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汽车

极客汽车

2021-06-16

Subscription

进击的开发者:华为坐庄 极星铺路

  1. 极星
  2. 华为
1,629

作者:Mr.Yu

提到北欧风格,你脑子里会浮现出哪些关键词?

极简、后现代、人性化、自然、 宜家肉丸真好吃 ……

在前几天受邀参加了一场活动后,我们意识到,在简约大方的另一面,其实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人们意外的务实。

2021 年 6 月 10 日,华为在开发者日活动(Huawei Developer Day)上,宣布了中国首个智能汽车车机系统的开发者大赛。作为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合作伙伴之一,全球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 Polestar 极星将邀请来自全国的开发者(不限国籍),基于极星 2(Polestar 2)车型的原生安卓车载系统,进行为期 2 天的马拉松式应用开发大赛。评委全程指导,并根据最终的作品进行评审。

黑客松还真不是厂家出钱,随便找一群开发者来玩玩儿。举个例子,新冠疫情迫使全球工作学习活动大范围线上化的日子里,大放异彩的 Microsoft Teams 就是来自微软骇客松的成果落地。

令我们好奇的是,这场主题为「这!就是科技 (uncompromised technology)」的黑客松,是否只是一次长线市场活动?胜出的解决方案是否会「上车」?

面对一系列问题, 极星中国和亚太区总裁内森・福肖(Nathan Forshaw), 与 华为消费者 BG 全场景云服务解决方案部部长伍斌 一道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福肖表示「极星方面非常期待这次黑客松产出的解决方案最终能够应用于极星车型上,以提升给品牌提供给消费者的数字化体验和服务。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最终胜出的应用与解决方案能够通过专业评估,以确定其符合安全要求」

内森・福肖(左一)和伍斌(右一)共同接受媒体专访

福肖的回答令我们有些在意。我们认为,极星和华为都有着自己的盘算。

之于极星 ,在中国本土市场与代表各自领域最高水平的企业合作,打造符合本土市场用户需求的体验生态,远比闭门造车持续投入要高效和划算得多 —— 如大家所知,商业中不只有资金,还有时间、口碑、占有率等等通过「大撒币」换不来的成本。

图片出处:电影《大腕》

之于华为 ,一方面帮助合作伙伴在日趋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中打造符合品牌调性的差异化竞争力,将有价值的服务渗透到各个平台上,取得良好的口碑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华为提供全场景的能力开放,开发者只需要集成 HMS SDK 即可使用华为的多个开放能力,以此来帮助开发者的应用获取更多的用户、更高的活跃度、更加真实的丰厚回报。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极星出手都不可说不大方。

据了解,这次极星黑客松大赛的一等奖获胜组每人将获得极星 2 标准续航版一辆;而获得二等奖的团队,每人也能获得一台极星 2 的一年使用权。

按照赛事规定每组最多 5 人来估算,这次极星方面最多要付出 10 辆车的代价。

如果各方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相比之下这些付出显然根本不值得一提。

是什么原因促使极星方面对这次黑客松如此重视?有哪些要素在产生影响?

这大概还要从极星的品牌调性说起。但咱们有言在先,今天不聊北欧品牌最喜欢讲的纯电、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据我们所知,在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成立的三年多时间里,极星方面对资本并非来者不拒,甚至可以说表现得相当谨慎。这样的态度,决定了这家沃尔沃与吉利共同拥有的企业在节奏的把控上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权:

位于瑞典哥德堡的总部把握产品定义与设计,将独到的设计语言贯彻到底 —— 就业界和市场对极星品牌的普遍认知来说,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一点是极为成功的

另一方面,我们相信极星早就看中了国内市场 —— 中国不仅有最大的市场规模、需求旺盛且多元化的用户群体、完善的产业链,还有政府的政策支持……

眼看着特斯拉近几年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作为一个电动豪华车品牌,极星显得有些过于沉得住气了。极星 CEO 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将之形容为「 一个品牌打入一个新的市场,是需要有必要积累的 」。

极星 CEO 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

跨国品牌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场面,我们已经见过许多次了。中国消费者的务实,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品类,决定了他们更重视实际体验,而非盲目地为品牌溢价埋单。

华为的应用生态、科大讯飞的中文语音解决方案、腾讯的数字内容…… 为了打造中国消费者熟悉的应用体验,极星直接与国内代表各自领域最高水平的厂牌们进行了合作。

波长相同的人们总会相互吸引。这样的商业逻辑,与作为合作伙伴的华为在某种程度上很是相似。

与小米生态链圈地自萌的风格不同,在进入未曾涉足的领域比如 IoT 市场时,华为会与各领域中 Top 3 的企业合作,推出接入华为智慧生态的产品。

产品和渠道的优势自不必说,放眼四周,现如今的商业早已不是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全都自己来的时代,你好我好大家好 Win-Win(双赢)岂不美哉?

如果真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不然的话,抖音出海也不用变身 TikTok 品牌;微软的 Microsoft Azure 智能云平台也不用交由世纪互联负责在华运营。

各国有各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风向,想要商业落地往往并不是看上去那么顺理成章。 不然,特斯拉也不会在中国的大门口徘徊了那许多年才找到突破口。更何况各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 我大英自有国情在此部分英国百姓今天还相信 5G 信号塔会释放读取和操控他们思想的电波,唯有干柴烈火付之一炬的祖传手艺可保大英万民永世平安。

话归正题。华为的开发者日活动,跨国新能源品牌,国内开发者,原生安卓车载系统。这几个看上去有些矛盾的要素,背后是另一场故事。

这还要从沃尔沃与 Google 的过往合作讲起。

据多家外媒此前报道,在 2018 年洛杉矶车展上(2018 Los Angeles Auto Show),沃尔沃宣布其正与 Google 合作开发新型安卓(Android-based)多媒体系统。该系统将把 Google Maps 和 Spotify 等杀手级应用引入汽车,并且可以无缝整合至所有操作系统,使汽车制造商扩展其现有产品。彼时,沃尔沃研发部门相关人士透露,CMA 和 SPA 两个平台将从极星 2 车型生产开始升级,极星 3 车型也将标配 5G 网联和安卓多媒体系统。

Google 和沃尔沃高管讲得很直白,该系统的目的就是让个人通过各种应用程序,将生活带入汽车中。

然而实际上,这些并不是白来的午餐。

时至今日,Google 的 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Google 移动服务)服务在国内仍然处于不可用状态。虽然国内手机用户普遍表示情绪稳定,但对海外用户来说,没有 GMS 授权的安卓手机就意味着 Google 搜索、Chrome 浏览器、Google 地图、YouTube 这些应用和服务与自己完全无关,更不用说连 Google Play 应用商店都用不了 —— 某种程度来讲,基本上不用混了。

人们口口相传中开源的安卓系统,实际上是由免费的 AOSP 项目(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和商业化的 GMS 服务两部分组成。而后者并非安卓开源项目,其重心在于包括 Google Search、Google Maps、Google Play 等一系列 GMS「全家桶」服务。

转引 Sensor Tower 分析师 Katie Williams 的说法,仅在 2019 年,Google 从全球 Google Play 商店获得的收入就高达 88 亿美元。对全世界的终端厂商和开发者们来说,尽管成本与门槛双高,还要面临政策与商业的双重不确定性,但与 Google 撕破脸显然更不明智。

毕竟各相关方在 Google 那里还有「反分裂协议」(Anti-Fragmentation Agreement)这个「投名状」在:「有些公司使用自行开发的应用层和程序取代了安卓的某些部分;还有些公司和开发人员在一些第三方公司的鼓动下,不恰当地使用了一些底层硬件或指令集特性。这会导致目前安卓市场上面的应用程序可能无法确保在所有的安卓设备上都能正确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兼容性问题。该协议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仰人鼻息的日子不好过,贸易争端中断供的打法杀伤力如何,我们都见识到了。在商言商,此前就有多家外媒报道,Google 也曾在 2020 年初向美国政府提出许可申请,希望能与华为恢复合作。而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华为移动服务 HMS(Huawei Mobile Services)「被迫」提前登场。

伍斌在采访中向我们表示:「华为的 HMS for Car 已经在跟极星合作。这个产品既跟手机有关,同时更多的生态服务是通过云端连接,通过原生态车上的服务来提供,可以完全脱离手机运作」。

说到这里,伍斌举了个生动的例子:用户可以选择将健康信息与车相关联,来获得相关服务的推荐。比如昨天晚上睡眠不足,在第二天早上行车通勤时,车载应用会推荐提神的音乐。基于 HMS for Car 平台的种种能力,开发者可以基于应用场景实现更多更加细分的体验。

这里之所以引入这些事实,是因为我们不打算单纯地将眼前的话题打上「汽车」或是「手机」的标签来讨论,这中间的种种因果关系是无法割裂的。而车载系统并不是手机系统的简单移植,手机上的应用大部分也不适合车载系统。不同车机硬件之间差异太大,平台需要处理好差异性

极星作为一个欧洲设计研发、中国「智造」打造、全球同步发售的电动豪华车品牌,务实的产品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就像代表车型极星 2,基于原生安卓车载系统 Android Automotive OS 开发的系统,保证了品牌在海外市场具备参与竞争的「资格」;与华为、科大讯飞、腾讯、高德等国内生态供应商的密切合作,则从本土化的角度去打造极星车型的用户体验。

开发者社群的能量不可小觑。

用伍斌的话说,「硬件指望车企来创新,但是上面的生态和服务和体验,开发者有更大的可能。如果把上百万的开发者发动起来做创新其实是无穷无尽的,我相信我们和极星的合作,能够让开发者的创新走在前面,这也是一个差异化的优势」。

凭着开放性和华为 HMS for Car 的平台优势,华为正试图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来壮大 HMS 生态,同时不断强化与合作伙伴、开发者社群之间的合作范式。

被华为上下寄予厚望的汽车业务版块能否和云计算业务一起,像手机业务那样做大做强,还需要时间与市场的考验。

极星 CEO 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曾在某次采访中谈到,「不能只是花钱买别人的技术,要与供应商朝夕相处,共同开发」。

我们认为,这句话并非只是出自艺术家之口的浪漫主义空谈。相反,单纯卖软件、卖技术的商业时代正在远去,在越发复杂和多元的全球格局下,那些务实、开放、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企业,会与合作伙伴们一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Owner: 0
Sort by like

Upload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4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