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卫 星
编辑 | 潘 谈
2023 年 3 月 1 日,蔚来公布了 2022 年的全年财报。数据显示,2022 年全年总营收为 492.686 亿元,相比 2021 年,增长 36.3%;但净亏损 144.371 亿元,而 2021 年净亏损为 40.169 亿元。

营收创新高,但净亏损也在扩大,原因有多方面,但主要因素,还是持续的成本支出。以研发为例,2022 年全年,蔚来汽车的总研发支出为 108.363 亿元。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在财报会议上这样说,「2022 年,我们为了建立长期竞争力,在核心技术和优势产品研发方面坚决投入,在基础设施布局和全球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比不怎么好看的财务数据,蔚来的销量数据倒是节节攀升;数据显示,2022 年,蔚来全年累计交付 122486 辆,2021 年累计交付 91429 辆;进入到 2023 年,1 月交付 8506 辆,2 月交付 12157 辆。
随着老 866 车型的清库,接下来的主力就到 NT 2.0 平台的新车型上了。而今年,蔚来制定的销量目标是,「全年销量相比去年翻倍」。
冲击月销 3 万
为了达成「全年销量相比去年翻倍」的目标,蔚来今年会交付 5 款 NT 2.0 车型,第二季度交付包括 ES6 在内的四款车型,7 月交付今年的第五款车型。
蔚来也对其做出了分解:
ET5+ET5 Touring+ES6,目标月销 20000 台;
ET7、ES7、ES8,每款车每月 2000-4000 台,合计 8000-10000 左右;
EC6、EC7 主要表现设计、品味的追求,月销 1000-2000 台。
这样的产品组合,可以支持每月 30000 台的销量目标,李斌说到。

至于价格,始终坚持稳定的价格策略,也没有通过减配来降价的计划。
制定这个目标的底气
一是用户需求,全系产品切换到 NT 2.0 平台后,将会覆盖 BBA 80% 主销车型所在的细分市场,产品力具备碾压性优势。整体会进入产品线较强的周期,并且会避免两代车型同时销售。
二是充换电体系,今年将新增 1000 个换电站,这为进入更多市场,如三四线城市,提供支撑。
李斌举了个例子:山东兴福镇。

这是一个户籍人口不足 5 万人的小镇,但蔚来用户却达到了 500 人。过去那里的用户与蔚来合作建设了一座换电站,后来观察到用户量增长后又增加了一座。
目前城区换电站主要布局在一、二线城市,今年蔚来会用增加换电站的方式更高效地进入更多下沉市场。
所以也就明白了,为啥 NIO DAY 2022 结束仅仅三个月,蔚来就把 2023 年新增换电站规划从 400 个增至 1000 个,预计年底建成 2300 个换电站。

据悉,这新增的 1000 座站中,400 座左右会建设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或者高速口,加快高速换电网络布局速度;约 600 座会部署在城区,重点布局有一定用户基数、还没有换电站的三四线城市与县城。
用李斌在财报会上的原话讲:「下沉市场不一定要门店,但一定要换电站」。用体验增加用户,这是非常高效的增长用户的方式。
三是智能体验,NT 2.0 平台的赋能,比如 NOP+,标配算力和传感器,整体数据闭环做的好。包括座舱的体验也在完善,功能的释放,都会增加产品力。
降本增效,尽快实现盈亏平衡
在增加在售车型提升销量的同时,依旧得考虑降本增效的问题,尽快达到盈亏平衡的目标。
比如,如果原材料价格按目前趋势达到预期的下降速度,不改变 2023 年 Q4 蔚来品牌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
另外,蔚来今年还会引进新的电池合作伙伴。据悉,3 月份蔚来和中创新航合作的电池包会上线。同时,目前正在和宁德时代商讨新的价格机制,尚未签署。但在大趋势上,电池公司将需要与车企共同承受电池价格的波动。
而半固态电池努力推进量产中,电池研发团队也在帮助合作伙伴,希望尽快交付使用。
效率提升是今年的工作重点。去年团队扩张较快,增加了新项目。今年的重点是提高人效,而非减员或关停项目,追求同样的人力带来更多的产出。对于研发和固定资产的投资,会看时间和投资的优先级。整体重点关注产出量、产出质量和资源优先级。
而今年的新业务总体是 40-50 亿人民币的投资规模,即单季约 10 亿的投入,总体目标希望 2024 年实现整个公司盈亏平衡。
写在最后
从产品规划的时间节点来看,新车型都是第二季度才开始陆续交付,所以二季度往后才是起量的时间,而后续能起量,能挑起销量担当的爆款车型,应该是心心念的新 ES6 非空悬版。整个 2023 年,蔚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