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weekly

autocarweekly

2021-04-22

Subscription

目标全球最强新能源汽车集团,为什么我觉得恒驰有戏?

  1. 恒驰 1
  2. 恒驰
1,483

*本文转载自 autocarweekly 公众号

作者:静静

汽车媒体做了近 10 年的我,面对恒驰这家车企,一时不知道如何评价。

按照常理,不管是资金势力微弱的初创车企,或者跨界进军汽车界的资本巨头,如果是诚心造车的话,开头第一步,首先得集中自己的资源和时间,拿出一台或亲民、或高端的产品,这样才有可能逐步开展后续的业务。

所以恒驰在去年一口气发布 9 款产品时,我和身边几乎所有的媒体同行,基本都持强烈的怀疑态度,只是考虑到背后恒大的强大实力,质疑的同时,内心也一直保持着一份期待,想看看在造车这个号称最艰难的事业,恒大究竟准备怎么走。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恒驰背后庞大的战略规划,终于展示出了实质性的进展。

主舞台上错落停放的 9 款车,实实在在展示在大众眼前,震撼度还是远超最初的宣传图,相信在这一瞬间,之前很多人对恒驰的质疑,都消解了一部分。而随着发布会上,恒驰更多的战略信息公开,我对恒驰的质疑,也在不知不觉间变成期待。

首先是这让人眼花缭乱的九款车,在舞台上很难一眼辨别出它们的级别和互相的关联,而随后的一张图,则让恒驰庞杂的产品体系瞬间清晰:

恒驰 1 作为当下绝无仅有的 D 级纯电动车型,担任目前恒驰品牌的旗舰,直接对标燃油车重的奔驰 S 级、宝马 7 系,如此的定位,已经超越了特斯拉 Model S、蔚来 ET7 等车型。至于 Model S 的级别,则由稍低一些的恒驰 9 来对标。

而恒驰最高级别的 SUV,是恒驰 3,直接对标特斯拉的旗舰 SUV Model X,同时也相当于燃油车重的奔驰 GLE、奥迪 Q7。

而当下在电动领域还未曾出现的高端 MPV 车型,则是恒驰 4 的定位,对标车型则瞄准了丰田埃尔法和别克 GL8。

除此之外,紧凑 SUV、中型 SUV 以及紧凑级轿车等级别,也全部处于恒驰 9 款产品体系下,已经发布的 9 款车,将覆盖目前 95% 的豪华市场。

产品定位明晰后,作为纯电动汽车,这些车型在最关键的性能、续航等方面有怎样的素质呢?

恒驰没有给出每款车型的具体数据,但给出了几项非常明确的标准:全系车型最高续航均达到 700 公里,部分车型超过 800 公里。抛开那些距离交付还很遥远的 「期车」,在超过 600 公里已经算得上超长续航的当下,恒驰的这些承诺,稳稳处于业界的前沿。

既然目标是豪华市场,这些续航能力只是需要必备的基础,除了续航之外,恒驰的产品将具备怎样的特性,决定了它将吸引怎样的客户群体。而在其它各类属性上,恒驰给出的特点也很简单 —— 所有功能都做到最先进、最一流的水准。

旗舰级车型的智能座舱,实现全球首个宇航级的标准;导航技术采用独有的双 AR 增强现实路线;交互系统以全系 AI 助理来实现,而且可以支持定制;5G 通讯全系标配,自动驾驶达到 L4 级,至于超算力平台、V2X 车路协同等,一句话,全部达到 「最先进」 的状态。

标准很高,目标很大,换成任何一个其它企业,在能够上路的量产车发布前,宣称自己能达到上述目标,都会被套上 PPT 造车的帽子,但是这次的主角是恒驰,在不同的剧本里,相似的剧情,并不一定指向相似的结局。

虽然具体的技术路径和指标没有公布,但恒驰直接给出了更核心、更基本的要素 —— 资金、研发与技术实力。

在整个新能源汽车项目中,恒驰投入总计 474 亿元,其中用于研发的投入就达到了 249 亿元,目前其宣布已经掌握的核心技术,就涵盖底盘架构、动力总成、电池、工程技术、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技术布局深入涵盖电池材料、机理仿真、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以及电池回收利用这一整套产业链。

这里最值得期待的,是恒驰宣布在今年下半年,就将投产 「世界领先的动力电池产品」,这个时间点已经很近,所以不管内心是否还有怀疑,不用等太久,就能看到结果。

这些技术当然不是凭空出现的,在底盘架构上,恒驰收购了 BENTELER 集团处于业界领先的技术,在动力总成上,同德国 hofer 组件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在工程制造上,联合 MAGNA、EDAG、AVL 等业界巨头,在造型设计上,直接签约全球顶尖的 15 位设计师。

到现在为止,恒驰已经组件了涵盖 3500 人以上的科研团队,其中包含 22 个涵盖各个技术流程的专家,包括原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方驰、原广汽丰田副总高景深、原韩国 SK 集团电池研究院院长李浚秀等等。

或许是担心这些数字和信息,都还不足以展示自己造车的决心和实力,恒驰在发布会之后,罕见地安排了车展当天的工厂和工程院参观活动,这里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厂房、机械设备以及忙碌的研发团队。

在制作体系里,作为汽车产业的新角色,恒驰直接采用了行业的最高标准,由近千台智能机器人担任了工厂主角,从换模、冲压、电焊、铆接、胶合、喷涂,全流程几乎都实现了机械化。

实际上,这是一座按照工业 4.0 标准打造的生产基地,采用的设备包括德国斯特曼全自动高速冲压线、日本发那科机器人组成自动装箱系统、配备德国库卡设备和技术的车身车间、以及德国杜尔生产线组成的涂装车间。

之前我们判断一个新造车品牌的诚意,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它是否具备工厂,因为工厂是门槛最高的一环,必须投入真金白银,而恒驰在这方面,直接打造了一套全世界最先进的基地。

而让我很意外的是,恒驰这次还把活动的主角 —— 恒驰 5,进行了试驾体验,这样就是恒驰产品体系中,门槛相对较低的紧凑级 SUV。

虽然定位为紧凑级 SUV,恒驰 5 的观感却颇有中型 SUV 的气场。和其它在电动汽车上还保留明显燃油时代特征的传统车企不同,没有任何包袱的恒驰 5,从前脸就能判断其新能源汽车的身份。

这款车出自设计大师中村史郎的团队,前脸通过 H 型大灯、几何形纹路营造了很强的视觉张力,侧面线条简单利落,依靠悬浮式车顶突出较强的运动感,车尾则通过相似的尾灯造型,和前脸形成呼应。

虽然定位并非最高级别,恒驰 5 的座舱却采用了全球首创的超大 3D 曲面环抱式三联屏,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级别高很多的奔驰 EQS。

而在试驾环节里,虽然无法测试它的续航表现,但是急加速的性能还是让人切切实实感受到电动汽车的动力属性,而这款到今年年底就将试生产的车型,就配备了 AR Driving 增强现实驾驶辅助,能提供增强现实、直观呈现、安全导航等服务功能。

虽然体验的时间很短,但是考虑到恒驰的进度,在最短的时间让外界看到能够驾驶的汽车,就是恒驰对于造车作出的最好的承诺。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种口号看似简单粗暴,但在恒驰身上,却透着一股让人敬佩的自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造车这项难度最高的项目,恒驰并没有像其它企业那样谨小慎微,而是重金投入,充满了大开大合的霸气。被视为行业壁垒的各个环节,恒驰都以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推进。

2025 年产销 100 万辆,2035 年产销 500 万辆,恒驰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已经远超当前国内企业能够实现的规模。如果换成其它企业,我大概率会一笑置之,但是恒驰在这次车展展示出实力之后,它已经成为中国最值得期待的车企之一。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Owner: 0
Sort by like

Upload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8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