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腚🍉

刘光腚🍉

2021-08-27

Subscription

小鹏 Q2 财报,销量超预期,毛利历史最佳,智能化贯穿全产品线

  1. 小鹏
1,604

美东时间上午 5 点有半,小鹏赶在盘前,公布了 2021Q2 财报。这是小鹏自 2020 年 8 月上市后,销量和毛利表现最好的一次,小鹏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表示:「2021 年上半年的交付量超过了 2020 年全年的总交付量,达到 30,738 辆!」。

销量、毛利,双喜临门

第二季度,小鹏的交付量达到了 17,398 辆,同比增长 439%,环比第一季度的 13,340 辆增长 30.4%,超出一季度的预期的 15,500 至 16,000 辆。同时,第二季度的总收入达到了 37.61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536.7%,也超出了一季度预期的 34 亿元至 35 亿元之间。

不过我们回头看小鹏在 4、5、6 月的交付量,老款 G3 与 P7 双车基本维持在 6,000 辆左右,所以这样的「超期」又合乎情理。这其中 P7 交付量为 11,522 辆,环比第一季度的 7,974 辆增长了 44.5%,刷新了自己的记录创下季度新高,就在最近的 8 月 23 日,第 50,000 辆小鹏 P7 完成下线。P7 自去年 6 月开启交付以来,一直肩负着小鹏交付大头的重任,在第二季度拿下了近六成的交付量。

小鹏在第二季度超出预期的交付量,也推动了第二季度总收入的提升。在第二季度中,小鹏的汽车销售收入为 35.844 亿元,同比去年的 5.411 亿增长了 562.4%,环比第一季度的 28.103 亿增长了 27.5%。

不仅是销量与收益齐飞,小鹏的毛利率也刷新了历史记录,相较于第一季度的 11.2%,达到了 11.9%。单车毛利相较于第一季度的 10.1%,也达到了 11.0%,去年同期为 -5.6%。

单车毛利的提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得益于,小鹏销量与产量的提升,使得规模效益可以同步提升。而小鹏也可以在与供应商的交易中,以更大的订单量来压低订货成本。另外,小鹏 P7 与 G3 的产品组合中,P7 相对更高的销量,也对整车毛利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小鹏软件方面的收入,开始稳态增加了,客观上也推动了单车毛利的增加。

智能化王牌

「智能化」绝对是小鹏现在赖以生存,且发扬光大的优势,这里面包含了 XPILOT、以语音交互为中心的智能座舱部分。

在小鹏第一季度的财报中,XPILOT 辅助/自动驾驶软件的收入被正式确认,这是国内新势力第一家,也是继特斯拉之后的全世界第二家。

在第一季度的电话会议中,何小鹏称,第一季度软件部分总收入为 8,000 万元,其中 5,000 万元是去年卖出的软件的收入,3,000万 是今年一季度的收入,而第二季度 XPILOT 的渗透率会持续走高。

而在第二季度财报,以及电话会议中,小鹏并没有具体透露 XPILOT 究竟带来了多少收益,只是提到在交付的 P7 中,有约 97% 车辆支持 XPILOT 2.5/XPILOT 3.0。倒是何小鹏在电话会议上,提到软件渗透方面,已从第一季度的 20% 发展到了第二季度的 25%,NGP 月均使用率超过 65%。

对于还没有消息的 XPILOT 4.0,何小鹏这次也给予了回应,称「会通过软硬件迭代的方式,覆盖更多端到端的场景,包括没有高精地图的场景」。而我们将在 2023 年,在小鹏的新车上,看到 XPILOT 4.0,甚至还要同步输出到国际市场。

而在 6 月下旬,小鹏在获得港交所批准上市后,港交所披露了小鹏汽车聆讯后资料显示,今年要推出的第四款旗舰 SUV 不仅配备智能底盘和空气悬架系统,还将配备高级自动驾驶系统和激光雷达,并且「可支持」XPILOT 4.0。

但就在一周前,我们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其中着重提到了数据安全问题。

而何小鹏认为,自研正是最好的安全管理,而政策和法律的完善对于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发展是好事,对于全栈自研的车企更是好事。

小鹏认为他们的数据不仅安全、且合规,不仅符合国内相关要求,也符合海外标准。而严格的监管对于小鹏来说是好事,会帮助小鹏和竞品拉开差距。

亏损并不可怕

小鹏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净亏损为 11.946 亿元,继续扩大,而去年同期仅 1.460 亿元,今年第一季度为 7.866 亿元。

面对销量、收益、毛利三箭齐飞的小鹏,盈利能力也得到了同步增强,所以多点亏损这不算啥。但我们要看看,这究竟是把钱用在了哪儿。

首先是研发上,小鹏进一步加大了投入,达到了 8.635 亿元,同比去年的 3.198 亿元增长 170.0%,环比第二季度的 5.351 亿元增长了 61.4%。这主要是由于小鹏在研发人员数量、薪酬,以及车辆和软件方面的投入。而小鹏的研发团队将从去年底的 3,000 人,在年底前达到 4,500 人,这部分费用的开支会继续在第三第四季度上浮。

另外,小鹏来时在第二季度的销售和一般和管理费用为 10.308 亿元,较 2020 年同期的 4.771 亿元增长了 116%,环比今年第一季度的 7.2 亿,增长了 43.0%。这部分内容包含了小鹏在汽车销售营销、广告等方面的投入,以及销售网点的扩大,需要相应的建设、运营、人员成本。

小鹏原本预计在今年,将总销售网点数量将增加到 300 家,覆盖超过 100 座城市,而现在小鹏把这个目标提升到了 350 家。截至 6 月 30 日,小鹏的实体销售和服务网络共包括 200 家门店和 64 个服务中心,覆盖 74 个城市。完成任务确实绰绰有余,但在快速的拓展中,需要更多资金的投入。

小鹏奉行的是自营和授权同步推进,在今年 4 月,小鹏便与中升集团达成合作,后者将投资并运营小鹏汽车品牌授权销售和服务店。但何小鹏着重提到,要提高自营店的比例,并且通过旗舰店与旗舰车型形成的明星效应,吸引消费者关注到小鹏其他车型。

小鹏依然在稳步推动补能网络的布局,第一季度结束时,小鹏汽车品牌的超级充电站已运营 172 座,覆盖城市 60 座。小鹏的免费超充体系截止 4 月底已经拥有超过 1,000 个超充站点,覆盖超过 160 座城市。而第二季度结束时,小鹏品牌超级充电站已扩展至 231 个,覆盖 65 个城市。这种关系到用户体验的投入,也会随着销量的提升而水涨船高。

关于未来

在这次的财报中,小鹏对第三季度给出了更好的预期。他们预计交付量将在 21,500 至 22,500辆之间,同比增长约 150.6% 至 162.3%;总收入在 48 亿元至 50 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 141.2% 至 151.3%。甚至骄傲的宣称「 在第四季度,突破 1.5 万辆的交付量」。

是什么支撑起了小鹏的销量?

从交付计划上看,G3i 将在 8 月底开始少量交付,并很快扩大交付规模,受欢迎程度「超出预期」。而 P5 将在 9 月中旬公布正式售价并上市,预计在 10 月份交付。何小鹏称,P5 与 P7 对比,销量只好不坏,而 G3i 的市场欢迎程度也超出预期。

其中磷酸铁锂版本车型,此前由于受制于电池电芯产能问题,预计要到第三季度供需才会平衡。但随着电芯供应增大,磷酸铁锂版 G3i 和 P7 的交付比重会不断加大。

市场良好的反馈与销售网点数量以及覆盖城市的增加,也确实支撑了交付量的继续爬升。但这一切,最终取决于小鹏的生产能力。

小鹏目前唯一在生产的肇庆一期工厂,几乎已经达到了满功率运作的状态。在去年春节期间,小鹏已对肇庆一期工厂进行了升级改造,目标产量达到月均 1 万辆。而现在小鹏计划让一期的产量满足他们月度 1.5 万辆的交付目标,所以现在这唯一的工厂,已经开始了 P5、P7 和 G3i 三款车型的并线生产,工厂也来到了两班制,以期在交付高峰到来前,完成生产目标。

关于肇庆二期工厂,已于 8 月中旬开工建设,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结束,产量从 10 万辆增至 20 万辆,我预测满负荷工作的肇庆工厂,总产量可能会达到 25 万辆以上。

去年 9 月开工建设的广州工厂,预计将在 2022 年三季度投产。何小鹏称将在明年一季度完成工厂主体,如期在第三季度正式投产。而今年 7 月末,小鹏的武汉工厂也开工建设了,预计产能将达到 10 万辆每年。

当然,关于生产,这其中也有不小变数,因为疫情、缺芯问题导致的停产和减产,让消费者被迫面临一车难求的窘境。

小鹏曾表示已通过提前下单的方式拿下较为充裕的芯片供应。但就在前段时间,博世在印尼的芯片工厂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工厂产线延长关闭时间,同时表示 8 月后,博世的 ESP/IPB、VCU、TCU 等芯片将处于断供状态。何小鹏无可奈何地在朋友圈赋诗一句「抽芯断供供更苦,举杯销愁愁更愁」。

何小鹏认为缺芯是可预期问题,而疫情才是不可预期的。针对芯片短缺,小鹏除了提前下单以外,还计划通过战略合作、投资、与政府联合采购等方式保障芯片供应。

但虽然小鹏有很强的自研体系,在缺芯问题上对供应商的选择相对从容。但像博世这样的 Tier 1 供应商的芯片,因为疫情原因而面临停产的问题,所以小鹏还是有可能会受到缺芯问题的影响。

智能为王

对于这个数据,何小鹏本人的解释是:「15—40 万的价格区间,将是智能电动汽车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会颠覆传统。」

2023 年开始,小鹏推出使用全新平台的新车型上,会使小鹏的产品售价从 15—30 万扩展到 15—40 万。

小鹏为什么要做 30-40 万价位的产品?这是为了冲击高端吗?

要解释这一切,我们要回头看看小鹏 P7 的成功史。去年顶配 30 多万的 P7 上市,正好与国产后的 Model 3 正面遭遇,当时很多人觉得 P7 太贵,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月销量至多 2,000 辆。然而事实是 P7 稳态需求保持在 6,000 辆以上,甚至还推出了更贵的鹏翼版。

这是一步我们没看懂的棋,根源在于智能化。当时小鹏 P7 搭载的是量产车最强的感知硬件,有 8 颗感知摄像头+ 5 个毫米波雷达+英伟达 DRIVE AGX Xavier 自动驾驶芯片(算力 30 TOPS,功耗 30 W)。成本不低,并且 P7 也凭借着强劲的硬件基础,不断 OTA,真正让「智能化」成为小鹏的核心价值标签。

沿着「智能为王」这个思路,我们回头看 G3i,它在同价位同级别的车型中,智能化也是最顶的。

甚至很多人不理解 P5 这款车,明明定位比 P7 低,却要上激光雷达,甚至实现 P7 无法搭载的 XPILOT 3.5。把最新的研究技术、成功,全部不分贵贱,不设级别的落地在最新的产品上,这就是小鹏对「智能为王」最好的诠释。

我们回到 30-40 这个价位来看,蔚来和理想都有了明确的自研路径,并在旗舰车型上不计成本的进行堆料,蔚来 ET7 4 颗 Orin,理想 X01 目前看也有至少 2 颗以上,再加上激光雷达,这硬件成本层层往上涨。

所以,很简单,小鹏要继续沿着智能化这条路走到黑,在智能化方面保持领先,就必须跟跟他们干到底,比他们更凶更狠。这一点在研发团队规模和投入上也能看得出,可以说是成本将价格堆到了 30-40 万这个区间。

当然,小鹏不只聚焦于 15-40 万这个价位的产品,面对 50-100 万的市场,何小鹏留给了他们的飞行汽车。

最后

何小鹏提到,在 2023 年推出的产品,在软硬件上也会同步到国际市场。

目前小鹏也在国际化上开始试探性的扩大销售规模和品类,G3 截止第二季度,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 500 辆,而 P7 也 8 月开始向挪威出口,将在 10 月正式交付。

小鹏对于的出海计划,包含当地经销商进行合作的路径,同时也希望在欧洲各国的首都开直营店。

我甚至在今天,还看到了 CNBC 的记者参与了小鹏的报道。

小鹏擎着智能化的火炬,开始加速奔跑吧。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Owner: 0
Sort by like

Upload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6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