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观察家

电动汽车观察家

关注

从小众到 「爆款」,小鹏 P7 请回答十万个为什么

小鹏 P7

2022-04-01

作者 | 田辉 朱世耘

编辑 | 邱锴俊

中国新造车势力有了第一款销量破十万辆的 EV 车型

3 月 23 日,第十万辆小鹏 P7 下线,抢得了这个头衔。

小鹏的野心不止于此,3 月 28 日小鹏汽车年度财报沟通会上,董事长何小鹏立下了一个 FLAG:小鹏 P7 月销量要突破 1 万辆。

在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急速增长之际,新势力出现累计销售 10 万辆的 EV 车型,是顺理成章的事。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小鹏 P7?

为什么是它:一个全新中国品牌打造、平均售价 25 万元以上、主打智能运动的电动轿车。

一定是小鹏 P7 背后的产品大神发功了吧。

他们不会被眼前的产品和市场格局所限制,但深刻洞察中国人内心隐藏的需求:

  • 零排放、迅捷的驾驶体验;
  • 和手机一样智能的座舱;
  • 以及 「中国老司机」 般的智能驾驶辅助。

为什么是小鹏 P7 的产品经理,而不是其他厂家呢?

也许,是何小鹏同学带领的小鹏汽车,才掌握了真正的互联网产品的精髓 —— 超前捕捉用户需求,精准定义产品,通过高效研发和供应、生产组织实现,并持续迭代进化

为什么,十万辆 P7 又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呢?

是中国智能汽车大众化的大门正在打开。而一开门,小鹏 P7 就停在门口

为什么……

还有很多 「为什么」,在我们脑海里盘旋。

本文,我们就来探索小鹏 P7 的爆款原因。

不是 「真心」 做轿跑,只是 「贪恋轿跑的美色」

小鹏 P7

小鹏 P7 亮相时,从外形看,就是一款轿跑。而在它之前,中国品牌还没有一款真正热销的轿跑。因此,很多人并不看好小鹏 P7。

比如奔驰 CLA 和大众 CC,已经算是两款知名轿跑车。销量呢?2021 年奔驰 CLA 平均月销量是 1000 辆,大众 CC 略好一些,也不过是 1700 辆。

真的是小众 —— 要知道,和奔驰 CLA、大众 CC 同价位的轿车奔驰 C、宝马 3 系、奥迪 A4L 等车型的月销量超过 1 万辆。

资料来源:太平洋汽车、众车网

由此可见,在打造小鹏 P7 之时,小鹏汽车若以对标奔驰 CLA、大众 CC 的思路进行研发,就算对标上了,销量也好不到哪儿去

但小鹏 P7 如今已经突破 10 万辆的销量,又是为何?

一个关键原因是,小鹏汽车在 P7 的产品定义阶段中,一改传统汽车产品设计思路,以开发互联网产品方法,一方面观察用户构成的变化,包括 Z 时代消费者的崛起;另一方面洞悉用户需求,设计产品

小鹏 P7 是在 2020 年春季上市的车型。在研发阶段,小鹏汽车就注意到汽车消费者,特别是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对于外形有着超越前辈的苛求。颜值即正义,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消费品的公理。

从这个意义上,小鹏 P7 不是 「真心」 要做轿跑,纯粹是 「贪恋轿跑的美色」,才设计成了轿跑的样子

轿跑之美 —— 低矮流线造型,在电动汽车上不容易实现,因为动力电池电芯有固定高度,底盘很难做矮。为此,小鹏汽车专门向动力电池厂家定制了 110mm 高的电芯,以保证小鹏 P7 拥有低矮流线的造型。

小鹏 P7 定制了电芯,才做出低趴姿态

另外,小鹏汽车注意到,年轻用户对智能车机系统的需求较为强烈。但是,地图信息更新不及时,车机系统卡顿,语音指令不能正确识别等问题,始终是被消费者所诟病的老大难问题。尤其这一两年,人们已经难以忍受。

为什么人们变得这么挑剔了?

因为,人们已经享受了智能手机超爽的体验,尤其是对 Z 时代年轻消费者而言,他们是使用 iPhone 长大,频繁与 Siri、小爱同学进行语音交互下长大的。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动辄十几万的汽车,反而做不到?

要创造出一款取悦 Z 时代消费者轿跑车型,肯定不能沿用传统汽车设计思路

因此,小鹏汽车打造的 P7,有轿跑的外形,却有完全不一样的产品内核。最为重要的区别,就是小鹏 P7 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座舱

小鹏 P7 智能座舱

在智能车机硬件上,小鹏选用当时最先进的高通 820A 智能车机芯片,保证了车机反应速度,在功能层面上将地图信息作为车机系统主界面,并提供优秀的语音交互功能。

更进一步的是,小鹏针对用车的不同场景,在智能座舱功能中打造出独特的功能,比如导航语音可以单独在主驾驶头枕中播放,不影响全车音响的正常播放;主副驾座椅支持在车机屏幕上进行调整……

更加与传统车企不同的是,小鹏 P7 的消费者在购车购车后,还可以通过 OTA 升级的方式,将车辆的功能升级,时刻保持汽车的新鲜程度。让很多车主惊呼,每次更新就跟拥有了一辆新车似的。

最终,小鹏 P7 既有轿跑车型性感张扬的外形,又有迅捷的动力和操控,还有智能时代才有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体验。

小鹏 P7 的诞生之际,正逢汽车消费转入 Z 时代的节点,成为年轻消费者表达新消费者主张的代表产品。小鹏 P7,也就一炮打响。

中国智能车,中国企业造

小鹏 P7 不是中国第一个达到单车十万辆的车型。在它之前,还有宏光 MINI EV 等国产车,也有小鹏的死敌特斯拉旗下的 Model 3 和 Model Y。

但谈到智能车,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说小鹏,而不是特斯拉?

换一个问题:买特斯拉的人们,买的是什么呢?

特斯拉将常规配置和自动驾驶套件分开销售。如果要享受高级别辅助系统 FSD,需要另外购买。

但是,在中国,特斯拉 FSD 在华购买率只有 1-2%;而且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EAP),也很少人买。

小鹏的情况呢?到 2021 年三季度,小鹏 P7 的 XPILOT 3.0 付费率近 22%。2021 年财报的电话会,何小鹏还透露,P5 已交付 5030 辆,超过 50% 选装 XPILOT 3.0 或 XPILOT 3.5

买特斯拉可能是买电动、买品牌;但是买小鹏,就是买智能。

如果说特斯拉在美国定义了智能汽车,那么在中国,小鹏 P7 则是车主第一个会想到的智能汽车形象。

为什么拥有全球知名度、外形同样炫酷的特斯拉,在中国的智能标签不如小鹏呢?

因为,关于 「智能」 的认同感,其实不是来自于名声或者外形,而是来自于体验。

比如,座舱的体验。

和小鹏 P7 相比,特斯拉的智能座舱基本说不上智能,导航不好用,车机没什么内容;语音助手不要说亲切,识别成功率都不高。和小鹏 P7 的智能座舱,导航采用中国最好的高德地图,语音助手小 P 和思必驰合作开发,识别率高,反馈迅速。整个座舱体验,不仅超越特斯拉,也是其他新势力对标的榜样。

座舱是消费者最有感知的部分。它还不局限于驾驶员,家庭成员对于座舱的智能化水平也非常清楚。由于涉及很多的交互和本地内容,所以智能座舱是一个天生非常强调本地化的产品。这一点,当然是小鹏的优势。

还以语音助手为例,虽然和思必驰合作,但是语义解析、识别增强、语义抗噪、语义打断、自然语言处理等功能则是小鹏自主研发。

甚至小鹏 P7 还支持方言识别,具体怎么做到的呢?

举个例子,小鹏汽车收集带方言的普通话的语料,给供应商来完善语音系统,以至于小 P 能成功识别部分方言。这是特斯拉远远做不到的。

在智能座舱方面,小鹏胜出在情理之中。但是,智能驾驶的体验,小鹏都不逊于特斯拉。

特斯拉 FSD 在亚太选装率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FSD 在美国乃至加州之外,体验并不像它宣传的那么好。

其实,智能驾驶不是一个发明,而是一个实践应用技术。它需要反复的训练,才能习得智慧。而特斯拉,在中国操练的,并没有小鹏那么多

而且,借助小鹏 G3 的经验,小鹏 P7 智能驾驶架构设计中就充分考虑了中国场景的特殊性

在此目标之下,小鹏 P7 的摄像头针对中国场景细节进行了不同精度和位置的布置;采用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单元帮助 P7 在中国高楼林立的大城市中,补位 GPS 信号丢失的关键空挡;英伟达首款车载高性能计算平台 Xavier 提供高达 30TOPS 的算力,以支持这套强大传感系统感知、决策所需。

目前小鹏 XPilot 已经完成了多项创举与纪录,是国内首个支持高速公路领航辅助驾驶(高速 NGP)功能的,是首个真正让车主感受到自动泊车便利性的,也是首个支持跨楼层记忆泊车的辅助驾驶系统。

小鹏 P7 的沿途泊入功能

特别要说的是小鹏 P7 本年度的第一次 OTA 升级,将 2021 年 6 月推送的 2.6.0 版本中最核心的 VPA 停车场记忆泊车功能再强化丰富,根据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实现了用户强感知的 「沿途泊入」 和 「线路分享」 功能。这套泊车系统是智能科技与本地特色的完美结合,最能体现小鹏汽车根植于中国打造智能汽车的优势。

沿途泊入功能,支持非固定车位泊入,让居住在老旧小区的消费者也能体验到记忆泊车功能 —— 这个场景的捕捉,如果不是中国车企,很难做到

从全场景语音交互系统,到高速公路领航辅助驾驶,再到 VPA 停车场记忆泊车,小鹏汽车在打造智能化上从来都是行业标杆位置,而小鹏 P7 又是这些新功能的落地车型,因此小鹏 P7 堪称为中国智能化能力最强的汽车,成为中国智能车的标杆。

10 万辆的历练

2020 年 10 月 20 日,小鹏肇庆工厂迎来 P7 第一万辆下线

对于传统大车企,单一车型跨过 10 万辆并不算大事,但对于小鹏汽车而言,是一个重大节点。

为什么?

汽车制造原本就非常复杂,难度很大,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全球各国,汽车工业搞到好,才能说工业强。

对于跨界造车者而言,要跨越大规模量产关,难度更大。

小鹏一开始采取了由海马汽车代工的方式,后来开始在广东肇庆自建工厂。除了常规的供应、生产挑战,小鹏的工厂更是挑战多多。

核心难点,就是缺电池、缺芯片。

小鹏 P7 总装产线

在小鹏 P7 销量上涨过程中,有几个量产爬坡关键的时间节点值得回顾。

2020 年下半年开始,电池荒开始蔓延。小鹏团队作出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是在 2021 年 3 月推出磷酸铁锂电池版 P7,另一方面则是选择增加动力电池供应商,多元化满足动力电池需求。

然后又是 「芯荒」 来袭。受制于疫情影响,汽车芯片在 2021 年出现严重的供应短缺,丰田、大众、福特是全球一线车企均因芯片原因发生部分停产的情况的,小鹏 P7 却并未受到很大影响。

经过缺产能、缺电池、缺芯片的多重考验之后,小鹏汽车团队的运营能力经受住了考验,实现了小鹏 P7 销量的稳步上升,开始带领小鹏汽车形成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一直是汽车行业的赚钱法宝,产销量不只是利润的积累,还代表着行业地位与议价能力。

一个例证是在动力电池方面,小鹏汽车拥有多家动力电池供应商,其中一家供应商所公开的财务信息显示,其电池毛利率仅 5.5%。可以说,小鹏对这个供应商,「压榨」 得还可以。

从财报上也可以看出小鹏汽车团队规模化运营所取得的成绩,2020 年毛利率首次转正,到 2021 年第四季度毛利率已达到 12%,证明规模效应开始逐步显现。在 2021 年财报电话会上,小鹏汽车还将中长期毛利率目标定为 25% 以上

规模优势还不只体现在上游供应链层面,在下游消费端同样有所体现。

智能电动汽车下一阶段的竞争,绝不是拼硬件、拼算法,核心在于拼数据规模,在小鹏 P7 达到 10 万辆规模后,小鹏 G3 也已达到 5 万辆规模,两者叠加 15 万辆的智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使小鹏拥有最大规模的辅助驾驶系统数据、智能座舱体验数据,相比于其他厂家而言,小鹏汽车已经相当于抢跑。

用好这些数据,将提升小鹏汽车的段位,在未来的竞争中,对其他车型形成降维打击。

越个性,越有鹏友

小鹏 P7 562E Black Label Edition

消费者对个性的需求,本质是对自我的认可。

如今消费者所处的时代,消费需求从未有如此多样,信息触达方式从未如此迅捷,这个时代的消费者,所需要的能够彰显自我的新产品

3 月 23 日,在小鹏 P7 十万辆下线同时,小鹏推出 P7 562E Black Label Edition,是小鹏 P7 量产 10 万辆的纪念款车型。该车型也是为满足消费者个性所需推出的新版本。

P7 562E Black Label Edition,和 P7 常规版本比,可以说更加个性,更加小众 —— 只在 P7 四驱性能版车型上打造,搭配暗夜黑车色、炫酷黑专属主题智能音乐座舱、后排隐私玻璃、系列黑色装饰套件,打造了全黑主题的高性能车型。

小众之小众,小鹏为什么要推 P7 562E Black Label Edition—— 这个名字长得没法记的车?

其实,现在早已不是 「酒香也怕巷子深」 的时代。只要酒够香,不仅周边的酒鬼纷至沓来,连万里之外的酒棍,都能给你远程下单,买到你脱销为止。

如今,小鹏 P7 的销售势头持续向好。根据小鹏汽车的财报信息显示,今年前两月小鹏 P7 销量继续保持增长。也正因如此,何小鹏才敢在财报分析会上立下 P7 月销 1 万辆的 FLAG。

小鹏 P7 从小众到爆款的过程,是作答十万个为什么的过程,其中难处,也一定不少

不过,智能汽车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小赛道变成了主赛道,小鹏汽车迎来了空前良机

在达成量产 10 万辆和月销 1 万辆成就后,小鹏汽车将要作答的,就是如何连续打造爆款了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