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郑小康

关注
环形隧道
2022-08-22

今年蔚小理都在卷音响,上周在上海围观了下华为在音频方面的布局,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首先是在进入汽车行业前,华为在上海就搞了一个 2000 平米的音频实验室,建立起 500 人规模的研发团队,主要是手机、Pad、PC、音响和无线耳机的需求。
这个时候,华为有问界了,你觉得华为会咋办?
当然不是在车 BU 组织团队做音响,而是直接——在上海音频实验室原来的基础上增设一个车载场景实验室。
整个汽车音响的研发也是原来音频团队的模式,芬兰做通话算法、俄罗斯做 AI 算法(主动降噪之类的)、德国做声学算法和心理声学,深圳、上海、东莞做系统设计、体验研究、测试验证和人因工程、日本做创新器件和材料工艺、法国做美学设计...
包括对音响的理解也一样,音源、软件、硬件、传输编码格式、数字信号、模拟信号,华为做得比大家都深了。
为什么我们说华为不容小觑,就是因为 Ta 做什么都是集团军策略,饱和式进攻。
M5 和 M7 虽然都是 1000W 19 个单元,但调校风格很不一样,华为在尝试两种方向,我猜到 M9 拿出的风格,就是华为对汽车音响最终的理解了。
环形隧道
2022-08-22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相关推荐

不是郑小康

赞
评论

不是郑小康

15
评论

不是郑小康

9
评论

不是郑小康

赞
评论

不是郑小康

赞
评论

不是郑小康

赞
评论

不是郑小康

赞
评论

不是郑小康

赞
评论

不是郑小康

赞
评论

不是郑小康

1
评论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