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关注
环形隧道

2023-10-27

刚刚采访了极氪 CEO 安聪慧和其他高管,不完整采访记录如下: - 造一台超跑是比较难的,造一台轿车、SUV,也是比较难的,你把轿车的舒适、超跑的性能、SUV 的通过性,这所有的特性集成,是很难的。 001 FR 是在吉利造车 20 多年的基础上,经过 5 - 6 年的时间开发出来的。 从吉利的经验来说,一个优秀的架构开发,需要 4 年。 - 001 发布的时候我当时讲,肯定有很多品牌抄这个车,等他们的车出来,我们的下一代车马上出来了。 我讲个故事吧,吉利造车第一天就明白,这个行业决定了你必须国际化全球化,所以中国品牌一定要走向国际市场,第二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最重要的就是怎么造架构。 我们从 96 年开始,一直在为技术研发做大量的投入,后来和伦敦出租车、收购沃尔沃,我们和世界上很多成功企业的合作,我们有了领克,有了 CMA,从 CMA 开始,吉利真正开始走向欧洲的发达国家市场。极氪的浩瀚架构是在 CMA 的基础上,开发的纯电架构,这需要积累、需要大量的投入,不是那么容易的。 - 对于 001 FR 的座舱,不仅仅是 8295,我们做了一个全方位的跨代升级,包括很多外设,比如 OLED 中控、我们的 2400W 的音响、 35.5 英寸的 HUD,在软件层面,我们会提供更加精细的 3D 渲染,包括专属于 FR 的交互。 我们也首发了高德 v7.1 版本的导航,我们也有索尼 Hi-Res 的音源,我们加持了非常多软的资源。 现在还处于智能化的初级阶段,智能座舱目前还是被动智能,人发出命令,座舱执行这样的形态,但未来,我们相信一定会走向主动智能,包括对人的意图的理解以及主动的服务。 - 大模型我们早就在做了,明年肯定可以体验到。 - 造车的人都有情怀,为什么性能车、超跑一直被国外的品牌垄断?中国品牌为什么一直得不到突破?这个问题是极氪造车第一天就在思考的问题。 我今天挺激动的,也很紧张,我觉得我们在性能车上,有了重大的突破。我相信,高性能车市场会进一步增加的,76.9 万元,市场为什么不会更大呢?我们也会进一步下放很多性能车的技术,让更多的用户享受性能的驾驶和体验。 - 今天极越产品发布,我表示祝贺。对于 8295,今天都是同一天发,对极氪来说,可以看到我们在智能座舱方面的决心、力度和速度。好的座舱体验,硬件、软件都重要,从硬件上,我们是行业首个量产。当初我们是 820,到 8155,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到 8295,我们是首发,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我们的决心、力度和速度。 很多人认为我们偏传统,这是一个误判,在一开始我承认,但 Zeekr OS 5.0 后,我认为我们和智能化的标杆品牌没有区别。现在我们首发 8295,再加极氪将近 1000 人的座舱团队,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 - 无论选择碳纤维车顶,还是玻璃天幕(包含激光雷达),他们都 12 个摄像头的视觉感知,也全部提供极氪 NZP 的能力。对于智驾有图无图,我们今天不展开,但可以说,我们很快会有惊喜带给大家,到时候再给大家汇报。 - 极氪一直是极致性能,除了加速,也包括迭代的速度。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服务化的架构,我们相信未来极氪迭代的速度会远远超越行业。我想表达一点,我们软件不是光简单的体现在车机上,我们对性能、安全、底盘、电池管理…这些都是大量的软件能力。我们的 ZVC 矢量控制,这个难度我想,搞车的人都清楚。这是其他友商做不到的。 我们今天的操控,背后也有大量的软件,很多都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比如说威睿,5000 人有一半都是软件团队,威睿主要是电机、电池、电控,一半人是做软件。今天一个小遗憾,就是莱科宁模式,如果明早就交车,明早就给大家(更好),但我们要做完整的冬季测试,我们判断没有问题之后,才能推送给大家,这是我们的逻辑。 - 销量我自己是不满意的,客观的说,按照全年 14 万的目标,到 Q3 我们完成了 56%,Q3 创造了我们的最高记录,Q4 还会更高,同时我们会发力海外,我们觉得 14 万依然是我们的核心目标,目前确实有压力,20 万以上,目前完成率前两名是理想和极氪,我们向第一名学习。我们到 Q3 是增幅 100.2%,刚好翻倍。 我们针对极氪 X 发了一些全新的权益,我们发现后面新增的用户,很多是第一台车,我们推了一些零息、低首付的政策,目前看效果不错,日均交易翻了一倍。 电动门、智能 B 柱的供应链也有缓解,我们也开始推出一些选装基金,让一些用户可以体验到。我们目前是细分市场第二,奥迪 Q3 排在我们前面,我们有信心,我们可以做到第一名。 对于 001,极氪的设计一直是相对偏激进的,到现在为止交付两年,大众审美还是非常认可这台车的,到目前为止,001 还是 30 万的冠军。对于 001 的迭代,我们也不会捂着不说,但在明年下半年之前,不会有 001 的迭代,现在销量也依然很好。 我们认为 14 万的目标还是很有机会的。 - 我们既然开发一款产品,目标很明确,一定要做细分市场的标杆。001 当年大家说,一千两千到顶了,但是我们最后过万了,这是我们的产品开发标准,甚至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了。Q4 环比肯定会有很好的增长,对于未来,明年 3 款走量的产品上市,所以下一年度,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 - 极氪的使命是共创极致体验的出行生活,001 FR 可以体现我们在共创方面一个新的领域,我们和 F1 的世界冠军一起共创,我们和用户、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共创。极氪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全球品牌。 - 针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的调查,我们的新闻发言人杨学良在微博上发布了我们的回应。这是控股集团的声明,这也是我们极氪的观点。 极氪的全球化在快速的实施,预计在下个月中下旬,将会在欧洲瑞典和荷兰,我们会开设我们的中心店,明年我们会进入西欧 8 个发达国家,中亚、中东、南美、港澳等国家和地区,也会继续开始进行销售。这也会给极氪明年的销量带来比较好的贡献, 极氪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在为国际化做准备。浩瀚架构在开发阶段就考虑了欧洲、美国的法规标准的。 - 极氪过去几年给大家的品牌认知是性能、靠谱、速度,我们一直在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进化,我们一直强调全能。对于行业,我们相信明年一定会更卷,后年也查不到哪里去。我们在充分准备好各项工作。 - 肯定的说,001 FR 不赚钱。为什么要这么做?对于极氪的毛利来看,我们去年说过,上市阶段就要求毛利为正,今年我讲过,一定会达到两位数,这个目标肯定能实现。 因为合规问题,我们要看年终的报表,但我们的毛利是除了特斯拉之外最高的,也会是特斯拉之外最早赚钱的纯电动车企。 - 001 FR 调节项非常丰富,既可以日常代步,也可以下赛道,我们也会提供分级的驾驶培训,让大家由浅入深地适应这款产品。 - 极氪不会成为一个赛车品牌,但我们的技术标签总体还是比较重的。我们把阶段性的一些技术应用在 001 FR 上了,在相当多的层面超越了全球最顶级的跑车,但这不是我们品牌发展的初衷,我们不是要做一个赛车品牌。 9.1 极氪进化日后,Kimi 的粉丝让他看看 001FR,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在 Twitter 上 @ 我们,第一,他想了解我们会不会去欧洲,他希望成为欧洲第一位车主,其次,他对不断迭代的性能车,非常有兴趣。我们也是快速响应,一拍即合。 对极氪,在市场上大家看到的各种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我们都很有追求,最快去量产应用。麒麟 4C、 800V,等等,Kimi 作为冠军的能力,对车的理解,他过来给我们提出了很多优化和改善的的方案。我们的合作没有期限,他会在技术方面不断打磨我们的产品。我们希望 Kimi 的粉丝们了解我们的产品。 我们答应了 Kimi,让他成为 001 FR 的欧洲第一个车主。 - 祝贺我们极越的上市,期待他们的大卖。我们和极越共用浩瀚的基础架构,但每个品牌自身的需求是不同的,无论是性能、配置、材料、造型、调校等等。产品我相信有一定重叠,但还是不同的细分市场。 - 对于智能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能力,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完善的软硬件能力,我们的 5.0 和 FR 上可以看到,我们具备一个非常快速迭代的基础。 我们在大模型、决策引擎、CV 视觉等等领域,我们明年在意图理解、主动服务上会推出我们的产品,全面领先我们的对手。 - 对于极氪 IPO,目前没有更新的信息给到大家。如果有了新进展,我们会第一时间和大家汇报。 25 年 65 万辆的目标,我们没有调整。 - 我们的产品定位高端豪华,渠道来说,我们现在是 319 家,到明年年底会增长到 572 家,其中 70% 以上在下沉市场,二线城市以下。明年的三款产品主力市场都在 20+ 万,下沉市场需求更大。 有调研显示,增程或 PHEV 用户的下一台车,70% 是纯电,我们相信下沉市场的机会是非常大的。
环形隧道

2023-10-27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相关推荐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