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Max

AutocarMax

2021-09-07

Subscription

资本,不是东西?

  1. 吉利
1,460

出行百人会旗下媒体,关注汽车出行产业链进化

作者:周培

有人说,资本是个好东西。有人说,资本真不是东西。

好不好,是不是,要取决于谁是获益者,谁是受损者。

比如,近几年长安、长城、吉利等企业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广汽埃安推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与随之而来的 IPO,员工就是获益者。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吃到美味佳肴,一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而宝马中国收购 「中华」 汽车品牌议案的成功,则意味着华晨集团是某种程度上的利益受损者,其整体破产重整计划将化为泡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至少,对于辽宁和沈阳来说,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资产能盘活了。

「这是在白送钱啊」,围观群众都在直呼,「中国好老板」。

到底咋回事?最近很热门的 「股权激励计划」,多家车企都在搞,作为自主品牌领头羊的吉利,怎能落后于人?

8 月 30 日,吉利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通过了一项总额不超过 3.5 亿股的股份奖励计划,第一批计划向 10884 名被激励对象授予约 1.67 亿股股份。

总结来看,就是吉利砸下 3.5 亿股激励员工,每股面值 0.02 元,成本非常低。股权激励的目的嘛,大家都一样,鼓励被激励对象继续做贡献,同时吸引和挽留优质雇员。

不过,除了绑定人才之外,吉利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这两年,随着走过调整期的长安驶向快车道,长城发布多项技术平台和多品牌联动,吉利有点 「坐不住」 了。

对比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广汽的股权激励计划发现,吉利汽车此次员工股权激励计划 「手笔」 最大,员工支付的成本是最低。

看起来白送,实际上并不好拿。任何股权激励都需要一个目标,任何车企都不例外。

此前长安汽车的股权激励计划,要行权就必须满足公司未来 3 年业绩连续大涨的目标。长城汽车今年发布的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要求更加具体,2021 年~2023 年考核目标分别为 149 万辆、190 万辆和 280 万辆,净利润考核目标分别为 68 亿元、82 亿元、115 亿元。

当然,吉利的考核目标也非常严格。销量是核心战略指标,明确 2025 年吉利汽车的考核销量将不低于 300 万辆。不仅如此,在考核期间,市占率必须要保持中国品牌第一。

不低于 300 万辆,这一条的达成,随着极氪等新品牌销量的发散,未来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市占率这条,有点模棱两可,并未清晰说明是吉利整体总销量占比市场大盘,还是具体细分市场占比。按照推测,占比市场大盘的可能性大,但完成的难度比 300 万辆要高很多。

而且,世事难料,车市风向也不是随着心意转弯。

在 2016 年,长安汽车首次推出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时候,由于长安进入了长达三四年的调整期,公司业绩未达标,出现了激励对象未能行权的情况。

如今的汽车市场,和彼时长安所处调整期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跨界企业纷纷造车,一时间群雄混战的局面不断上演,最后拼的不仅仅是谁的血厚,还有谁能抓稳风向。

抓稳风向,对枷锁厚重的传统车企来说,犹如带着脚镣跳舞的大象,负累重重,所以白送的股权,也真的不好拿。

一纸公告,证实一个坊间传闻。

8 月 30 日,广汽埃安官宣混改。从品牌独立到推进混改,不到一年,广汽埃安正式落定 「单飞」 计划。

广汽集团公告显示,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及业务、资产的重组整合,推进广汽埃安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寻求适当时机上市。

混改不是一件新鲜事,但是混改三件套,广汽埃安也必须回答。「改什么?为什么改?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来自市场最简单且直接的质疑,广汽埃安混改,目的是不是为了融资?业内人士认为,在品牌独立 9 个月后,就把冲刺上市一事正式提上日程,也是 「缺钱」 的一种表现。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公开回答了这一质疑。他表示,埃安混改并不缺钱。是 「希望借助资本来提升品牌,通过员工持股留住人才、激发创造性」。

不过,从资本的角度来说,融资必然是其中的重要目的。虽然埃安从产品销量、产能和技术层面,都在不断释放好消息,不过并未让广汽集团享受到新能源汽车的红利,近日广汽股价虽创下新高,但仍未突破 20 元 / 股,市值依旧处在低位。

广汽总体收益是增长的,但在新能源方面尚未盈利。广汽集团需要广汽埃安扛起新能源销量的大旗,完成新能源汽车占自主品牌达到 50% 的目标,就必须利用资本市场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古惠南表示,「现在老百姓感觉在资本驱动下的这些品牌才代表了未来的方向,才更有实力,因为大家知道,资本会投入很大的力气不断去讲,使得年轻人对这些奋斗的企业会情有独钟,这些背景促使我们要考虑到资本市场影响。」

这就是古惠南所说的,广汽埃安不缺钱,但也要进入到资本市场竞争。有投资人表示,今年广汽埃安有望完成不低于 100 亿元的 A 轮募资。

混改的第二个目的,主要考虑到体制机制的创新。古惠南表示,广汽埃安混改之后,改革的方向是员工持股,同时引进战投。

那么混改之后,广汽埃安能否进一步 「破局」?一切都刚刚开始,答案未知。

不过,在宣布启动混改的当天,广汽埃安发布 「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km」 的超倍速电池技术和 A480 超充桩,以彰显掰手腕的力量。

从宝马增股华晨宝马 75% 的股比之后,短短三年时间,更让人唏嘘。

8 月 31 日,华晨汽车集团等 12 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召开了第二次债权人大会,大会核心议案是:宝马中国收购 「中华」 汽车品牌。

经债权人表决,该议案已经通过。核心议案中,宝马中国作价 16.33 亿元购得 「中华」 汽车品牌相关资产。其中,宝马收购 「中华」 汽车品牌资产的议案是三项议案中通过比例最低的议案,且同意金额只占出席会议债权金额的 57%,刚刚超过 50% 的最低限额。

宝马收购 「中华」 资产,以低票数通过。这是因为,对于华晨集团而言,收购议案的成功,意味着整体破产重整将化为泡影。华晨集团其他剩余资产也将被分拆出售,但能不能分拆售出,难度颇大。一旦,华晨中国股权卖不出,绝大多数债权都无法主张。

目前,华晨集团旗下共有 「中华」、「金杯」、「华颂」 三品牌,以及 「华晨宝马」、「华晨雷诺」 两大合资品牌,产品覆盖乘用车及商用车全领域。其中,华晨资产当中,最大一块是华晨中国股权 103 亿元,其后是金杯股权 19.3 亿元、中华品牌资产 12.33 亿元等。

从公告上看,宝马收购的是两部分资产:「中华」 品牌汽车生产资产,以及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100%股权。作为华晨最大的资产,华晨中国的股权,宝马丝毫不感兴趣。

那么,宝马花这 16 亿元,到底看中了华晨中华什么?宝马的醉翁之意,在哪儿?

中华品牌一无出众的产品,二无品牌溢价,宝马看中的显然不是这些。其他能吸引宝马的,就剩下整车生产资质了。

虽然此前也有多家新势力,曾以这种方式收购过弱势的传统车企,但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生产资质,宝马不需要用华晨中华来增加生产资质。

那么,华晨中华能让宝马看上眼的,就剩生产工厂、设备了。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中华」 品牌在宝马手里,能复兴吗?宝马会复兴这个弱到极点的品牌吗?

答案是,微乎其微。

当然,「中华」 品牌在宝马手里,能够独立运营,是求之不得的结果。但宝马显然不会。一方面,宝马并不是一家乐于多品牌经营的企业,另一方面,宝马拿着 16 亿元,仅是一款车型研发费用的价格来收购一个连基础价值都快归零的品牌,显然不会再花大价钱,投入巨额去复兴这个价值不大的品牌。

而且,宝马中国购入的是 「中华」 品牌实体资产,并不包括品牌这项 「软资产」。宝马在公告中,明确表示,「 我们希望使用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

一旦宝马拿走华晨制造的所有生产要素,那么华晨中华也基本属于名存实亡了。对于宝马来说,花 16 亿元,最大的好处,便是能从辽宁省获得更大的支持。

毕竟,宝马将辽宁和沈阳视为 「在中国成功的基石」。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Owner: 0
Sort by like

Upload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Lik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