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汽车

极客汽车

2022-02-22

Subscription

市值缩水 30% 的特斯拉,还能入手么?

  1. 特斯拉
1,527

作者:米其林

在刚刚过去的 2021 年,除了电动汽车销量的暴涨和新车型配置上的内卷外,车企们在股市里的表现同样精彩。这其中如果要选出一个 MVP,特斯拉绝对高票当选。

从年初股价暴涨,将马斯克送上「首富」宝座;到 10 月市值突破万亿美元,成为几家传统车企的市值总和;再到马斯克发起投票要卖股票,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减持….. 特斯拉的股价也犹如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连同特斯拉在美国的「杀手们」、在国内的「劲敌们」,以及身处特斯拉供应链的供应商们,都或多或少受到特斯拉消息的影响。

2021 年,我无数次听到身边的朋友感叹:

「早知道我就买了!」

「早知道我就卖了!」

「特斯拉到底还能不能买?」

「什么时候买?」

我翻遍了华尔街大佬分析师们对于特斯拉 2022 年股价的预测,从 300 美元、965 美元,到 1350 美元、2000 美元,预测范围之大让我无从下手。如果说几年前的特斯拉,是通过「清洁能源」为远期目标画下的一张大饼,获得了一个超高估值的话。那股价的持续上涨,则是因为不断刷新的营收、交付量、毛利率、新车型、新的盈利模式等等,将「大饼」一步步兑现。

所以我们来等价代换一下,你问我「2022 年特斯拉的股价还会涨么」,一定程度上要看:2022 年的特斯拉还能兑现自己画下的「大饼」么?

赚钱三宝:定价、产能、毛利率

我们习惯了对于智能电动车股价过高的估值,但是将特斯拉市值推到万亿美元的关键,还是实打实的业绩增长。

2021 年,特斯拉全年 GAAP 净利润 55.19 亿美元,同比增长 665%。这其中最大的贡献来自于汽车。进入 2021 年后,特斯拉没有延续之前不断降价的路线,反而因为原材料涨价等原因,多次上调价格。

这意味,在价格稳中有升的情况下,汽车交付量和毛利率的提升,直接决定了特斯拉赚钱的能力。

被产能支配的交付量

在刚刚过去的 2021 年,对于特斯拉和几家头部智能电动汽车企业来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或是受到自身产能的限制,或是受芯片短缺、电芯短缺等供应链问题的影响,或者两者兼有。就在这样的情况下,2021 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依然翻了一倍多,达到 660 万辆;而特斯拉全年交付 93.62 万辆,同比增长 87%。在这个强势的增长惯性下,2022 年特斯拉的交付量更多的取决于它自身的产能。我们几乎可以说:特斯拉在 2022 年能卖多少,要看它能生产多少。

几年前的特斯拉曾立下过一个 flag:到 2030 年每年交付 2000 万辆车。这个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的目标,需要年均交付量增加 50%。50% 也成了很多分析师的「标准线」, 是否实现年均 50% 的增幅,意味着特斯拉是否达到了最基本的预期。

对于 2021 年全年交付 93.62 万辆的特斯拉来说,50% 的增幅意味着 2022 年要实现近 150 万辆的产能;要延续 2021 年的 87% 的增长势头,则要实现 175 万辆的产能。

那 2022 年的特斯拉能生产多少辆车呢?我们来算一下。

根据此前的规划,特斯拉 Fremont 工厂的产能是 60 万辆(10 万辆 Model S/X,50 万辆 Model 3/Y),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近 50 万辆,两家工厂加起来年产能 105 万辆。

不过在 2021 第四季度,特斯拉单季度交付量达到 30.866 万辆,这意味着当时加州 Fremont 超级工厂和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效率已经远超计划,能达到 122 万辆 / 年。

除了现有生产线效率的提升,上海超级工厂从去年 12 月底到今年 4 月进行生产线优化,通过增加工作时长、增加物料周转频次、增加工作人员等提升产能。尽管特斯拉没有公布优化后产能可以提升多少,不过在该项目的环境评价报告书中特斯拉估算生产线优化后将增加 4000 名员工,工厂全体员工将达到 19000 人,增加了 27%。一向以高度自动化、集成化著称的 Giga factory,在增加了 27% 人工的情况下,产能提升应该不只 27%。

与此同时,两座新工厂奥斯汀超级工厂和柏林超级工厂也在 2022 年试运行并投入使用。得州奥斯汀工厂从 2021 年 12 月开始生产,生产的第一批 Model Y 将在 3 月底前开启交付;柏林超级工厂也在测试生产中。尽管两座工厂还要经历不短的产能爬坡期,无法满负荷运转,不过我们可以依据上海超级工厂投产第一年的产能来大胆推测一下。上海超级工厂在投产第一年产能达到 15 万辆,规模更大的奥斯汀工厂和柏林超级工厂,保守估计在 2022 年能贡献 30 万辆的产能。

这样算来,特斯拉在 2022 年至少能生产 165 万辆车,甚至 180 万辆。这也将继续为特斯拉带来 70%、80%,甚至超出预期的更高交付量和营收增长。

不过,超级工厂生产线虽然决定了产能的上限,但供应链的不可控因素也让特斯拉最终的产能不得不看别人的脸色。

逆天的毛利率,还有上涨空间么?

在 2021 年第三季度,特斯拉毛利率已经达到了 30.5%。不论是与电动汽车新贵们相比,还是与体量更加庞大的传统车企相比,30.5% 的毛利率可以说都触及了汽车行业的天花板,要知道一贯以高效生产著称的丰田,在 2021 年的全年毛利率是 18%。而随后 Q4 财报中 30.6% 的毛利率又进一步将天花板拉高。

特斯拉毛利率不断提高的原因,既有汽车行业固有的规模效应,也有上海超级工厂供应链本土化的功劳,更有制造工艺优化的原因。

那 2022 年特斯拉的毛利率是否还有上涨的空间呢?

首先是规模效应上。2021 年,Model 3/Y 是绝对的主力车型,共交付 91.12 万辆,占总交付量的 97%。90 多万的规模、两款车型高达 75% 的零件共用率,让规模效应在 Model 3/Y 上显现得更明显。而 2022 年,这个规模效应将更加明显。在没有新车型交付的情况下,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线的优化 + 奥斯汀超级工厂和柏林超级工厂的投产,增加的产能大量倾斜给目前订单的主力车型 Model 3/Y,特别是 Model Y,规模的扩大将进一步压缩成本。

而位于欧洲的柏林超级工厂投产,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上海超级工厂出口欧洲的重任,相应减少的远距离物流和关税等支出能不能进一步降低成本呢?

除了规模效应外,本土化供应链还能贡献多少?早在上海超级工厂投建初期,特斯拉就与上海之间达成了零部件 100% 本土化的协议,近期有机构预测,目前上海超级工厂的本土化水平已经达到 90%,距离建厂之初 100% 的目标只有 10% 的空间。我们很难从这 10% 来推测成本可压缩的空间,不过可以想象的是这最后 10% 需要本土化的零部件,也许正是难啃的骨头。

除了规模效应和零部件本土化对于成本控制的贡献外,对于特斯拉和整个汽车行业来说最关键的是制造工艺优化

在 2021 年初,将 300 个零部件一次成型的巨型一体压铸技术就让 Model Y 的成本大幅度下降。而下一个可能大幅降低成本,甚至带来汽车产业链变革的技术就是 4680 电池了。

「一节更比五节强」的 4680 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提升 5 倍,能达到 300 Wh/kg,充放电效率比有极耳电池提升 6 倍。4680 电池的投入使用,可能将续航里程提高 16%,单度电成本下降 56%。而动力电池恰好是电动汽车成本的重地。

2 月 19 日特斯拉宣布第 100 万个 4680 电池下线。4680 电池体积变大,内部活性物质的容量变大,使得单个电池包的电芯减少,只需要 950 个电芯。这样算来,如今 100 万块 4680 电池仅能满足 1000 辆车。因此特斯拉将在 Model Y 部分车型上和版本上先使用。不过,特斯拉计划在 2022 年底将每年生产 100GWh 4680 电池,能够供 130 万辆电动车使用。

4680 电池的使用,让动力电池的成本进一步压缩,毛利率提升影响到每股盈利速度的提升,以更高速度上涨。

除了 4680 电池外,马斯克显然在 2022 年对 Dojo 机器人给予了最大的期望。不过这个短期内都可能无法商业化的技术和产品,能够激起多大的水花还是个未知数。

供应链那些不确定因素

进入 2021 年,尽管电动汽车、电池企业的股价并不乐观,但是原材料的价格却一路攀升,以动力电池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为例,最近几天出现了「日涨万元」的情况,电池级碳酸锂 2 月 22 日的均价达到 45.4 万元 / 吨。寒冷天气下青海盐湖产能难以释放、国外碳酸锂出口量较低、相关冶炼厂检修影响生产等等,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持续推动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从源头影响了动力电池的出货量和整车成本的控制。

另一方面,在过去一年多里困扰了整个汽车行业的缺芯潮还在继续。前不久,博世苏州等多家国内的芯片产业链企业受到疫情影响,这是否会影响车载芯片的生产还是未知数。对于芯片这种生产周期长达半年、需要供应链上多个企业协同合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产品,不论是对于特斯拉,还是其他车企来说,都是无法控制的不确定因素。

旧「饼」开始兑现,新「饼」还在路上?

如果说特斯拉不断增长的营收、交付量、毛利率等兑现了过去的预期,那特斯拉股价今后的走向则需要新的预期来推动。对于特斯拉来说,这些预期是新的车型,是完全自动驾驶带来的软件盈利能力,是新技术带来不确定的可能性。

一个月前在特斯拉 2021Q4 财报公布时,尽管年交付量增长 87%,营收翻了 6 倍,但是股价并没有应声上涨,反而触及了几个月来的最低点,最关键的原因就是:2022 年的特斯拉没有新车型

不开发平价车型或抑制销量?

早在 2018 年马斯克就曾表示将在「三年内」推出 2.5 万美元的平价版电动车,不过到了 2022 年,这个计划被无限期的推迟了,就连测试车频频曝光的 Cybertruck 也被推迟到了 2023 年。

对于现阶段的特斯拉来说,确保 Model 3/Y 的交付,避免再度陷入产能地狱和交付危机当然是首要任务。不过在部分资本眼中却不这么认为。

有华尔街分析师认为,如果特斯拉要实现「2030 年年销售 2000 万辆车」的目标,持续保持年均 50% 的增长率,仅依靠目前的车型是不够的。高价产品会限制销量,有限的几款车型也会抑制销售潜力。因此,只有推出价格更低的 2.5 万美元车型,才能给特斯拉销量带来又一次爆发。

这有点像苹果,同样是创新技术推动的企业,苹果在经历了 2010~2012 年爆发式增长后,减少了研发的投入。有限的产品品类限制了销量的扩张,使得销售增长放缓。因此,近年来苹果推出 SE 等价格更低的版本,来推动销量增长。

不过汽车没法完全与手机等消费电子等价而论,目前的特斯拉似乎也还远没到达销售增长的瓶颈,至少在 2022 年,Model 3/Y 还能够支撑起特斯拉年均 50%+ 的增长率,而 2023 年的 Cybertruck 也会继续为特斯拉的销量加一把火,难怪马斯克会把价格更低、利润也更低的新车型无限期推迟。

薛定谔的 FSD

上个月底,正当我们在欢度春节时,埃隆・马斯克又在社交网络上发声,称「特斯拉将对其他汽车制造商开放 FSD 授权」,其他车企可以打包采购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

这意味着 FSD 不仅能为特斯拉带来用户购买、使用产生的软件盈利,也能将自动驾驶软硬件解决方案以黑盒子的形式打包给其他车企,带来 B 端的收益。

结合老马此前称将在 2022 年推出 FSD 的声明,特斯拉在美国的软件测试车辆也从第三季度的几千辆增加到近 6 万辆。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即将来了么?FSD 带来的软件盈利能力即将兑现了么?

有句话叫「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这句话用在特斯拉身上也合适。

尽管刚开年关于 FSD 就频频传出利好,但是华尔街投行 Piper Sandler 指出:特斯拉在前不久提交的文件中,预计今年将实现 9.62 亿美元的递延收入,部分收入与全自动驾驶 (FSD) 有关;而在上个季度,这个预期收入是 13.9 亿美元。

一边是高调宣布 FSD 的落地和对外开放,一边调低了 FSD 带来的预期收入。看来,老马似乎并不像他表现得那么信心十足。毕竟在过去几年里,他口中「即将推出」的 FSD 已经跳票过不止一次了。

FSD 带来无限盈利前景的同时,也伴随着负面影响带来的风险。这一点在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utopilot)已经发生了。

2 月 17 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将针对「幽灵刹车」(Phantom Braking)现象对 41.6 万辆特斯拉汽车展开正式调查。「幽灵刹车」就是在用户在开启特斯拉车辆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utopilot)时,车辆会在某种不需要刹车的情况下突然无征兆地刹车,与此同时,德国联邦机动车办公室也正在调查特斯拉的自动换道功能,以及该功能是否获准在欧洲使用。调查公布当天,特斯拉跌幅超 5%。

FSD 软件测试车数量的增加和未来的全面开放,相应地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当负面消息产生后,商业前景和智能化水平远超 Autopilot 的 FSD,对股价带来的负面影响自然也会加倍。

更大商业前景与更大负面风险,在 FSD 正式推出之前,就像一个薛定谔的 FSD,我们无法确定哪一方对特斯拉股价的影响会更早到来。

那些不可控的「盘外招」

产能、车型、新技术、自动驾驶…… 如果说这些因素都还在预期的范围内,那些影响股价波动的突发事件可以说是「盘外招」了。比如 2021 年,将特斯拉推上万亿市值的并不是爆发的交付量,而是来自租车公司 Hertz 的 10 万辆大订单;同样随后让股价暴跌,则是马斯克那条「卖股票捐款」的推特投票,以及之后持续两个月的减持。

2022 年会有哪些类似的「盘外招」可能影响特斯拉股价呢?

不乐观的宏观经济环境

2021 年底,马斯克曾在社交网络上说:经济危机即将到来。当时在大家看来还有点危言耸听的嫌疑,但是 2022 年过去 2 个月后,越来越多的人有同样的感觉了。

最近,美联储加息的消息逐渐迫近,全球经济滞胀和货币政策对于特斯拉这种估值较高的成长性股票来说伤害更大。

特斯拉会在今年拆股么?

两年前的 2020 年 8 月,当时股价上涨到 1300 美元的特斯拉宣布 1:5 拆股,拆股后单股价格降低,更低的投资门槛可以吸引大批中小投资者的加入,增加股票的流通性。因此当时从消息公布到拆股完成,特斯拉的市值上涨了 75%。

去年,特斯拉股价最高点达到 1240 美元,如果今年能突破前高达到 1300 甚至 1400 美元,特斯拉是否会再次触发拆股,引发新一轮的暴涨呢?

无法预期的最大因素:马斯克

对于特斯拉的股价来说,最大的变数不是宏观经济环境,也不是供应链的吃紧,而是马斯克的嘴。如果说其他因素都算有迹可循,那我们永远无法预知马斯克什么时候,又在社交网络上发表了什么样的言论。

最重要的是,他的每一次发言,都实实在在的反应到了自家的股价上。

最后

如果把特斯拉看作一家汽车厂商,与其他早已成熟、销量更大也更稳定的传统汽车巨头相比,如今的市值高估太多了,从顶峰的万亿市值到如今缩水 30%,只是回归正常价值的必然过程。

不过,如果把特斯拉看作苹果、微软那样的科技创新公司,市值甚至有再翻一番、甚至翻两番的空间,30% 的缩水更像是再次起跳前的触底反弹。

在反弹的过程中,特斯拉在 2022 年的业绩能否超出预期决定了股价走势的大方向,那些「盘外招」则创造了风险和机遇。如何把握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时机,犹如火中取栗,既让人头疼也让人上瘾。

所以你觉得,现在的特斯拉还能入手么?

对了,我老板说他要对应着这篇文章来考虑什么时候入手特斯拉,对于他这个想法,我要多附送一句: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哦。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Owner: 0
Sort by like

Upload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3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