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坚立
当下的自主品牌,一次又一次给到了我们惊喜,凡是自主品牌的新车,在驾乘品质、机械水平、内饰质感等方面以压倒性优势战胜自主品牌。虽然自主品牌在 HEV 混合动力领域的起步较晚,但却丝毫不影响国产 HEV 混动车型的整体实力和表现,上周,我深度试驾了来自 WEY 的拿铁,它所搭载的 1.5T DHT 混动系统给我留下印象深刻。

拿铁,这是 WEY 品牌旗下第三款以咖啡命名的车型,它的定位介于玛奇朵和摩卡之间,与 WEY VV6 处于同一级别,目前,拿铁还未公布其相关价格信息,据官方人士透露,其起步价格或许会在 16 万元左右。

外观方面,拿铁的大灯、中网样式都继承了 WEY 的家族特征,试驾车选用的是熏黑风格套装,中网和保险杠饰条都改成了黑色,显得更加年轻,此外,还提供镀铬版前脸可选。

侧面窗线与前脸饰条颜色同步,都换成了黑色搭配。轮毂尺寸为 19 吋,配备的是米其林皓悦 4 轮胎,可以提升拿铁行驶时的静音表现。

尾灯样式与大灯相呼应,内部结构也相当一致,尾灯主灯组包含了刹车灯、示宽灯和转向灯,而倒车灯和雾灯则被隐藏到了下方长条状灯组之中。
尺寸方面,拿铁的长宽高分别为 4668/1890/1730 mm,轴距 2745 mm。


来到拿铁的内饰部分,首先能想到的形容词精致和豪华,共有魅力紫、动感黑、时尚棕、拿铁咖四种颜色搭配可选,本次试驾主要体验到了紫色和咖色两种内饰,从豪华的角度来看,个人更偏向于咖色,同时也显得更具质感。

拿铁的中控台集成了三块屏幕,顶部屏幕尺寸达到 14.6 英寸,内置了相当丰富的娱乐功能,同时还集成了多种模式的 360° 全景影像、50 米循迹倒车、自动泊车等操作,混动系统的工况图也能通过这块屏幕显示。

下方的屏幕用于操作空调、座椅通风 / 加热、遮阳帘开关灯,虽然触控式屏幕在盲操作方面不如实体按键,但拿铁的智能语音助手可以帮忙完成大部分操作。

全液晶仪表盘样式打破了传统,UI 也相当简洁,中间部分可显示当前车道情况,右侧部分除了油耗、转速之外,还可以显示混动系统工况。

此外,拿铁还配备了 HUD 抬头显示功能,其所包含的 AR 导航非常好用,在接近路口时也有 3D 动态图标提示,导航信息非常直观。

拿铁的前排座椅采用菱形纹皮质面料包裹,并且还有翻毛皮材质拼接,除了通风和加热之外,还提供按摩功能。


第二排座椅不仅配备了加热、USB 接口,还配备遮阳帘,这在同级别车型是相对罕见的配置。


终于轮到了动态驾驶部分,这也是此次体验拿铁的重点部分。1.5T 发动机的最大净功率为 112 kW,峰值扭矩 235 N・m,电机功率 130 kW,峰值扭矩 300 N・m,两者结合一体的系统最大功率 181 kW,峰值扭矩 532 N・m,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7.5 秒,这台混动系统还匹配了一台两挡变速箱。

实际上驾驶起来,拿铁的加速感受虽不及动力参数来得猛烈,但 7.5 秒的加速没有太多水分,加速动作相当轻快,在电机加持下也有着迅速的响应。电机的工作区间非常宽泛,不仅是中低速下可以介入,80 km/h 的匀速巡航状态下也能介入,电池电量可供车辆最长行驶 2 km 左右的距离。

发动机和电机之间的切换堪称默契,并且丝滑,无论纯电行驶时的大脚油门,还是电量不足时的发动机介入,车厢内几乎感觉不到发动机介入启动的动作,只能通过仪表盘来感知实时工况。

除非是电池电量较低情况下,发动机需要大功率输出为电池充电且驱动车轮,此时会有相对明显的运转声音,但持续时间不长,并不会影响驾乘体验。

拿铁这套混动系统的隔音表现相当出色,日常驾驶基本上听不到动力系统运转的声音,将转速拉升至接近 4000 转时,车厢内才有相对明显的发动机声音,这离不开主动降噪和厚实隔音材料的功劳,它的隔音水平在 30 万元以内算得上优秀。

底盘悬架方面,拿铁提供电控悬架可选装,在场地绕桩项目对比了两种悬架模式车型的表现,可以明显发现,拥有电控悬架的拿铁车身姿态控制更好,刹车点头现象更小,弯道中更具支撑力,对于减速带的冲击也显得厚实一些。

对于使用普通机械悬架的拿铁,也可以给较高的评价,同样是非常厚实、紧致的质感,日常行驶时没有太明显的缺点,舒适性在同级别、同价位 SUV 都堪称一流。

拿铁的前排配备了双层隔音玻璃,以及在主动降噪和米其林轮胎的辅助下,营造出了静谧的车厢环境,除非与遇到非常粗糙的路面,否则车厢内的噪音都不明显。

此外,拿铁采用了燕飞利仕音响系统,这套音响的听觉效果较为惊艳,音响分布均匀,音色通透,除了人声效果不算突出之外,其它方面表现都十分不错。

经过深入的试驾体验,我充分感受到了国产混动技术的实力,动力强还省油,刚好弥补了合资混动系统的缺点,外加上拿铁其它方面的出色表现,其整体表现已经不仅是超越了同级别的合资混动车型,甚至不输 30 万级别的合资混动 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