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观察家

电动汽车观察家

关注

上汽大通新能源:拐点要来

上汽大通MAXUS ENNIQ7

2023-08-28

作者 | 褚万博

编辑 | 邱锴俊

8 月 25 日成都车展,上汽大通 MAXUS 正式推出定位中端市场的 MPV 车型「大家 7」,售价区间落在 25.98-29.98 万元之间。

这款车的定位,瞄准的是多人员家庭用车,采用「大家」这个名字也出自这里。

这款新车对于正在全面转向新能源的上汽大通来说,意义重大,大家品牌系列,是上汽大通在多人出行车型上,向新能源转型的一次重要突破。

虽然在此之前,上汽大通已经在新能源车型上有所尝试,但一直都没有溅起足够大的水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产品燃油味道太足,品牌定位上乘用/商用模糊,用户记忆点不够。

但这一次不一样,有了上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方面,进行集团层面的研发和统筹,魔方电池、斑马车机、换电技术……上汽集团最新的研发成果集中上车,大家新品牌序列又与过去的产品序列做出区隔。

随着 MPV 市场的家用化需求被逐渐挖掘,上汽大通在一个最合适的时间,以最认真的姿态重新向 MPV 市场发起冲击。

大家 7,一款什么样的车?

此次上汽大通在成都车展,共推出 3 个版本的大家 7 车型,分别是:

森林长续航版,续航里程 527 公里,预售价 25.98 万元;

森林加长续航版,续航里程 605 公里,预售价 27.98 万元;

高山加长续航版,续航里程 605 公里,预售价 29.98 万元。

在车型定位上,大家 7 主要瞄向多人员家庭用车的中大型 MPV,新车长宽高分别为 4907/1885/1756mm,轴距为 2975mm。

整车外观在保留此前大家 9 的家族式设计的同时,多了很多当下纯电动车的常规设计元素,比如封闭式前格栅、隐藏式门把手等,另外,大家 7 还提供了电子外后视镜的选装版本。

舱内空间方面,大家 7 车内净高 1200mm,宽度达 1538mm,二排有效腿部空间达 947mm,三排满员的情况下后备箱可摆放一个 28 寸和两个 20 寸行李箱。

针对家用需求,大家 7 也在配置上进行了专门的设计,两侧电滑侧门同级别唯一。在内部的座位布局上大家 7 也比较独特,除了常规的 2+2+3 布局版本之外,大家 7 还推出了一款 1+1+2+1 的 6 座版,最后的那个 1 呢,就是一个可以通过滑轨前后挪动随时变成副驾或者二排,同时这个座椅还能灵活的前后旋转,可以满足多样的舒适性需求和家用需求。

另外,在中央扶手箱下面,大家 7 还布置了一个车规的车载冰箱,温控区间在 0°-50°,冰箱还可设置 24 小时持续工作,锁车和下车后也能持续工作,最低电耗每小时仅 0.055 度。

舱内的智能化交互主要通过一块 3 联屏,可满足大多数的车载设置和舒适、娱乐需求,车机系统搭载的上汽旗下斑马智行的方案,计算硬件内置一块高通 8155 座舱芯片,算是这个车型价格区间内的常规配置。

智能驾驶方面,大家 7 提供基本的 L2 级驾驶辅助,包括 ACC 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等,高山版还配置司机疲劳监控功能。

三电方面,大家 7 搭载采用新一代 E2 架构高效电驱,搭载上汽集团 90kWh 魔方电池及高阶 BMS,CLTC 续航里程最高可以达到 605km。而在用电方面,大家 7 还支持电动车中最高 6.6kW 的 V2L 车外放电功能以及最大 2.2kW 的车内 V2L 放电。

同时,大家 7 支持充电和换电 7 种补能方式,据上汽大通透露,大家 7 将加入捷电换电体系(上汽与宁德时代、中石油、中石化合作成立的换电公司)。

最后,上汽大通表示,除了纯电版本,大家 7 之后还将推出混动版本。

上汽大通,新能源化回顾

相比上汽旗下其他品牌,上汽大通在 2011 年成立之后,在上汽集团内部的存在感或许没有那么足,此前受到的关注也比较少。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产品业务比较模糊的缘故,大家产品序列之前, 上汽大通的产品业务线,大体可以分为 4 类,一是 V 系列的轻卡系列,二是星际系列的皮卡,三是 G 系列的燃油 MPV,四则是 D 系列的 SUV。

上汽大通旅行家 V100

除此之外,还有基于轻卡车型的一系列改装业务,比如房车改装、警车改装等等。

以上便是上汽大通燃油板块的业务,商用/乘用两手兼顾,还有改装做补充,市场对其的定位不够精准可以理解,这也造成了上汽大通在乘用车市场的存在感并不是那么强。

这个问题也让上汽大通的新能源化一直没有太大起色,以 MPV 作为切入新能源乘用车的上汽大通,最开始的尝试是 MIFA 系列(首款车型上市前叫 EUNIQ),2022 年,上汽大通开始集中推出 MIFA5\6\9 等车型,但在销量上一直处于小透明的状态。

以 MIFA 9 为例,月度销量常年徘徊在 400 辆左右,定位更低的 MIFA 5,销量也大差不大在这个水平。每月几百辆的销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卷成这样的当下,基本上没什么存在感。

当然,除了上汽大通本身定位模糊,存在感不强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此前的新能源产品燃油味太浓,新能源的特点不够凸显。

上汽大通 MIFA5

比如在产品外观方面,始发版的 MIFA 5 与燃油系列的 G50 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电池续航上也只有 400-500 公里(纯电),作为一款 2022 年上市的纯电车型,快充 30-80%超过半个小时。

不管是续航还是补能效率,放在同级别车型中几乎没什么竞争能力。

但是,这种情况随着大家 7 的亮相,我们看到了转机的可能。

市场需求+上汽体系,上汽大通新能源加速

在大家 7 身上,我们看到了 2 个非常不一样的信号。

首先,在车型的产品设计上,外观新能源化特征明显,封闭格栅、隐藏式门把手纷纷出现。当然,这些都只是外在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大家 7 开始真正的去尝试基于需求定义产品。

比如两侧电滑门、可灵活基于需求调整的副驾座椅、车载冰箱等等。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冰箱彩电大沙发是这款车的核心竞争力,但至少这些配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满足家用需求,也更容易被用户感知并产生友好度,至少对传统汽车品牌来说,这是一个产品设计思维的改变。

上汽魔方电池

其次,上汽集团层面研发的最新技术成果,开始体系化的被大家 7 搭载。比如智能化方面,座舱操作系统由上汽旗下斑马智行提供,电池则搭载的是上汽最新的魔方电池,补能也借助上汽的换电体系。

这套打法在上汽其他子品牌上也有所体现,比如同在成都车展出现的 MG Cyberster。

上了上汽这艘大船,对于上汽大通来说意义不小,一方面,集团层面的研发,资源充足且紧跟技术前沿,核心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产品市场竞争力托底;上汽大通可以将精力集中到前台,比如渠道的铺设、品牌形象的换新等等。

另外,现在的上汽大通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友好的大环境。这里的大环境是指,随着新能源卷进 MPV 细分市场,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MPV 车型除了商务属性之外,家用属性也正在被挖掘,市场存在增量的可能性。

这一大趋势很明显已经被很多车企看到,在此之前,包括极氪 009、腾势 D9 等 9 字辈车型已经率先打入市场,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也在一旁跃跃欲试。

这种现象的一个核心原因是,随着国内人口结构的变化,包括老人、孩子和家长的多人员出行需求正在被放大,相比大型 SUV,MPV 车型因为车型布局的原因,在舒适性、空间等方面可以更好的满足需求。

面对这样一个新增量市场,再加上上汽集团技术体系的加持,上汽大通新能源转型的拐点,或许将会在不久之后出现。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