个是新能源年销量首次超过 20 万辆,以全年 23 万辆成绩实现同比翻一番,虽然奇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声量不高」,但 20 万辆的销量实际是超过 「蔚小理」 的。
过去这几年,大家看不到奇瑞的财报,根据老李内部了解,从 2019 年以来,奇瑞集团连续多年的财报都出现了向好的趋势,尤其是 2022 年,奇瑞创造了集团自 1997 年以来的历史最佳业绩。

与此同时,奇瑞也加快了在新四化领域的步伐,在 2022 年启动 「瑶光 2025」 前瞻科技战略,计划未来 5 年投资 1000 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在全球范围内建立 300 家瑶光实验室,重点突破芯片、三电、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四大领域的 13 项核心战略技术,可以看出来,技术依然是奇瑞发展的基础。
2023 年 1 月,奇瑞新车销量超过 10 万辆,按照这个趋势,奇瑞将继续保持现有的发展态势,用官方说法是:「进入 2023 年,奇瑞集团将按照稳中求进的战略节奏,力争以远超行业平均增速的‘加速度’,在销量、营收、市占率等各项指标上实现比 2022 年更大的飞跃」, 这为奇瑞的上市之路提供了支撑。
奇瑞的 IPO 策略
产业和资本市场趋势都表明,奇瑞正在迎来历史最佳 IPO 时机,但到目前为止,奇瑞并未向外公布其上市策略,是奇瑞控股整体上市还是旗下板块拆分上市,是 A 股主板上市还是科创版上市,都是未知数,这也给行业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奇瑞内部也在开展这个话题,因为 IPO 策略不是完全由企业决定的,要考虑上市主体的经营情况,要考虑交易所的条件限制,也要考虑辅导机构给出的上市策略。
老李的观点是,相比 「囫囵吞枣」 式的奇瑞控股整体上市,奇瑞选择分拆上市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需要和大家说明,此处说的奇瑞是指奇瑞控股,奇瑞控股业务涵盖了六大板块,包括整车、零部件、地产、金融、服务、智能化,其中整车板块以奇瑞乘用车和商用车为主,包含了十多个品牌,是奇瑞控股旗下最大体量的板块,零部件板块则是以奇瑞科技为主,目前包含 90 多个主体公司,金融领域则以奇瑞徽银为主。

目前,奇瑞控股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伯特利、埃夫特和瑞鹄模具,伯特利是奇瑞控股的第一家主板上市公司,从事汽车安全系统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总市值已超 300 亿;埃夫特则是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第一梯队企业。
毫无疑问,拆分上市的优势是速度。奇瑞可以建立一套 「上市梯队」 企业,整车板块的奇瑞汽车、奇瑞新能源,金融板块的奇瑞徽银都是较为优质的上市标的。
自混改以来,随着立讯精密等新股东进入,奇瑞在资本市场的动作开始增多,去年,宁德时代旗下子公司也参股了奇瑞控股。随着立讯精密、宁德时代等股东的加入,其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
很多朋友认为,奇瑞汽车很可能选择 A 股主板挂牌上市,奇瑞徽银大概率在香港上市,而奇瑞新能源很可能选择港交所和科创板,相比一系列零部件公司,这三大主体才是奇瑞最有想象力的业务。

从难易程度看,奇瑞徽银在香港上市的 IPO 难度更低,关键是估值,老李朋友之前也为奇瑞徽银做过上市辅导,奇瑞徽银一直保持盈利,是比奇瑞汽车和奇瑞新能源更优质的上市标的。
在几个主体中,奇瑞新能源上市难度最大,众所周知,目前新能源汽车板块的盈利情况不好。虽然过去一年,奇瑞新能源销量不错,但主要产品都是经济型车。另外,吉利汽车、威马汽车先后冲击科创板失败,老李对奇瑞新能源冲击科创板也持有保留意见。
目前,奇瑞控股缺少一个高端新能源品牌,奇瑞早前释放消息,计划于上海车展前发布 iCar 汽车品牌,iCar 汽车聚焦 A0-B 级纯电 + 增程新能源市场,以全新的产品、全新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的生态新体验,大有一番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感觉,打造一个科技型的高端品牌,是奇瑞拔估值最好的方式。
二级市场眼中的奇瑞
提到奇瑞,二级市场的感觉是 「低调」 或者 「不熟悉」,一方面是因为奇瑞没有上市,二级市场不可能全面关注,另一方面是因为奇瑞在三四线城市,能得到的关注度确实不高。
目前国内二级市场的汽车板块也面临诸多变化,一方面是随着吉利、长城、长安等企业逐步进入发展平稳期,国内龙头企业的价值空间在降低,而二线的江淮汽车等企业体量较小;另一方面则是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进入深水区,国内电动化产业链企业的挖掘空间在变小。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内汽车板块亟需出现新的增量上市企业,奇瑞是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
国内一级资本市场对奇瑞也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过去三年多,奇瑞在一级市场动作不断,顺利实现了混改,这本身就是一种变革。无论是之前的青岛五道口还是后来的立讯精密,亦或是当前的宁德时代,资方都想推动奇瑞的业务重组和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这为奇瑞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契机,这是外部环境。
实际上,外部环境和内部战略是相得益彰的,对一家中小企业而言,外部环境的作用往往大于内部战略,所以对于奇瑞控股的中小企业来说,奇瑞控股的发展将决定自身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的好,上市自然是水到渠成。如同当前的伯特利,随着奇瑞汽车的发展,市值一路走高。

对大体量的奇瑞汽车或者奇瑞新能源来说,内部战略的重要性往往大于外部环境,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奇瑞的确走了不少弯路,但最近三年,奇瑞仿佛又回到了正确的路线上,尤其是混改以后,奇瑞的业绩持续突破,大有赶超自主三驾马车的势头。
资本市场看重的也是奇瑞的内部战略,坦率来说,当前的汽车资产是不值钱的,五年前,造车资质是香饽饽,三年前,汽车产能是香饽饽,而现在不管是资质还是产能,在资本市场都卖不上价格,市场上真正缺少的是经营良好的优质资产,内部战略清晰的奇瑞算得上优质资产。

多年来,奇瑞在汽车行业的地位始终没有变,在行业内,不管是大活动还是小活动,尹总的排序始终在靠前的位置,它不像一汽、东风那样,充满央企的条条框框,也不像吉利和长城那样完全民营。作为地方企业,奇瑞在发展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路,上市不是奇瑞的终极目标,发展才是其终极目标,在这个大背景下,奇瑞的上市之路曲折坎坷也在情理之中。
未来,奇瑞要想有大发展,必须扛起改革和科技的大旗,用改革去推动内部战略,用科技去提高资本预期。老李相信,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下,所有的企业都会朝着比亚迪或者特斯拉的方向前进,在这个阶段,大家拼的是速度,毫无疑问,上市将是推动奇瑞迈向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