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汽车

极客汽车

2021-09-26

Subscription

摇滚乐不死,骑行可持续

  1. 宝马
1,466

作者:熊花

  • 作者:熊花

  • 盘尼西林乐队贝斯手,音乐人

两轮重度爱好者,独立撰稿人

曾就职于咕咚、Keep、字节跳动,负责骑行、户外健身品类内容、媒体工作

音乐、车与我

音乐与车,似乎从一开始就拥有十分的默契,在过去的近百年时间里,这样的瞬间数不胜数。

约翰列侬的彩绘劳斯莱斯,猫王的哈雷,The Who 的信徒们与那些装满灯泡的 Vespa,甚至是看似微不足道的自行车,都有电子乐鼻祖 Kraftwerk 那张经典的《Tour de France》专辑为其撑腰。

Kraftwerk 的《Tour de France》

我并没有「清新脱俗」,从小就爱车,在生性好动与摇滚乐的陪伴下生长了 30 来年,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名为车痴狂的音乐人。每周骑行两三百公里山路,或是开车带着帐篷、餐垫与吉他,找一处僻静的草地享受自然和自我的下午,已如家常便饭。两轮或是四轮,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大概 20 年前,中学时期,在一众同学和发小的感染下,我同时玩起了吉他与 BMX 小轮车。每个放学后的傍晚,都在动作失误所致的「摸爬滚打」与蛮力之下扫断琴弦的「噪声」中度过。不曾想过,这些在当时大人眼里很是胡闹的爱好,竟在我多年来的坚持之下,双双成为了自己赖以谋生的职业。

音乐和自行车,已经陪伴我二十年

热爱经典却无法抗拒科技

坚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固执。在这个新型材料与电子科技当道的年代,我依然会因为审美取向和匠人精神等缘故,骑着 90 年代的手工钢管公路自行车;玩着 60 年代改装风格的摩托车;弹着比我都大好几轮的老吉他;并喜爱收集那些可能在黑白电影里才得以一见的服装饰品。

但是,科技往往会在我们惊叹于它神奇的使用体验时,迅速地将我们征服。我常常抱怨新款的电子合成器为何越来越不像个正经的乐器,抱怨下一代的自行车零件为何与我眼中的「好看」大相径庭,却又无法不惊叹于它们为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美妙音色和操作体验。

当我和身边的人拥有它们一段时间并经过不断的相互了解,便会发现它们在美学上的精妙与进步之处,从而改变自己曾经那些专断的想法。在玩着「老古董」的同时,现在的我倒是乐于去探究新技术与新美学对我的职业和生活方式上的影响。

玩车,从衣服到轮胎,美学始终被我排在第一位

时髦的自行车和时髦的电子乐,一样酷!

从上大学起,我便经常骑车郊游,每天骑个几十、上百公里的山路,对我来说,已如家常便饭。许多朋友看到我朋友圈中在山野间骑车的照片,和那些精致得可以称作艺术品的 90 年代公路自行车时,也想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但我偶尔展示出的骑行里程和那些看似风景秀丽,实则骑起来如爬墙般的山中陡坡,让不少跃跃欲试者打了退堂鼓。偶有买车加入者,也多以城市骑行为主,难得去郊外体验那种真正和自然亲近的骑行之趣。毕竟作为「大龄」初学者,很多人的体力和业余时间都十分有限,难以在繁忙的工作中频繁训练,去快速提升自己的骑行能力。

这样的骑法固然有意思,但对于初学者来说门槛不低

我曾和他们提起过 E-Bike,也就是电助力自行车。早在数年前,许多传统自行车、摩托车厂商,就已经开始研发此种运动自行车。它们确实能够有效解决「腿菜」所带来的无法骑远途或是到了山里无力爬坡等问题,但当朋友们看过之后,几乎都因其外观而放弃。

要么过于应付,类似于汽车的「油改电」,只是驮了个大电池的传统自行车,难有时尚漂亮的外观;要么过于专业,一些主要针对越野骑行的 E-Bike,对于想要兼顾城市与郊外骑行的爱好者们确实大材小用。

我很希望在 E-Bike 的领域看到一次概念性的革新,无论是外观、性能还是应用场景,从而使 E-Bike 被更多人所接受与喜爱。我单纯地认为,这次产品革命也许将带来一次科技对于健康、环保、时尚、道路压力缓解与生活品质的升级。

现实也确实如我所愿,今年 9 月,在传统运动自行车厂商 Shimano 刚刚发布了其专业公路自行车套件 Dura-Ace 9200,大幅升级了电子变速零件性能的同时,BMW 所推出的 i Vision AMBY 电助力自行车也颠覆了我对传统 E-Bike 那种「非专业即呆板」的刻板印象。

当我看到 BMW i Vision AMBY,便开始猜测这一切是否有可能发生。我也曾经看过 BMW 早期生产的多款自行车,它们对于大多数真正的骑行爱好者,或是业内人士来说,不过是汽车厂商的宣传品,在实用层面和传统自行车品牌相比完全没有优势。而 i Vision AMBY,却呈现了一个全新而不失传统的 E-Bike 理念。

我有一个习惯,看到车或琴的时候,只有它足够好看才能支撑我继续深入了解研究。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过于表象的表现,因为我始终认为,美学是审视一件物品的起点,也是其设计的终点。优质且能够传承的产品,一定会将其功能围绕美学去进行发展,这并不容易实现,但一旦实现,就可能是又一次的改变或颠覆。

i Vision AMBY 的外观设计毫无早期 BMW 传统自行车那种因过度设计而产生的多余感,在车架方面,用显眼的香槟色突出前三角主结构,黑色涂装弱化前后叉的视觉感,使整车看起来主次分明,即使是装上沉重的电机与电池,也不显累赘,看起来和一部传统的软尾山地车相差无几,非常轻盈。车把组、座管的整合化设计,也顺应了目前运动自行车重视气动与重量的设计原则。

自行车运动在时尚与实用上的平衡,我思考并实践过很长时间,我的每一辆车都会根据其功能(例如公路车、山地车)、年代、颜色、材质(钢、钛合金、碳纤维),去搭配与之相符的服装、头盔、配饰等等。一部单车,足以代表其主人的性格与品味。

我会用古典的羊毛骑行服去搭配钢架公路车,用夏威夷衬衫去搭配西海岸风格的复古山地车。当然,如果是骑新款的碳架车去比赛,那一定是全套的专业骑行服。不过说实话,许多与自行车运动相关的专业服饰,并不适合日常穿搭 —— 很多时候,骑车远足,穿着紧身骑行服和骑行裤,在途中麦当劳吃午饭补给时,自己也觉得挺尴尬。

单车的服饰穿搭,可以玩得很有意思

i Vision AMBY 这样的车,却让我联想到了很多中搭配的可能。平行排列的四边形的车架上下管设计比起传统的圆管三角结构车架,看上去更加硬朗,配上 Stone Island 或 Patagonia 冲锋衣一点也不违和,再背上跟了我很久的那个 Osprey 骑行包,拴上两个 Snow Peak 杯子,去玩 Glamping 吧!i Vision AMBY 300km 的续航里程完全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城市 - 郊外 - 城市的电助力工作,使没有条件进行长期耐力训练,又想体验长途骑行的人们能够得到有效的电助力踩踏支持。恰到好处的前后避震行程会在低强度的未铺装道路上给以舒适的骑行体验,且不会因行程过长造成过于绵软泄力。当然,穿个专业骑行裤,或是在运动裤里套一条带有裆部减震垫的骑行内裤依然十分必要!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骑行并不只局限于远足与野营,城市中的代步与通勤同样十分重要。就像 BMW 的汽车和摩托车一样,i Vision AMBY 同样继承了宝马一直以来的绅士感。无论是 Polo 衫、衬衫甚至西装,在我看来这台 E-Bike 都能轻松驾驭。

在城市中,我会尽可能地选择自行车通勤,在环保的同时,避免拥堵,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身体,放松心情,调整精神状态,都是机动车完全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尤其是夏天,骑自行车之后,满头大汗出现在办公室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痛点,而 E-Bike 的电助力功能,可以让骑行者不必蹬得那么费力,在轻度运动的同时,去尽情享受拂面而来的凉风。比起目前普及的电动踏板车,E-Bike 更易于操控,横向体积小也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与辅路的拥挤。

i Vision AMBY 目前虽然仍处于概念阶段,但它时尚的外形与出色的性能,同样为城市及周边出行的健康化、便利化、时尚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让人们与城市和自然的交流更加亲密直接。

当然,这车的价格在我看来应该不便宜,但倘若概念成功,势必会带来行业上的普及与进步,使更多的厂商加入美观、实用且价格能够被普通消费者接受的 E-Bike 的研发。那么,我们的城市生态与生活品质将可能迎来又一次新的升级,它们的出现,或许就会像周末 Club 里时髦的电子乐一样,把更多的人的生活变得更酷。

愈发喜欢安静的音乐,也愈发向往安静的机车

除了骑自行车,我同样喜欢摩托车,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骑着自己那辆 Mod 改装风格的 Vespa 跑遍北京城里的大街小巷与西北部蜿蜒的山道。机车带给我的,不仅是自由不羁的态度,发动机的轰鸣声,也会像摇滚乐一样,在骑行过程中时刻震撼着内心。

被我改装成 60 年代 Mod 风格的 Vespa LXV 150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我是搞摇滚乐的,每天肯定会执迷于那些「叮咣叮咣」的音乐。而实际上,在近些年,虽然我依然富有躁动的激情,但更多时候,我会更加偏爱原声乐器所奏出的舒缓而美妙的旋律,去欣赏 20 世纪 60 年代的音乐人们那清澈而令人迷醉的合唱。

也正是因为生活中的我愈发安静,所以,近两年,我的那台 Vespa 一直近乎于封存状态,把更多时间留给了安静且能够与我的肢体进行充分「交流」的自行车。

而且,我会在一些时候思考燃油摩托车与现代城市发展理念之间的协调性。前一段时间,因为大排量摩托车所带来的噪音问题,北京市在部分居民相对较多山区禁止了摩托车的通行,而在市区,偶有大排量摩托车轰然经过时,动力系统和排气系统所产生的声音,其分贝数也确实可能让许多猝不及防的人为之一惊。

摩托车的便利性与其因速度和操控感受所带来的骑乘体验,仍然难以取代,在汽车大步迈向电气化的时代,拥有足够动力,但在噪声与排放方面尚可优化的燃油摩托车,也有被颠覆的可能。

2019 年,我在一则新闻上看到 Vespa 推出了其电动踏板摩托车 Elettrica,在我印象中,这是第一台经典、品质与性能相结合的真正意义上的电能摩托车,也是针对未来摩托车发展走向的良好开端。同时,哈雷、杜卡迪、KTM、本田、春风等摩托车巨头,都在近一两年内推出了自家的概念电能摩托车。不难看出,摩托车的电化时代同样即将正式拉开序幕。

Vespa Elettrica 电能摩托车

摩托车是典型的文化象征符号,我们可以从哈雷、Vespa、日系赛车、偏三轮(也就是俗称的侉子)等各种形态的摩托车上轻松溯源其文化归属与穿搭方式。然而,文化与经典虽可流传,但时代也在要求人类去将它们继续深造。

从 BMW 在 9 月初新发布的两款概念电能摩托车 Concept CE 02 和 Motorrad Vision AMBY 身上,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 和 i Vision AMBY 电动自行车一样,它们并不是「油改电」理念所带来的单纯的供能方式上的改变,而是针对当下甚至未来城市及户外出行模式进行了思考,重塑了电能摩托车的理念。

BMW Motorrad Vision AMBY
BMW Concept CE 02

Concept CE 02 身型小巧,将车身结构尽量简化与整合,不留多余,对于其城市骑行的定位来讲,恰到好处,为道路和停放空间尽可能地减轻负担。就像做音乐一样,抛开繁复多余的炫技,将减法做至精妙,是很多音乐人常常需要思考的问题。而结构简化所带来的「留白」,也让后期改装的空间大幅提升。据我所知,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改造他们的普通电动踏板车,当动力与续航里程均能够大幅提升电能摩托车开始普及时,这些聪明的大脑们一定也会为我们带来一件又一件过目不忘的改装精品。

电能越野摩托车 Motorrad Vision AMBY 同样如此,整合化、简单化的设计清新脱俗,它的时尚感与电能摩托车低噪音、零排放的环保特性,和当下流行的 Glamping 户外理念不谋而合。在享受摩托车越野的同时,为空气保留更多的清新,让游人与野生动物能够免于噪音的干扰,这一定会让人类与自然之间,彼此更加尊重。

如果说哈雷创造了摇滚和公路文化,Vespa 创造了 Mod 文化,「趴赛」们创造了赛道文化,那么,这些在精致、环保、节能、时尚等健康理念下所造就的新一代电能摩托车,会为下一个时代,带来怎样的经典呢?把答案交给为打造更优质的骑行环境而努力付出的设计者与骑士们吧!

结语

受好友之邀写一写对 BMW 三款概念电动两轮车的看法,以及对未来两轮骑行理念的思考。初见这三款概念车的照片与视频时,这些既有性能与理念,又尊重美学的设计,确实让我这个喜欢「老古董」的精致,又无法抗拒科技产品的神奇的「矛盾体」十分释然,很期待它们真正上市的那一天。

作为音乐人,我们在努力为人们带来更好、更新的音乐。作为车企,同样要为人们带来更加健康、轻松、环保、时尚的出行方式。不仅仅是 BMW,我十分期待车企们更多的新能源两轮车的概念与技术,在百花齐放中创造新的骑行环境,骑行文化与生活方式。

没错,经典就是这样诞生的。

最后放一张大概 10 年前,大学时期的我和 Geek Car CEO Syd(左)在 109 国道骑行时拍的照片。现在的他体积大概是照片里的 2 倍,原因呢,大概就是他这几年没怎么好好骑自行车,天天嚷嚷着买 Nine T……

不过最近我刚帮他装了辆公路自行车,希望这辆新车能帮他重返青春。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Owner: 0
Sort by like

Upload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4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