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Max

AutocarMax

关注

想对小鹏 G6 说六个字 | 试驾

小鹏 G6

2023-05-26


撰文 | 海锋

编辑|周长贤

过去几年,造车新势力们都在押注:蔚来在赌换电,理想在赌增程,小鹏在赌智驾......

相比前两家,小鹏的销量规模最小,但发展路线十分清晰,在智能辅助驾驶、快充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

在 2023 上海车展上,小鹏公布了旗下新车 G6,这款定位家用的中型 SUV,是小鹏未来 2-3 年最关键的产品之一。

最近,《出行百人会/AutocarMax》接到了小鹏 G6 的试驾邀请,零距离体验了它的诸多产品亮点。

智能驾驶 黎明曙光已显现

年轻的时候,我弄不明白一件事,那些身价不菲的老板们花费数百万购置豪车,却还要每个月花几千块请司机帮忙代开,这和买了烟花并付钱让邻居放,有什么区别?

当我真正走上打工人的岗位,经历过几段 996 的工作之后,才发现,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如果有一位司机能帮忙开车,把我安全送回家里,那是多么幸福的事。

但对普通人来说,请司机并不是一个现实的选项,偶尔请一次代驾,或购买一台带有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车型才更符合实际。好在,小鹏 G6 的智能辅助驾驶已经成熟,并具备大规模普及的条件。

小鹏 LCC 开启示例

针对智能驾驶的体验,主办方安排了两段路况,分别是高速道路,主要体验高速 NGP,以及城区道路,主要体验城市 NGP 和增强版 LCC。

当车辆驶出封闭的小区,驶入公共道路几百米之后,仪表盘中央就出现了灰色的 LCC 标识,此时你只需向下拨两次换挡杆,LCC 标识变成蓝色,车辆就会进入 LCC 领航模式。

所谓 LCC,就是高阶的 ACC,车辆会根据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时刻探测周边环境,将油门、刹车、方向都交给系统来处理。注意,LCC 并不具备与导航系统的联合工作模式,简单来说,它只会跟着车道线一直走,甚至自动识别红绿灯以及跟车,但还不能将你从 A 点送到 B 点。

小鹏高速 NGP 开启示例

当继续行驶几百米,车辆过了高速收费口之后,仪表盘上就出现了灰色的 NGP 标识,此时车辆告诉你「我已经做好智能辅助驾驶的准备」。同样,换挡杆向下拨两次,NGP 标识由灰色变成蓝色,智能辅助驾驶就正式开启了。

实际体验下来,跟车、变道、进出匝道,这些常规操作都没问题,甚至遇到前方修路、车辆恶意加塞等复杂问题,小鹏 G6 的高速 NGP 也能非常从容地应对。据工程师反馈,在这一版本的 NGP 中,针对加塞等特殊情况做了优化,并不会直接急刹,而是根据实际车距的变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柔和刹车」模式,乘坐体验更像老司机。

不过在高速 NGP 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在超车道行驶时前方遇到打着双闪的清障车辆以非常低的时速运行,而此时,旁边的行车道车流异常密集。小鹏高速 NGP 一直在等待变道的时机,可是当真正的变道时机出现时,它却没有变道。这个时候,你就要手动干预,把车辆变过去,再接着开启 NGP 功能。

高速路况下,蔚来、理想、阿维塔等很多品牌的产品都已经具备了和小鹏类似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或者说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就是 95 分和 98 分之间的区别。但真正的挑战在城区,要知道,小鹏汽车总部周边路况极其复杂,路障、公交、电瓶车应接不暇,对城市 NGP 来说应该属于「地狱级」难度。

设置好导航路线,行驶几十米系统就显示城市 NGP 已经做好准备。开启该功能后,油门、刹车、方向盘完全进入托管模式,驾驶者只需手扶方向盘,两眼注视前方即可。

广州市区复杂路况示例

在体验过程中,即便遇到乱窜的电动自行车、加塞的公交车和因为修路车道线完全消失不见的路面,这套系统也没有让人失望,非常稳定地行驶了超过 30 公里。整个体验过程,我们只接管了一次,那就是车辆想要右转,但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一辆接一辆,在等待一分钟之后,它终于向驾驶者开口:「帮帮我吧,这里路况有点复杂」。

试想一下,如果你从市中心的办公大楼出来,设置好回家的导航,整个驾驶过程基本只需要完成监督的任务,是不是能大幅缓解你下班路上的疲倦?

要说城市 NGP 的不足,也有,那就是保持太高的安全冗余度,离旁边的电动自行车还有半米,车辆就开始避让,明明可以先加速,再变道,它却选择等待······对老司机来说,未免过于保守。

不过,在智能驾驶发展初期,保守一些我们也能理解,如果一开始体验就过于激进,反而会让公众难以接受。

按照目前的体验来看,小鹏 G6 搭载的这套 NGP 已经相当于 3-4 年驾龄司机的驾驶水平。随着基础数据的积累以及功能的不断迭代,只需 2-3 年,就能进化到非常成熟的地步。

5 月 25 日,在小鹏汽车首届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透露,计划在今年 6 月正式推送高速 NGP2.0,预计 2023 年内实现高速场景每千公里接管次数小于 1 次。

此外,小鹏计划第三季度末在全国没有高精地图的城市,陆续开放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 XNGP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800V 架构 补能体验再升级

只要是纯电动汽车,就肯定绕不开续航焦虑的问题。解决续航焦虑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增大电池容量,另一种就是布局快充甚至超快充。

双车对比充电测试

增大电池容量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成本直线飙升,并且拖着巨大而沉重的电池行驶,反而会增加能耗,让长续航成本越来越高。就当前技术条件下,电动汽车设计师们取得了共识,那就是 80-90kWh 电池是最合适的选择。

P(功率)=U(电压)×I(电流)

想要提升充电功率,要么提升电压,要么提升电流。但电流的提升会带来一系列电磁感应问题,并且涉及复杂的温升,也就是散热,所以 400V 升级成 800V 就是最好的方式。

800V 并不是新鲜技术,保时捷、理想、极狐等等品牌都在使用,但基于扶摇架构打造的小鹏 G6 实现了全链路的 800V 架构,从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入手,实现全方位的高压技术支持。

这项技术带来的优势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充电速度变得很快。

为了验证小鹏 G6 的快充速度,主办方找来一台特斯拉 Model Y P 版进行对比实测。在第三方充电桩「小橘充电」相邻两个桩进行测试,同样从 10%左右的电量开始,在 5 分钟多一些的时间内,小鹏 G6 充入了 11.168 度电,特斯拉 Model Y P 版充入了 7.482 度电,也就是说两者的充电速度相差近 50%。

这还是在使用 3C 电池的情况下,如果选择充电速度更快的 4C 电池,再配合小鹏最新的超级充电桩,「充电 5 分钟,行驶 200km」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功能。

第二个优势是,800V 架构可以让电量变得更扎实。

早期的电动汽车表显续航里程「很虚」,明明显示还能跑 200 公里,实际可能连 150 公里都费劲。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三电系统的效率不高,在电能传输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中损耗过高所致。

800V 的加持,可以让每个环节的效率都有小幅提升。以电机系统为例,大约可以提升 2-3%。加上电池和电控,基本能实现续航 8-10%的提升,在日常使用感受上非常明显。

此次小鹏 G6 的试驾,全部行驶里程接近 200 公里,但表显的剩余里程数却非常稳健,几乎是 1:1 等比例下降,带来极大的安全感。

可以说,800V 的加持能大幅缓解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而随着 800V 快充桩的普及,快速充电很快就可以实现媲美加油的补能速度。

赛道劈弯 家用 SUV 也能疯狂

从广州白云机场出来,主办方直接把我们拉到肇庆赛车场。说实话,我很难理解,一台定位家用与舒适的中型 SUV,为什么要跑赛道?

双叉臂前悬架

前后双稳定杆

前后一体式铝压铸

CIB 电池一体化技术

0-100km/h 3.9 秒加速

······

回忆起一个月前小鹏官方披露的关于 G6 的信息, 似乎赛道体验也不那么违和了。

为了增加体验者对小鹏 G6 的切身感受,主办方还特意找来一台特斯拉 Model Y P 版,先开一圈竞品,再开一圈小鹏 G6,感受一下两款车在赛道中的差异。

抽签决定体验顺序,第一圈是特斯拉 Model Y P 版。

不得不佩服特斯拉的底盘调校团队,虽然日常开起来很颠,非常容易被后排乘客吐槽,但在赛道驾驶起来是真爽。双电机四驱协同精细的转向比,每一个入弯出弯都非常丝滑,硬硬的悬挂在赛道中成了优势,不会因为过大的倾角而让驾驶者产生畏惧的情绪,总之,一路高歌猛进就对了。

第二圈换成小鹏 G6,电门踩下瞬间,加速很猛,完全不像是一台家用车。一个 3.7 秒,一个 3.9 秒,都是「3 秒俱乐部」成员,体感差异很小。

在劈弯时,能明显感觉到小鹏 G6 的前后一体式铝压铸技术对车身刚性的提升,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台车开起来很「整」。

电动车由于电池设计在底盘,因此相比绝大多数燃油车,重心都更低,也具备更好的操控稳定性。只要轮胎抓地力足够,那么车辆的操控极限就会推得很高。

小鹏 G6 搭载的米其林 PS EV 电动车专用轮胎,尺寸为 255/45 R20,这样的尺寸理论上已经够用,但对一台最大功率 358kW,最大扭矩 660Nm 的性能怪兽来说,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赛道中,能明显听到轮胎的嘶吼,并且在高速入弯时,车辆似乎是滑着进去的。车没到极限,轮胎先到极限了,建议小鹏能推出更高规格的轮胎,满足运动爱好者的需求。

小鹏 G6 全铝合金双叉臂前悬架

在驾驶培训时,我仔细查看了停在眼前的小鹏 G6 和 Model Y P,前者的前制动系统使用普通单活塞卡钳,而后者使用对向四活塞,理论上后者的制动效果会更好。但在大直道重刹时,小鹏 G6 的制动系统并没有掉链子,相反几圈高强度驾驶下来,表现依旧非常稳定,下车后查了一眼参数:好家伙,100-0km/h,33.4 米!

赛道环节体验结束,我给 Model Y P 的打分是 9 分,而小鹏 G6 的打分是 8 分。因为,小鹏 G6 并不是一台专门为赛道而生的运动车型,它更像是一位全职太太,偶尔参加一下铁人三项,还能获得不错的名次,让人眼前一亮。

结语

消费的意义在于解决问题。

仔细研究一下历史上的爆款车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车解决了当时消费者碰到的诸多问题。例如:

福特 T 型车——将汽车价格大幅降低;

大众高尔夫——在巨大空间与娇小身材之间实现平衡;

丰田卡罗拉——解决产品售价与品质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小鹏 G6 能不能热销,从这个逻辑思路就能轻易判断。

城市/高速 NGP——解决城市打工人无法请司机的尴尬;

800V 超快充——解决电动汽车补能问题;

驾乘表现良好——解决操控与舒适性之间的矛盾。

所以,在造车新势力的三驾马车中,我更看好小鹏,只要小鹏 G6 定一个合理的价格,这个品牌的营收与销量就都不再是问题。

现在,小鹏的当务之急并不是卖车,而是让更多普通用户也能像我一样,深入体验到这台身处智能辅助驾驶全面普及黎明中的车。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