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充电站

超级充电站

2021-08-23

Subscription

长城、吉利每天卖 10000 台?国产品牌的 2025 目标给特斯拉看笑了...

  1. 长城
  2. 吉利
1,435

作者:James 杨建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两个关键词成为了国内众多车企争抢的对象:一个是 2025 ,一个是中国第一。

2025 年,成为了一个神奇的时间节点,众多车企都在 2025 年立下了「改革」的 flag。

中国第一,也成了众车企放在明面上争夺的荣耀。

那些争上游的车企,们

就在这个月,借着财报公布的机会,吉利官宣了自己的 2025 大计:到 2025 年,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品牌第一,销量达到 365 万辆 (含极氪汽车)。其中,智能电动汽车 销量占比超过 30%,这个数字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年)》定下的 20% 还要多出 10%。

今年吉利定下的总销量目标是 153 万辆,也就是说, 2025 年的销量将会在现在的 2 倍之多,而且,365 万,简单换算一下就是,吉利日均要卖 1 万台,想想都觉得刺激。而在这 365 万的销量中,智能电动车销量差不多是 109.5 万台。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目标有点太夸张了?

这才哪到哪?

我们来看另外一家车企:长城汽车。

长城虽然没有明着说要做中国第一。但是他定下的 2025 年销量目标是 400 万,比吉利定下的 365 万辆还要多。而且,这 400 万中,80% 将是新能源汽车,也就是 320 万

不仅如此,未来五年,长城累计研发投入 1000 亿元,也就是每年 200 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蔚来今年在研发上要投 50 亿(去年这个数字为 24.878 亿元),雷军在小米汽车上的投入是十年的投入 100 亿美元(约合 700 亿元),平均下来每年 70 亿。再补充一个数据,长城自己在 2020 年的研发投入为 51 亿元。

这是真下了血本。

这还不止,长安、广汽、中国一汽、东风也都纷纷推出了类似的愿景和规划,我们就不一一复盘,直接看个总览吧:

长安汽车:到 2030 年,长安汽车销量将达到 500 万辆,其中 长安品牌销量达到 350 万辆,同时计划整体投入 1500 亿元。

广汽集团: 争取到 2025 年,汽车产销量达 350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超 10%,市场占有率超 12%;新能源汽车占比达 20% (约合 70 万辆),成为国际一流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到 2035 年,力争实现汽车产销 500 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达 50%,成为全球高端智能电动车领导者。

中国一汽: 发布「十四五」规划目标 -「11245」。收入超万亿,销量 650 万辆,利润超 680 亿;红旗品牌超 100 多万辆,争取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自主品牌超 200 多万辆,争取进入世界比较先进行列;红旗新能源智能汽车占比超 40%,争取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全集团占比 20%,自主乘用车占比超 30%,红旗品牌超过 40%;到 2030 年争取实现绝大部分自主乘用车电动化)。

东风汽车: 到 2025 年,商用车、自主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 100 万,东风自主品牌规模进入行业 TOP3。2024 年,东风将实现主力乘用车品牌全新车型 100% 电动化。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 20% 以上。

都到这个份上了,自主品牌已经是神仙打架,销量百万只是起步。

不过,争上游的可不止这些传统车厂,新势力势头也不弱。

在今年 2 月的内部信上,理想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 2025 年,20% 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

而理想预计中国 2025 年将会销售超过 800 万辆智能电动车,20% 也就是 160 万左右的新能源车。而理想目前的销量是累计交付量破 7 万(今年破 10 万不成问题)。这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不过,按照理想自己的说法,理想汽车 2025 战略是按照 LBP (理想汽车工作法)中的战略分析法(简称 LSA)完成。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还是太年轻了。

2030 年,理想的愿景是:成为全球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

蔚来虽然没有发表过类似言论,但是行动上却很诚实。

今年 8 月,蔚来发布了 2021 年 Q2 财报。在这次财报上,蔚来表示,明年将会直接交付三款新车( PS :注意,不是发布,而是交付),同时会通过一个全新的品牌进入大众市场。

而在此前,蔚来的节奏一直是一年一款新车,稳步推进。现在,直接从一款拉到了三款,而且降维了一个全新品牌面向更多用户群,江淮蔚来工厂的产能也将从现有的 10 万扩充到 24 万,明显是冲着更多的销量和利润去的。这还没完,李斌表示,后年,还会有更多车型发布

很明显,蔚来属于人狠话不多,上来直接干。

大家都牟足了劲,势要在 2025 年这个节点上拿下中国市场排头的位置。

为啥是 2025 年?

为啥时间节点放在 2025 ?这是一个好问题。

前段时间,拜登政府在举办闭门会之后,正式下定决心,全面向电动化转型:到 2030 年,零排放车型销量占比要提升到 40%-50%(零排放车型:纯电、混动和燃料电池车),一众传统巨头均振臂响应。

至此,中欧美都确定了「汽车行业的未来是电动的」,加速世界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重任」正式从靠车企们自觉转变成政策强推。

从 2021 到 2030 年,将进入行业的「沸腾新 10 年」。这里的十年变革,不仅仅代表的是能源革命的变革,还有智能化带来的新变量。

虽然表面上变得只是动力形式,但是实际上,这是汽车行业自上而下的大洗牌,包括主机厂,包括供应商。

在这两个契机下,传统巨头们都已经开始了疯狂转型。

德系三巨头

大众:作为巨头中转型速度最快的一个,大众的预期是,「最迟于 2025 2025 2025 年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你没看错,是最迟于 2025 年。而在中国市场,2 这一年的目标是售出 100 万辆电动车。到 2030 年,电动车交付量将占集团全球总交付量的 50%,在欧洲,期待这一占比能达到 60% 左右。

宝马:2023 年,预计纯电动车约将覆盖 90% 的细分市场;从现在到 2025 年,宝马集团纯电动车型的年销量平均每年增长 50% 以上;2025 年,宝马集团将销售 2020 年的 10 倍以上的纯电动车,并完成第 200 万辆纯电动车型的交付。到 2030 年全球销量中至少有 50% 是纯电动车。公司预计未来十年将在全球共销售大约 1000 万辆纯电动汽车。

奔驰:要完成从「电动为先」向「全面电动」转型。至 2022 年,梅赛德斯 - 奔驰将为其服务的所有细分市场提供纯电车型;2025 年起,所有新发布的车型架构将均为纯电平台,其每款车型都将向客户提供纯电版本选择。「至 2025 年,插电混动和纯电车型销量占比达到 50% 且 2030 年前新车销售已基本转型为纯电动车型。」

美国三巨头

通用:投资 350 亿美元到电动车以及自动驾驶领域,到 2025 年将会在全球推出 30 款纯电动车型,电动车销量要突破 100 万辆,到 2025 年底,在美国售出的车辆中有 40% 将是电动汽车,到 2035 年要彻底转型为一家电动车制造商。

福特:到 2025 年年底,将在电气化领域投资超过 300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纯电动汽车将占福特汽车全球销量的 40%。目前旗下林肯将加速转型,2030 年实现整个产品组合的电气化,首款纯电动车型将会在明年推出。福特北美 COO Lisa Drake 表示:到 2023 年,福特在电动车上的支出将超过燃油车。

Stellantis 集团:到 2025 年年底前,Stellantis 集团计划投资逾 300 亿欧元用于集团电气化和软件开发领域,到 2030 年,集团在欧洲 70% 以上的销量及集团在美国 40% 以上的销量均来自低排放车型( LEV )。

甚至,以前专门玩氢能源的本田,也宣布暂时弃下氢燃料电池车,转而发力纯电。本田的电动化战略分三步:2030 年,面向先进国家(主要是美国和中国),纯电( EV )和燃料电池车( FCV )的销量到 2030 年达到 40%;2035 年上升到 80%;2040 年达到 100%。同时本田表示,无论销售收入如何波动,未来 6 年将投入 5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2900 亿)作为研发费用。

就这么说吧,基本上你能叫得起名字的车企都在加速转型

而且,这些巨头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船大难掉头,但是,加个但是,一旦他们确定好方向,他们的攻势会又快又猛

我给大家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大众集团。

2018 年,大众集团推出了 MEB 平台,彼时就在旗下 4 个品牌规划了 27 款车型,MEB 的生命周期内规划了 1000 万辆的生产计划。不说别的,就光大众这个品牌,已经推出了 ID.3、ID.4、ID.6 三款车型。就单单今年,ID.4、ID.6 已经在国内完成上市,年内 ID.3 预计也会完成上市,速度之快,让人惊讶,而这,就是大众的新能源攻势

而且,此举已经初见成效,大众的电动车在西欧的市场份额达到 25%。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年,大众集团下饺子的态势还会更猛,旗下品牌会推出更多平价产品,也将帮助大众抓取更多市场。

对于这变数颇多的新十年,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就非常有危机意识。在他看来,虽然是十年时间,但是真正的窗口却只有三五年。「中国汽车品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只有在这三至五年的时间里,快速放大优势,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领跑。而且,中国汽车品牌的机会,只有一次。」

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也有同样的感触。在他看来,2030 年智能电动车的市场竞争与智能手机行业非常类似( 2020 年中国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前五个品牌占据了 96.5% 的市场份额)。「2030 年智能电动车的市场竞争和占有率会非常类似,只有获得 25% 以上的全球市场份额,才有机会成为全球智能电动车行业的头部企业。」

所以,要想抢占先机,自主车企的动作还是得快。

目标有了,那本事呢?

现在,宏大的目标有了,那么本事呢?我们凭什么相信这些自主品牌可以做到?

他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车生产出来要卖给谁?怎么卖?毕竟,销量不是简单的张张嘴就行。

还是刚刚说过的大众集团。在 ID. 系列进入市场之后,大众汽车集团 (中国) CEO 冯思翰对于 ID. 系列在国内车型的销售也是寄予厚望,表示:「到今年年底,ID. 家族系列产品销量预计将达 8-10 万辆。」

但是一直以来,ID. 系列的表现一直都低于预期,最近一两个月才逐渐有了起色。今年这个目标的达成应该会比较困难。

另外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吉利。早在 2015 年 11 月,吉利发布「蓝色吉利行动计划」,计划到 2020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整体销量 90% 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车型和油电混动车型的销量占比达到 65%,纯电动车型销量占比为 35%。

同样是野心勃勃,但是这个计划并未如期完成。2020 年,吉利汽车新车累计销量为 132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6.8 万辆,仅占整体销量规模 5.2%。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自主品牌有争上游的决心,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划。

不过,我们还是能看到一点点的变化:传统车企通过孵化造车新实力,来进行更快的电气化转型。长城有沙龙智行、北汽有极狐、吉利有极氪、东风有岚图、上汽有智己…… 大家都把节奏拉的很快。

但是,即便是做到这样,依然不够。还是得拿出足够有竞争力和杀伤力的产品,比如像现在特斯拉的国产 Model 3 /Y。

那么,在 2025 年究竟谁会成为中国第一?是传统车厂?还是新势力?

现在聊这个可能还是为时尚早,既然各家都这么有决心,不如先定一个「小目标」吧:

看哪家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可以先把特斯拉给超了:)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Owner: 0
Sort by like

Upload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Lik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