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师
继 G3 和 P7 之后,小鹏又在今年祭出了一款重磅产品 ——P5。
而说到小鹏 P5,我们一般会讨论的是什么?可能是全球首个量产的激光雷达,可能是城市 NPG,也可能是百变的第三生活空间,还可能是目前最强软硬件组成的智能座舱,但大概率不会是它开起来怎么样。
似乎进入到了智能电动车时代,作为一辆「车」本身的驾驶性已经不再是人们最关注的点。但在这一次试驾中,我还是希望对小鹏 P5 建立一个全面的了解。

快速了解小鹏 P5
1、小鹏 P5 共推出 460G、460E、550G、550E、550P、600P 六款车型,有三种电池版本可选,分别为 55.9 kWh(磷酸铁锂、NEDC 续航 460 km);66.2 kWh(三元锂、NEDC 续航 550 km);71.4 kWh(三元锂、NEDC 续航 600 km),所对应的价格区间在 15.79-22.39 万之间。

2、小鹏 P5 使用了全新的车型命名规律,P 代表辅助驾驶能力为 XPILOT 3.5(激光雷达),E 代表 XPILOT 3.0,N 就是 XPILOT 2.5,而 G 就是不带任何辅助驾驶功能的裸车。
3、全系搭载同一款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 155 kW,最大扭矩 310 N・m,官方 0-100 km/h 加速时间为 7.5 s。
4、全系车机标配目前最顶级的高通骁龙 8155 车规级芯片,系统为 Xmart OS 3.0,还有全场景智能语音系统,可支持最长 120 秒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可支持语义打断等等。
中规中矩但不显「油腻」
其实无论从外形、车型定位还是匹配的动力来看,小鹏 P5 都不是一辆特别强调驾驶性能的车。但前置 155 kW 的电动机已经有大约 210 马力,再加上 310 N・m 的扭矩,放在这样一辆紧凑型轿车上,其实际的动力水平已经超越大部分使用 1.5T 发动机的燃油车(国五排放的思域也就大概这水平了)。

官方的 0-100 km/h 加速时间为 7.5 s,但得益于电动机的特性,小鹏 P5 的前段加速比起燃油车还是要强上不少的,虽然在高速上的再加速能力相对有所减弱,但绝对不会显得「肉」。(注:本文评价基于搭载 18 英寸轮胎的车型)

驾驶模式、能量回收和转向助力均有三种强度可自由调节,彼此并不直接关联,力度循序渐进,非常容易理解,上手多调几次就能轻松找到你最能适应的设定。
不过这里要指出的是,小鹏 P5 的能量回收来的特别快。虽然还算比较线性,但几乎只要一松开踏板就立刻介入,不会有 0.x 秒的延迟缓冲,连我这种经常开电动车的人都需要比较长的适应时间,总体上不如与电门踏板关联性更强的 X-Pedal 单踏板模式容易操控。

底盘部分是比较常规的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架的组合。但整体调教的水平还是不错的,乘坐体验比较舒适,初段设定较软,有一定高级感,对路面细小震动的隔绝到位,高速路面较大的起伏处理也足够柔和,只是回弹后的上下余震稍微多了些,尤其是后排。

方向盘自然是没有太多路感的,不过总体的指向还比较精准,中间位置的虚位不算大,车身的跟随性也不错,但还是因为悬架比较软,快速变线时的侧向回摆较为明显。另外方向盘只能上下调节,不支持前后调节,对于比较高的驾驶员并不是太友好。

隔音部分是可以赞一下的,试驾车选配了 18 英寸的轮毂和米其林浩悦 3st 轮胎(550E 及以上版本只需 + 3000 元或积分兑换,而标配为 17 英寸普利司通)。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舒适静音胎了,对路噪的抑制帮助不小,也不怎么挑路面,对整体行驶品质的提升很大,建议预算充足的用户都选上。

总体来说,小鹏 P5 就是一辆 15 万元左右自主品牌车型的平均水平,考虑到单纯的驾驶性并非它的卖点,作为一辆以轻松驾驶为主的纯家用车,这样的表现完全可以接受。
静态回顾
小鹏 P5 真的不好看吗?在 P5 刚刚亮相的时候,就有不少朋友直呼「小鹏药丸」。直到今天,人们对小鹏 P5 的外形评价还是两极分化的,毕竟其过于家用的造型与既科幻又运动的 P7 相去甚远。但在一天的接触之后,我倒是觉得小鹏 P5 看起来越来越顺眼,只是属于在路上并不会有什么回头率的那种而已。

小鹏 P5 的尺寸为 4808/1840/1530 mm(长 / 宽 / 高),轴距 2768 mm。本身在同级车型中就算是偏高的车身,而环绕车底部的一圈黑边又让视觉重心再提高了一些,其实如果能把那黑边改成与车身同色会好不少,我试了一下:

P5 采用家族式 X Robot Face 造型,光剑 3.0 的灯光设计也将「X」元素融入到了一体式大灯中。

550P、600P 车型标配两颗来自大疆览沃的车规级激光雷达,拥有等效 144 线的点云密度,针对 10% 反射率的目标探测距离可达 150m,前侧向双台布置使得视野提升到 150°。另外还有:
- 9 颗辅助驾驶感知摄像头
- 4 颗 360° 环视摄像头
- 5 颗毫米波雷达
- 12 颗超声波雷达
- 英伟达 Xavier 芯片
再加上高精地图,这套 XPILOT 3.5 系统可以完全满足难度最高的城市道路 NGP 的需求。
激光雷达在这个位置的擦碰风险比较大,但好在能完全被 360° 环视和前、侧雷达覆盖到,平时开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就算只是轻轻蹭了下,也可能因为激光照射的高度 / 角度改变而使功能失效,重新校准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车尾部也是与车头类似的一体式贯穿 LED 尾灯,整体同样圆润、简洁。

与 P7 最大不同的是,P5 设计了独立的后备厢开关按钮。
接下来看看内饰部分,虽然定位不高,但小鹏 P5 的内饰却一点也不含糊。门板、中控台顶部均为带有纹理的软质塑料,而下部分基本均使用了皮革包裹,整体的档次感是不错的。

全系配备三代高通骁龙数字座舱平台,使用最新的 8155 车规级芯片,拥有 12 G 运存和 128 G 内存,加入了神经网络处理器 NPU, 具备 AI 深度学习能力,其中 CPU 和 GPU 的性能相比上一代分别提升了 8.5 倍和 20 倍。

竖向布置的中控大屏为 15.6 英寸,边框不粗,倾斜角度也比较合适。车机的功能丰富程度、系统的流畅度、易用度、全场景智能语音的识别和准确度均为目前所有智能汽车里的顶级水平。
由于只是在短暂的试驾过程中简单地体验了一会,更详细的评测还无法给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我们之后针对小鹏 P5 的《车机微体验》文章。

受限于成本,小鹏 P5 并没有配备 P7 上的那套丹拿音响,但仍然在前排保留了通电时缓缓升起的高频扬声器,仪式感一点也不少。

大屏后方是 E 和 P 版车型可以选装的智能香氛,包含在智能睡眠空间选装包内(12000 元,600P 车型为标配),如果不选装的话,此处将是一个左右贯通的储物格。

同样包含在智能睡眠空间选装包内的 NAPPA 真皮座椅本身要比 P7 柔软不少,侧向的包裹性也不错,但不带腰托,而且肩部位置(靠背中间装饰条的位置)比较凸出,在正常乘坐时,头不太容易直接靠到头枕上,如果能加上一个头枕前后调节就更好了。
另外,仅坐垫部分支持加热和通风,靠背不支持,整体效果打了一些折扣。

前排头枕的侧翼可以手动夹紧,这在同级车型中是见不到的。

在后排坐车睡过觉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有时候想稍微挪动一下姿势,但只要头一动就枕不到了,只能被迫往下滑一点摊着睡,那不仅难受,还不安全(安全带会勒)。而 P5 后排座椅的头枕是我目前见过的所有车里面最宽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小鹏 P5 的乘坐空间是它的一大优势,将座椅位置调至最低,174 cm 的我距离遮阳帘还有一拳四指空间,如果把它打开还会更大。

后排的坐垫比前排高一些,空间同样相当出色,基本已经可以和一些中型车媲美了,并且中央地台只有非常轻微的凸起,铺上脚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拆下前排头枕,可将前排座椅一键放倒,搭配定制的充气床垫、靠枕等等,让你的 P5 瞬间变身成一辆房车。

后排出风口下方有两个 USB 接口,其中的 USB Type-C 接口输出功率可以达到 60 w。
若选装智能生活空间选装包(包含智能睡眠空间在内,一共 20000 元,600P 车型只需 8000 元),除了一个定制的投影仪、投影幕布之外,还可以获得一个容积不小的后排冰箱(后备厢容积缩小为 360L),2L 的可乐和一堆烧烤食材放进去都毫无压力。

冰箱温度可通过中控大屏在 - 6℃、0℃和 6℃三个挡位间切换,还可以设定下电后的持续制冷时间(最长 24 小时)。不过冰箱内只有侧向的饮料限位器,如果单纯只放几瓶饮料,一刹车就往前滑出来了,然后在行驶中就是各种「咚咚咚」的响声。功能非常不错,但在细节上还可以再优化一下,比如加一个不结冰的软防滑垫之类的。
写在最后
目前小鹏 P5 距离正式交付还有一段时间,但根据预定的信息来看,选择高配 550P 及以上配置的订单已经超过 90%,另外还有超过 50% 的用户都选配了智能睡眠空间。

跟造型一样,在小鹏 P5 值不值得买这件事上,大家的评论也是两极分化的,毕竟从一辆新能源车的动力、续航、空间表现来说,它的售价确实不算便宜。但这只能说是一辆「车」的基础能力,如果考虑到小鹏 P5 如此强大的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你还觉得它贵吗?
总的来说,选择这个级别车型的用户往往希望面面俱到,而小鹏 P5 既能满足家庭用户对乘坐空间、实用性、舒适性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年轻用户对智能、娱乐的需求,确实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