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高管李文智出任理想汽车 CFO 办公室负责人,至此,目前理想的上层组织架构调整已经基本完成。
李文智何许人也?理想为什么要未雨绸缪调整组织架构?咱们接着往下看。
华为老人李文智

1997 年,李文智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作为应届生加入华为。自此开启了他在华为长达 18 年的职业生涯。
在华为,他曾远赴非洲市场、负责过印尼市场,转任华为全球 HRBP 管理部部长后,开始出走华为,开始创业。

2015 年,刘江峰和李文智及其他三位联合创始人一起创立了多点(Dmall),一家以电商为切入点帮助实体零售做数字化转型的垂直 SaaS 平台。
而后创业未果,李文智加入了乐视投资的众思科技,后并入酷派。李文智最后一份工作是在 360 集团,任副总裁 IoT 业务负责人。
第一次大变革
2022 年 12 月,理想内部进行了成立以来程度最深入的组织架构变革。
其中,李想本人统管「产品与商业群组」,负责战略、产品、品牌、三端(零售、交付、维修)、充电网络等部门;
原理想的总工程师马东辉,升任总裁进入董事会,负责「研发与供应群组」,总管研发和供应链;
谢炎负责「系统与计算群组」,负责算力平台、操作系统、系统安全以及智能云等部门的搭建;
李铁负责「组织财经群组」下,有财经、行政、财务、流程等部门。在李文智担任 CFO 办公室负责人,向李想本人和李铁汇报。
在组织架构大调整后,理想内部共有 5 个实体部门:战略部、产品部、商业部、供应部、流程部、组织部和财经部。
在这 7 个横向管理部门里,再分别设定 7 个一级流程,对应下分别是:
-
DSTE(从战略到执行)
-
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
-
IPMS(Integrated Product Marketing & Sales,集成产品营销和销售)
-
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集成供应链)
-
BT&IT、LTD、IFS(集成财经转型)
形成类似华为的矩阵组织,实现最小的运营闭环。
为什么要变革?
按道理来说,理想目前的 L 系列车型订单和实际销量都非常不错,哪怕是之前的首款产品理想 ONE 也留下了 20 万销量的好成绩。
理想的二代产品正在快速收割销量,那理想为何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呢?
理想 ONE 的退市,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整个事件给理想造成了 8 亿的损失,严重影响到了整个季度的毛利水平,腰斩至 12%。
这就是 IPD 体系并没有深入所有部门的体现,IPD 只在产品和开发团队之间流转,销售部门被隔绝了出去,最终促成了这个事件的发生。
而另一面,李想为了迎接千亿级的收入,必须要主动开启组织变革:
公司进行组织架构改革,是为了给理想迈入年收入千亿级别蓄力,因为在这一阶段,任何一个糟糕的重大决策,任何一个低质量交付的产品,对于公司都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组织上层的改革基本成型,接下里各个部门会根据需求继续调整。
后续能否满足理想千亿营收的野心,还需要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