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风景美

路上的风景美

R7
关注

玻璃博物馆体验飞凡F7“巴赫椅“——“久坐不累”的梦想成真了

飞凡 F7

2023-03-07

选车的时候逐一体验了各家的车型,说真的,很多纯电车型因为底盘电池结构的原因,导致车里的地台都很高,一来是车内空间肯定会压抑不少,二来是容易造成蔚来ET5那种车子高,但空间依然很小的情况。其次是座椅,这真的不是说给安个小板凳和塞一些配件进去组成座椅通风加热就能完事儿的,有些车的座椅配置很高,什么Nappa皮和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和腰托调节都有,但坐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就特别累,腰累脖子疼的,开个车遭老罪了......所以我很希望车企能在座椅的舒适性上花些功夫。

飞凡F7一直强调自己的巴赫座椅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为国人身材专属研发打造。所以,我今天去上海玻璃博物馆,想看看飞凡F7交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因为飞凡F7从一开始预热就对座舱体验大幅宣传,而座椅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也是一直迟迟没有下手买车,就是为了等这次体验之后再做决定。在玻璃博物馆的门口,飞凡直接拉来了奔驰S和蔚来ET7做对比,一个是汽车行业的龙头老大,另一个是同级电车的强势车型,我也很好奇飞凡F7的体验会是如何,所以跟着活动流程走到横向对比座椅体验的环节,我以最直观的方式分享我的体验感受:

【躺式结构加持,纵向空间优势明显】

如我开头所说,很多电车的车内空间压抑大部份原因是底盘太厚,尤其像蔚来的换电结构从18年到现在都没有大的升级,导致了电池包很厚,底盘自然而然就厚,但飞凡F7有意思的是底盘电池包不仅支持换电,在用上了躺式电池包之后还能减薄近30mm的厚度,这30mm的高度给了座椅的纵向调节空间,所以F7在高度不及蔚来ET5的前提下还能在空间上占据更多的优势,总结起来就一句话——F7的底盘薄,车内空间更大。

在我实际体验中其实对比差异挺明显的。我183的个子钻进蔚来ET7,把座椅调到最低后,坐姿还是比较高的,底盘的厚度占据了很大部份的纵向空间......飞凡F7这边就有一种油车坐姿的感受,很难察觉到说底盘居然还有一块大电池的存在,整个坐姿和视野明显会更好一些。

【巴赫座椅,噱头还是实际?】

坐姿问题解决后,再来解决座椅的问题。在我开过的车里,雷克萨斯的座椅最软,初体验很棒,但过软座椅对腰椎的支持并不到位,所以坐久之后会有一种塌陷感,导致整个身体的受力都集中在腰椎上,长时间行车会很累;沃尔沃的座椅对背部贴合的支撑度很高,但是整体骨架偏硬,而且对身形偏瘦弱的国人来说并不友好,还是有水土不服的感觉。飞凡的工程师介绍道他们有针对咱国人的身形数据做过分析,F7的座椅填充用了三层共65mm的发泡层,而580mm的前排坐垫也让大腿根部有了更好的承托,我没记错的话这个数值也是同级之最的,现场有个座椅压强的受力分析,太过专业的数据我也扯不清楚,直接说体验吧:

我调整好我的开车坐姿之后,能明显感觉背部的支撑是很有力道的,填充足够柔软,但不至于塌陷,很多车友应该会注意到正常坐姿的时候,其实腰部和座椅靠背之间是有一定空隙的,所以我看很多人也会购买座椅腰靠,而F7这个巴赫座椅就不会有这种需要了,因为靠背曲线有优化设计,另一个是主驾驶的腿拖延长后在大小腿关节处刚好形成三角支点,膝关节不会有悬空的感觉。而F7既然定位在中大型车,后排座椅也有相同的待遇,496mm的坐垫长度主打的就是舒适。所以从我连续半个小时的座椅体验感受下来,我觉得这个“久坐不累”的愿景或许在F7上能成真了。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