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观察家

电动汽车观察家

2021-06-25

Subscription

蔚小理融资上瘾了?

  1. 小鹏
1,332

作者:邱锴俊

尽管都有了相当的造血能力,但是头部新造车势力继续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6 月 23 日,港交所刊登文件显示,小鹏汽车通过了聆讯,有望成为港交所 「智能电动车第一股」。文件没有披露预计融资金额,但彭博社预计,融资规模或为 20 亿美元。

据熟悉新造车势力的汽车投资人士透露,蔚来、小鹏、理想在美上市后,就一直在准备赴港上市。小鹏汽车率先撞线之后,蔚来和理想预计也会步其后尘。

蔚小理的融资思路类似

「蔚小理」 这新造车势力三强,目前销量都不错,也都实现了毛利转正。为什么它们还要不断融资?

从小鹏汽车此次港股融资的用途,以及各家的研发投入计划来看,三家企业都志存高远,不以当前产品的成败为目标,而是期望在未来智能电动汽车、特别是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因此,他们需要掌握汽车开发、生产、服务之外的其他能力,和更强大的对手竞争,还需要海量的研发投入。单靠自身造血能力,仍显不足。

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目前明显处于不断外扩、不断升维的演化当中。此前我们用来评估这个 「生意」 的模式,恐怕都不对,而且也可能出乎李斌、李想、何小鹏最早的预料。

《电动汽车观察家》的思考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当前阶段,不应求胜,而应当求持续在场。否则,一场战役的胜利,反而可能导致整场战争的失败。

造车到底要多少钱?

李斌曾说,没有 200 亿不要造车。这个数字已经打击了不少新造车势力创始人。

连李想也可能不太同意,他曾经说,花 10 亿美金就能做到盈利。

何小鹏可能是最早做出判断的,他说 200 亿都不够花。

现在,先不论他们以前花掉的钱,光是一季度他们的现金储备,就都超过了 300 亿,蔚来甚至超过了 400 亿

但是!它们还要继续融资。

为什么?

资料来源:蔚小理一季报

别盈利,盈利你可能就输了

也许可以从理想汽车开始寻找答案。

2020 年四季度,理想汽车实现了盈利:净利润 1.075 亿元。照这个趋势下去,理想汽车 2021 年再接再厉,就可能实现全年盈利

但是,2021 年一季度,特别抠门、压榨效率的理想汽车,净亏损达 3.6 亿元,比 2020 年同期净亏损金额 ——7710 万元 —— 大幅增加。

销量还在增长,为什么盈利情况下去了?从财报看,营运费用增长了 2 亿多。营运费用主要就是两部分:研发费用和销售及一般管理费用。销售及一般管理费用只增长了 8000 万左右,更多的增长是研发费用,增长了 1.4 亿。

李想还表示,2021 年的研发投入会增长至 30 亿元,比 2020 年增长一倍还多

理想汽车如果不这么大手笔加大研发,2021 年盈利是很有可能的。但是,以后呢?

对比 2020 年的研发投入,蔚小理之中,理想 11 亿元最少,蔚来最多 24.88 亿,小鹏 17.26 亿居中,但是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小鹏接近三成,远超蔚来、理想

一个不是偶然的现象是:在自动驾驶方面,小鹏已经领先蔚来、理想,无论是在人才队伍,研发进度还是当前的产品的功能实现上

在理想专注增程式开发,蔚来遭遇财务危机裁撤自动驾驶团队时,小鹏从来没有放松自动驾驶的投入

当前的智能汽车之争,还远未到争胜之机,而是布局阶段,此时,需要在战略高地,布下重兵。理想汽车今年加倍研发,重点指向高压电动平台和智能驾驶,看起来有些突兀,似乎比原计划大幅提前。背后逻辑,就是不争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要逐鹿中原。

从造车开始,外扩、升维

如果像传统主机厂那样造车,200 亿或者 10 亿美金,也许真够了。

但是,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生产商,恐怕远远不够,因为的边界和维度,完全不一样

它们需要外扩。原来有实力的主机厂掌控设计、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技术,没有实力的主机厂,将这些核心非核心的部件都交给供应商,它只做集成装配,再销售出去。

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如果要掌控先机,要把更多东西抓到手里。

以特斯拉为例,最早它通过和丰田、莲花、奔驰等公司合作,学习了汽车外观内饰设计、底盘、生产,但一开始就自研电池包,建立直销体系,后来再自研电子电气架构,开发软件,再后来自己研发智能驾驶乃至芯片。其间,特斯拉还做超充,和 Solarcity 融合,外扩到能源行业。

特斯拉自研 FSD 芯片

从传统主机厂,到现在的智能汽车生产商,能力从部分研发 + 整合生产,变成了研发 + 生产 + 销售 + 能源…… 特别是研发,外扩为一个软硬件结合的科技公司。从蔚小理的研发支出方向也可以看到,不仅仅是车型开发,还涉及电子电气架构、操作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充换电技术,甚至是芯片……

它们需要升维。在制造业的维度思考问题已经落后。他们已经不单纯是生产商,而是出行服务商或者出行空间运营商,或者现在难以定义一个角色。

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在上海交大的论坛上曾经介绍,要打好智能汽车的仗,要升维思考。他认为,在智能电动车之上,是四个世界的融合:物质世界、人类认知世界、数字世界和机器认知世界。「这四个世界打通的比较大的应用场景,说实话就是智能电动车。」

打通四个世界过程中,需要哪些能力?构建这些能力需要多大的投入?

难以估量,因为没有人做到过,但肯定不是造车的投入能够覆盖的。

对手是谁?

新造车势力如果有两三款热销车、几百亿在手,确实可以叫板很多传统主机厂。但是,传统主机厂不是智能汽车时代的主要玩家了。

玩家是更大的家伙:小米、华为、苹果……

2020 年,它们的财务数据是

小米营收 2459 亿元,净利润 130 亿元

华为营收 8914 亿元,净利润 646 亿元

苹果营收 2745 亿美元(人民币超 1.8 万亿元),净利润 574 亿美元……

和他们相比,蔚小理一二百亿的年营收,三四百亿的现金储备,不是一个级别。

雷军虽然投资了蔚来和小鹏,但也最终下场造车,首期投资为 100 亿元,预计未来 10 年投资额为 100 亿美元

蔚来和小鹏要与之竞争,未来十年投入也得是 100 亿美元级别吧

雷军宣布 10 年投 100 亿美元造智能电动汽车

这些跨界而来的科技巨头的参与,也会改变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态势。也就是理想汽车总结的,从积分赛,变成淘汰赛,因为集中度会大幅提升

理想汽车确定的 2025 年占 20% 市场的宏大目标,与其说是求胜,不如说是求不败。因为不做大规模,就要被淘汰

储存足够多的粮草,以备持久战,是后续竞争的必然选择

当前,资本市场对于智能电动汽车赛道很认可,愿意给出高估值。对于蔚小理来说,能融资赶紧融,等到资本市场风向逆转,再来融资就难了。最早一批新造车企业也曾有过受宠的时候,却没有拿够融资,在 2018 年左右的资本寒冬中资金链断裂,就再也没缓过来。

对于看客而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没必要动不动往圈钱、套现上联想。资本市场的本义,就是以给企业家创业输血为代价,换取股权增值收益。

5 月份,《晚点 Latepost》报道了理想汽车战略调整的经过,提及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到理想汽车参加战略会。王慧文回顾了在团购大战中打淘汰赛的经验:「一定要拼尽全力。因为回过头看,你永远觉得当时的打法偏保守,投入的资金和资源远远不够。」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Owner: 0
Sort by like

Upload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6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