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岩CY

常岩CY

关注
环形隧道

2023-04-18

今天的压轴内容,是对极星CEO Thomas的专访内容,我觉得极星的采访一直是个有趣的存在,原因有三:其一,Thomas是为数不多的设计师车企CEO;其二,Thomas来中国很多,对中国很了解;其三,极星是为数不多在中国依然坚持自我价值观的品牌。 1、极星4也是在中国完成了首发,当时做出这个决策的原因是什么,之后极星会怎么加速新车型在中国的投放速度。 答: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今天我们在中国的首发极星4也算得上是全球的首发,因为目前中国作为我们三大主要市场之一,分布着我们最重要的消费者,以及我们的生产中心。因此我们觉得对于整个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安排,因此我们把一个关键性产品的首发放在中国,并且以这上海车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契机。因为我们在研发和设计极星4的时候,觉得它非常适合中国市场,这也是我们有这样安排的原因。 2、我想问一下展台的布置上郁金香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答:其实整体来讲,我们想要创造的是一种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是酷炫的技术以及这种艳丽的花朵之间的对比,我们想要展示的是如何能够在我们的展台上以设计为工具形成一种和谐的融合,也就是创造出一种自然而舒适的氛围。当然这与我们的品牌内涵是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我们致力于科技的创新,我们希望在化繁为简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碳足迹的过程中,让人与自然的共生成为可能,同时也希望能够进一步的展示现代技术的创新以及进步,能够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更多的机会。 3、我们对极星4和极星3,这两款产品的期待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可能会比较尖锐,我们怎么避免这两款车会出现像极星2在中国目前的一些瓶颈。 答:首先我们认为极星3和极星4,它为极星品牌在中国市场有更好的表现,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因为我们相信以这两款车的车型的设计以及它所搭载的前沿技术,能够让极星品牌在中国市场达到与欧美市场类似的表现。同时作为总结,极星3和极星4所彰显的科技的创新、以及独属于电动化时代的一些创新因素、还有作为SUV车型本身它更能够适应中国消费者对于更宽大空间的需要,因此我们相信这些都会让这两款车在中国市场相比极星2有更好的表现。 另外一点是我们发现中国消费者的开放度及接受度更高,因此我们的SUV车型所使用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及极星4的一体化天幕车窗设计元素是非常前卫的,我们甚至觉得欧洲消费者其实是相对保守的,会觉得这和传统的SUV车型有一些出入。我们相信中国消费者更愿意去打破传统,去接受新鲜事物。 4、无论是极星3还是极星4,在中国市场上相对来讲,尤其是在电动车的细分领域都属于更加豪华和更加昂贵的一个市场区间,那么极星认为自己在品牌建设上试图达到更豪华的品牌形象的关键点,用比较简短的话来概括是什么? 答:其实我们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塑造我们更加豪华更昂贵的这种形象。第一是通过最传统的方式,这种方式虽不可避免但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如何从整体来创造一种豪华高贵的感觉。 第一我们认为它来自一些直观的感受,也就是人体的各项感官,包括触觉、视觉和听觉。 第二部分是如何营造出一种豪华而尊享的氛围,从这一点来说,不仅是我们新推出的极星3和极星4,早在极星2的时候,即便你乘坐的不是最贵的一款车型或者版本,也能够感受到我们对于豪华的重新定义,以及从质感上去表达我们对于豪华感的态度。 第二种方式会远远超越传统的方式,我们希望的是去创造一种全新的体验,而这些体验除了我们常说的这几种感官之外,我们相信更它是一种整体的、你在驾驶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最直观的一种配合度及精准度。 另外一方面就是在数字化的时代,其实我们也看到更多的品牌希望能够在我们的交互系统当中搭载尽可能多的应用,而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做法就像是有一个待办事项的列表,我们不希望用户去勾选所有要做的事情,而是真正提供一种站在时代前沿的、现代的、使用这种数字化技术的感受。 例如我们在发布会的时候提到了整个音响系统,我们提供了杜比全景声以及多通道不同方位的扬声器的配合,我们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塑造出一种全方位沉浸式的听觉盛宴,而不是简单满足在车内听歌或者收听其他信息的功能上的要求。 最终我们希望能够创造一种方式,让消费者和车辆交互和融合。 另外我们在选择材质的方面,如果说在10年前定义豪华的方式,就是使用最高最昂贵的皮革和其他高价的材质,在今天很多品牌仍然保持使用这种皮革的材质。但是我们极星希望提供的是一种有绝佳触感以及豪华质感的可持续新材料。这就像是在时装界也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让这种主流的思维,把使用动物皮毛和皮革作为主要选材进行的一种转变。 我相信这种过程应该是潜移默化的,最终人们会了解最前卫最全新的豪华是通过更加可持续更加安全的方式实现的。 另外在发布会的时候,Max也提到我们对于车内灯光的设计,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品牌,他们希望能够使用更加酷炫的灯光,更加华丽的灯光效果来体现这种豪华感。 但是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我们希望赋予整个车内的氛围灯以一种主题,它的灵感是来自我们的宇宙星系,我们更希望的是给消费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u20285、我们知道现在国内对于自动驾驶的研发和探索是走得比较快的,我们是如何看待全中国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的真实需求,以及我们在这上面需要投入多大的精力? 答:首先要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我想先区分一下自动驾驶在商业角度上也就是移动出行角度的定义,以及对于高端车型车主的真正需求,这两者之间的差别。 我们所说的在自动驾驶最初出现的时候,人们想到的可能是一些自动化极强的辅助系统,但是在极星3当中我们所做的更多是去尝试如何提供一些必要的,并且真正有帮助的驾驶辅助。 包括我们极星3上搭载的雷达,也就是激光雷达,它可以在不同的车况,以及不同的路况、不同的驾驶需求下提供一些必要的辅助。 这就是我们热衷于满足或者是跟随主流的技术发展,使用更多的创新和先进的技术的原因。 但是我们所说的这种从A到B的自动驾驶,或者是在拥挤的道路上如何实现无人驾驶,是对专业性更强的第三方的应用开发公司的发展方向。 而我们认为目前来讲,这种更加高端的自动化驾驶其实不能完全贴合个体的需求,我们认为更有必要的是开发出一些更加有实用性的功能。 当然我们在2025年的时候应该会推出一种能够实现在高速上实现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的功能。 6、一个月前我在成都采访了Max:在一家 CEO是设计师的公司里当首席设计师,到底是更容易还是更难?而Max给我回答是:既可以说更简单,因为他更懂我,但是也可以说更难,因为他要求更高。那么现在我想把这个问题在这问Thomas,您觉得Max在极星做设计工作到底是更简单还是更难? 答:您刚才问Thomas,CEO是不是会更多的参与到设计角色当中,他说,其实参与进去本身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只要是CEO肯定都想要参与进去,只不过Thomas是更懂设计的CEO。 同时他也发现他们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他们对于设计的理解以及品位有很多接近和重叠的部分,尤其是在产品设计的过程当中,其实这种默契是会产生一种加成的效果。 而且即便有时候会有一些个别的分歧,但最终得出的结果都是好的。 同时以他多年的工作经验来说,包括之前在大众、在沃尔沃、以及现在在极星,他发现在与设计师沟通的过程当中所碰撞出来的这些火花,会得出远远高于一个人个人能力能够得到的产出,同时他不会过多的干预决策性的问题,而是给他们一些引导。 补充刚才那个问题想要明确一点,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对于目前汽车的设计甚至所有消费品的设计,在创造消费者体验的时候已经与10年前截然不同。因为10年前限制一个品牌发展的核心可能是它的技术水平,这也正是为什么在内燃机时代,很多公司它的名称里面都有Motor这个词。但是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要求更高了,而且我们看到不同品牌所使用的电动发动机的功率即便高,限制它的也不再是技术的发展,而是它如何和整个车身融为一体。即便是在电动车时代,也不仅仅是局限在电池技术的发展,对品牌来说设计其实已经成为发展中的支柱性的因素,但是目前更多的品牌没有给设计足够的关注度,或者说没有赋予它足够的力量。 而这对极星来说,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希望是一种不妥协的态度,因此我们的资金和精力的投入是完全不吝啬的。 7、这次极星4使用Flyme Auto Core作为整个系统软件的底层,是在这辆车型定义一开始就做出的,这样的决定日后还有哪些关键的技术部分会有更多的中国开发团队的支持? 答:这其实是我们为了满足不同的市场,而采用的更加符合当地消费者需要的一个成功的尝试。 因为在安卓系统的操控系统下,可以与Flyme Auto Core相结合,使我们能够无缝衔接地下载更多的应用,并且不同于之前使用的谷歌系统,我们的限制更少了,而且可以以一种更加自由和开放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8、您过来的时候应该也看过其他的中国纯电动车的产品,您是如何评价他们的设计,包括外观和内饰上的设计的? 答:Thomas在两个月之前已经来过一次中国,在这里他对于电动汽车发展如此迅猛的态势,觉得有一种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也感到非常的欣慰。很明显,不同的汽车品牌目前拥有更高的自由度,可以去打破常规,做一些大胆的尝试,也可以说中国有能够培养出鲜明个性的土壤。 作为极星3,虽然它是中型的现代SUV,但是它所展示出的是一种很强的个性,他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品牌能够不去片面地跟随主流趋势,而是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品牌的,正确的表达方式。因为,即便是在中国这种百花齐放的态势下,也希望任何一个品牌都能够成为最与众不同的一个。
环形隧道

2023-04-18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相关推荐

常岩CY

常岩CY

评论
常岩CY

常岩CY

评论
常岩CY

常岩CY

评论
常岩CY

常岩CY

评论
常岩CY

常岩CY

评论
常岩CY

常岩CY

评论
常岩CY

常岩CY

评论
常岩CY

常岩CY

评论
常岩CY

常岩CY

评论
常岩CY

常岩CY

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