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_Zhou

明明_Zhou

EC6
关注

疫情下普跌的 4 月新车交付量,smart 精灵 #1 正式上市,日系纯电 SUV 进军中国市场|E 周要闻

环形隧道

2022-05-02

一周指数

一周要闻

疫情下车企 4 月交付量

刚刚过去的 4 月无疑是特殊的一个月,奥密克戎疫情的爆发让上海进入了非常时期,上海市民度过了 30 多天的艰难封控生活,停滞的物流不仅让生活物资的采购变得异常困难,同时也切断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工业血脉,让这座汽车重镇陷入了严峻的停摆状态。

5 月 1 日,各家车企公布了 4 月交付量,以下是已公布 4 月交付量数据的厂商:

  • 极氪:2,137 辆

  • 理想:4,167 辆

  • 蔚来:5,074 辆

  • 哪吒:8,813 辆

  • 小鹏:9,002 辆

  • 零跑:9,087 辆

零跑作为交付量登顶的品牌,4 月份共交付 9,087 辆,月交付量连续 13 个月同比增长超 200%。虽然较 3 月份的 10,059 辆环比下降 10%,但已是除极氪外所有新势力中环比降幅最小的品牌。零跑 CEO 朱江明给出了一段客气的解释:

上半个月疫情不太严重的时候抓得比较紧。

此外,上周零跑刚刚举办了 CTC 电池地盘一体化技术发布会,并官宣了即将登场的旗舰轿车 C01 的更多信息,待供应情况进一步好转,新品加持后的零跑也会开启新产品线的增长路线。

新势力三强里,理想 4 月交付 4,167 辆,环比下跌 62.2%,幅度之大令人诧异。根据过往的上险量数据,理想在上海地区的月均上险量在五六百台左右,即使按这个数据,在 4 月交付量中加上因上海地区无法交付而损失的交付量,4,700 台与最近几个月的交付数据仍然相差甚远。从 3 月底开始理想因为疫情下的供应链和物流问题,导致新车交付受阻,同时自 4 月 1 日起,理想 ONE 价格上调 1.18 万元,接着由于疫情影响 L9 的发布会也被迫延期。这些原因让理想的 4 月交付量下降明显。

4 月蔚来交付了 5,074 辆车,环比三月下跌 49.2%,最大的问题同样是供应链受影响。本月蔚来交付了 1,878 辆 ES6、1,252 辆 ES6 以及 1,251 辆 ES8,4 月迎来第一个完整交付月的 ET7 在这个月仅交付了 693 辆。蔚来在上海地区 3 月份的上险量为 836 辆,4 月份这部分数量基本清零。蔚来 4 月在上海地区以外因为疫情影响的交付推测在 3 千辆左右。

小鹏 4 月交付 9,002 辆,环比下跌 41.6%,虽然跌幅也达到了 4 成,但依然是新势力三强在 4 月表现最好的那一家,绝对交付量上甚至几乎与另外两家之和相当。三款在售车型的交付量依次为 P7 3,714 辆、P5 3,564 辆、G3i 1,724 辆。对于这样的表现,若从供应端去分析不难发现,小鹏身处广州,相比蔚来和理想受长三角汽车供应链的影响相对更小,对广东及其周边区域的交付更有地理优势,并且现在双工厂状态下库存和生产都有那么点「双冗余」的意味。

快评:

4 月的上半月仍有特斯拉和比亚迪这样的顶流头部主机厂处于环比增长态势,但是到了下半月,随着疫情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物流受阻、经济下行,大家最不愿见到的供需双紧现象已经开始出现。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4 月份国内乘用车销量可能会在 110 万辆,这一数据可能成为 2020 年疫情爆发以后的最低值,整体跌幅可能超过 30%。

4 月 16 日,上海发布首批 666 家保供企业名单,很多汽车行业的重点供应商不出所料地出现在了名单里,从 3 月 28 日开始停产三周的特斯拉也在 4 月 19 日正式启动封闭生产。

现在已是 5 月,疫情拐点已过,随着复工的有序进行,汽车产业的恢复运动已处于进行时。但汽车市场的恢复需要两头对齐,零售端的回暖需要缓冲,不仅选车需要观望,市场行情也需要观望,这个过程会比供应端走得更加缓慢。

对于仍处于增长阶段的中国新能源市场,Q2 将是集体调整状态的一个季度,等几个大型车展顺利举办,大量新车的涌入,再伴随群众消费欲望上涨,下半年的市场将会找回势头继续上行。

售价 19 万起,smart 精灵 #1 正式上市

4 月 25 日晚间,smart 在亚洲发布会中公布了 #1 的售价和相关配置权益。smart 精灵 #1 共计分为两个配置版本,Pro + 版的售价为 19 万元,Premium 版的售价为 23 万元

两款车型都搭载了 66 kWh 的三元锂电池,由于 Premium 版本搭载了 SiC 功率模块的后永磁同步电机和热泵空调,CLTC 工况下的续航里程能够达到 560 km,相较未搭载 SiC 的 Pro + 版能多出 25 km 的续航里程。不过两者之间的动力配置没有差异,均为 200 kW 的峰值功率,343 N·m 的峰值扭矩 ,都能做到 6.7 秒破百。

smart 精灵 #1 一共有 11 种车身颜色以及 4 种内饰颜色可供选择。粒子白、沉寂黑、赛博银为标配车漆,Pro + 能够选装 3 种车漆,剩下的 5 种车漆只提供给顶配车型选装,其中比较受女性喜欢的粉色也仅在顶配车型上提供选择。在车漆的基础上,额外提供 3 种双拼车顶颜色。

车机方面,smart 精灵 #1 全系搭载了 9.2 英寸的液晶仪表以及 12.8 英寸的中控屏,并匹配的是骁龙 8155 芯片,提供 12 G 的运行内存 + 128 G 的存储内存

辅助驾驶配置上,smart 精灵 #1 全系搭载了 smart Pilot 系统,Pro + 版本上的略为基础一些,仅有 ACC LKA 这种较为基础的配置,Premium 版则能提供非常完善的辅助驾驶配置,包含高速公路辅助、自动变道辅助、前后碰撞减缓、自动泊车等等较为高阶的辅助驾驶

两个配置在辅助驾驶硬件上略有差异:

  • Pro + 版拥有 8 个超声波雷达、1 个毫米波雷达、4 个环视摄像头、1 个前视摄像头;

  • Premium 版拥有 12 个超声波雷达、5 个毫米波雷达、4 个环视摄像头、1 个前视摄像头、1 个座舱摄像头。

快评:

19—23 万的 smart 精灵 #1 在价格上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而且 19 万的 Pro + 版本在基础配置上就已经很全面的,而贵 4 万元的 Premium 版在配置上更加丰富。

19—23 万元的售价也让 smart 精灵 #1 充满了竞争力,相较 18 万的 ID.3 在品牌、动力水平、续航以及内饰氛围上更占优势。相较特斯拉 Model 3 在内饰设计、用料以及价格上也更有优势。

smart 精灵 #1 已经开启了预定。可预期的是,这么一台价格合适且配置均衡的小车,在交付之后可能会有一个不错的市场表现。

马斯克正式收购推特

美国时间 4 月 25 日,推特的董事会决定接受马斯克提议的每股 54.20 美元的收购报价,总价约 440 亿美元。

每股 54.20 美元的报价也高出了推特 2022 年 4 月 1 日的收盘价 38%,算是一个「不能拒绝的条件」。马斯克并非以 Space X 或者 Tesla 的名义交易。所以在这此交易完成后,Twitter 将成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先是在 4 月 1 日爆出马斯克购买了推特超过 9% 的股份,马斯克就此成为推特的最大股东,紧接着推特股价上涨 25% 以上;接着在 4 月 11 日,马斯克称不会加入推特董事会,推特股价应声下跌;再到 4 月 14 日,马斯克提出每股 54.20 美元的报价希望收购推特 100% 股权,推特股价上涨 12%,最后到 4 月 25 日,推特正式声明将公司出售给马斯克,大幕收场。

Twitter 董事会成员 Chari Bret Taylor 说:「Twitter 董事会经过深思熟虑,我们认为这是Twitter股东的最佳前进道路。」

马斯克说:「言论自由是民主正常运作的的基石,推特是数字构成的城市广场,我们应该在那里讨论对人类未来至关重要的事情。」

在对于推特未来的展望上,马斯克称:「我还想通过新功能增强推特实用性并将这些算法开源,我还将通过人机认证来消灭发送垃圾邮件的机器人,这些手段将使 Twitter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Twitter 具有巨大的潜力,我期待着与公司和用户一起发掘这些潜力。」

快评:

除了马斯克粉丝们的狂欢,消息传开后一些和马斯克结下梁子的人默默离场:电动车制造商 FISKER 的 CEO Henrik Fisker 得知马斯克收购推特后宣布自己转战 Ins,他注销并删除了自己的推特账号;福特北美产品公关经理 Mike Levine 同样表示自己转战 Ins。

对此,马斯克的看法是:大家别这样,我认为即使那些对我态度糟糕的人同样应该留在推特上,因为这才是言论自由的含义。

至于马斯克能不能推动推特实现他口中的「言论自由平台」,我们仍需要时间来给答案

日系纯电 SUV 进军中国市场

上周,本田、丰田和日产不约而同地带来了自己在中国市场的第一款纯电 SUV,这也标志着日系车企于纯电领域正式和中国市场的这些选手展开角逐。

东风本田 e:NS1

4 月 26 日,东风 Honda e:NS1 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 4 款车型,补贴后售价 17.5—21.8 万元。e:NS1 采用「e:N Design」设计语言,Honda 的标志可以点亮。e:NS1 的长宽高为: 4,390 x 1,790 x 1,560 mm,轴距 2,610 mm。

e:NS1 两个不同版本的电机电池配置:

  • e 型版和 e 驰版搭载 134 kW 310 N·m 的电机,搭载 53.6 kWh 电池,CLTC 工况 420 km;

  • e 动版和 e 境版搭载 150 kW 310 N·m 的电机,搭载 68.8 kWh 电池,CLTC 工况 510 km。

官方称「电机的控制程序集成了 20,000 多个场景算法,是普通纯电动车的 40 倍以上」,落地到实际车型中,表现为「不晕车」更易控。同时,在运动模式下增加了「Honda EV Sound」加速声浪。从东本官方公布的能耗数据来看,e:NS1 两款车型均在 13.6—13.8 kWh/100 km。

广汽丰田 bZ4X

2022 年 4 月 28 日,丰田纯电 e-TNGA 平台的首款车型 bZ4X 召开预售发布会,预售价 22— 30 万。bZ4X 基于 e-TNGA 平台设计,长宽高:4,690 mm × 1,860 mm × 1,650 mm,轴距 2,850 mm。

bZ4X 使用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的 72.8 kWh 三元锂电池包,支持最高 150 kW 直流快充,90 kW 充电器可在 40 分钟内将电池充电至 80% 容量,使用标准充电器(200 V、6 kW、30 A)可在大约 12 小时内充满电,CLTC 工况下 615 公里。

电机方面,bZ4X 前驱版永磁单电机功率为 150 kW,峰值扭矩 265 N·m,双电机四驱版双永磁电机前后功率均为 80 kW,峰值扭矩 336 N·m。

bZ4X 标配丰田 TSS 3.0 智行安全系统,包括开门后方来车预警、全速域跟车、动态雷达巡航控制、车道偏离预警和预碰撞安全系统,采用斯巴鲁的四驱技术 X-MODE,可选装 One-motion(轭式)方向盘,实现 150 度左右的 Lock-To-Lock 转向幅度。

日产 Ariya

4 月 27 日,东风日产纯电 SUV Ariya 正式开启盲定,新车定位于紧凑级 SUV,外观尺寸为 4,603 x 1,900 x 1,654 mm,轴距 2,775 mm,是日产在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平台车型,基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 CMF-EV 电驱平台打造。

动力方面,ARIYA 分为前驱和四驱两个版本,其中前驱车型采用了前置电机结构,分为高低功率,其中最大功率分别为 160 kW/178 kW,峰值扭矩统一为 300 N·m,0—100 km/h 加速分别为 7.6 s/7.5 s,最高时速 160 km/h。

四驱车型搭载了前后双电机,搭载了日产 e-4ORCE 双电机全轮控制技术,配合扭矩分配系统,可实现最大功率 250 kW/290 kW,峰值扭矩 600 N·m,0—100km/h 加速为 5.4 s/5.1 s,最高时速 200 km/h。

电池方面,ARIYA 提供 63 kWh 和 87 kWh 两种电池规格,官方宣称其入门车型 WLTC 标准续航达到 430 km,最高版本超过 610 km。

辅助驾驶上,日产 ARIYA 则搭载了 ProPILOT 2.0 智控领航技术,支持远程智控泊车、自动紧急制动、按导航辅助驾驶等等功能。感知硬件如下:

  • 10 颗摄像头;

  • 5 颗毫米波雷达(1 颗前向雷达 + 4 颗角雷达);

  • 1 颗激光雷达(Luminar 供应);

  • 高精地图。

目前,可以通过 ARIYA 微信小程序盲订,订金需要 88 元,但是还未公布正式销售价格,北美售价为 3.8 万—5.1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25—33.45 万元,猜测国内价格将与大众 ID.4 相仿,大概在 20 至 28 万元之间,年内正式开启预售。

快评:

日系在新能源领域属于「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因为在氢能源和混动领域的投入,日系老牌车企在纯电领域明显力不从心。这一次三家带来自家的纯电新产品,客观来说产品力在线,特别是丰田的bZ4X。但是选择在 2022 年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将面对的不仅仅有国内越发优秀的新势力新能源车企,还要面对大众这样早早入局的传统车企

在燃油车时代,依靠技术壁垒的日系汽车依靠高可靠度、高舒适性收获了中国消费者良好的口碑。在电动化时代,差异化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晚入局的日系在抢占消费者心智上的动作也非常迟缓。随着中国传统燃油车市场的逐渐缩水,日系电动化这一战不好打。

保时捷 Taycan Cross Turismo/GTS 开启预售

4 月 27 日,保时捷在中国发布了 Taycan Cross Turismo 以及 Taycan GTS 车型,Cross Turismo 也就是大家所常说的 Taycan 猎装版,而 GTS 则介于 4S 与 Turbo 之间。本次发布的 Taycan 系列共有五款车型:

  • 96.8 万起的 Taycan 4 Cross Turismo;

  • 120.8 万起的 Taycan 4S Cross Turismo;

  • 153.8 万起的 Taycan Turbo Cross Turismo;

  • 183.8 万起的 Taycan Turbo S Cross Turismo;

  • 139.2 万起的 Taycan GTS。

Taycan Cross Turismo 起售价格为 96.8 万,相较 89.8 万起的 Taycan(轿跑版)贵了 7 万元,但是全系标配了价值 5.31 万元的高性能蓄电池升级版,将标配 79.2 kWh (总能量) 的单层高性能蓄电池的总能量扩展至 93.4 kWh (净能量:83.7 kWh)。也就是说,Taycan Cross Turismo 较 Taycan 真正贵出的价格仅为 1.7 万元,所以猎装版和轿跑版的价格所差无几。

贵 1.7 万的 Taycan 4 Cross Turismo 在做大输出功率上比后驱的 Taycan 多 50 kW,百公里加速甚至还快了 0.3 秒,达到 5.1 秒。Taycan 4S Cross Turismo 的功率也比 Taycan 4S 高出 30 kW,Taycan Turbo/Turbo S Cross Turismo 的动力输出则与 Taycan Turbo/Turbo S 完全一致。

猎装版的 Taycan 后排座椅的头部空间增加了 47 mm,尾箱空间不仅拓展性更好,空间也多了 39 L。Taycan Cross Turismo 的亮点还在于离地间隙的提升和新增的砾石,相较 Taycan 多出了 30 mm 的离地间隙,能够保障 Cross Turismo 车型在非铺装路面上的行驶。包括轮眉的黑边也能相应保护一部分车漆。

Taycan GTS 售价 139.2 万元。海外市场已经发售了 Taycan GTS,最大功率为 440 kW,60 英里每小时(96 公里每小时 )的加速时间为 3.5 秒,整体性能和售价是介于 4S 和 Turbo 之间的。

快评:

Taycan 作为保时捷的首款纯电动轿跑,在销量上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Taycan 在 2022Q1 的全球交付量为 9,470 辆,甚至该季度的交付量已经超过了保时捷招牌 911 的 9,327 辆了。而且 2021 年一整年的 Taycan 销量也是超越 911 的,2021 年 Taycan 销量为 41,296 辆,911 为 34,428 辆

Taycan Cross Turismo 和 GTS 的入华也进一步让全球的用户们体验到有纯粹驾驶乐趣的电动车。Macan 作为保时捷全球出货量最高的车型之一,Macan EV 正在紧锣密鼓地测试中,我们也可以期待一下 Macan 给保时捷的纯电产品线带来更新鲜的血液。

大众软件部门 CARIAD 中国战略发布会

4 月 28 日,大众在中国举行了「CARIAD 中国战略发布会」,大众第一次对外界展示了 CARIAD 中国子公司的工作内容与情况。

从去年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CARIAD 中国子公司已经组建了一支 600 人的团队,并预计于 2023 年底前实现人数翻番,其中 90% 以上将是本土软件人才。与此同时,CARIAD 中国子公司正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合肥组建研发力量,期望构建一个全国分布式研发网络。

针对不同的大众纯电平台,CARIAD 匹配了不同的软件,而 CARIAD 中国子公司的工作任务,就是不同平台的软件开发、适配工作:

  • 量产型软件平台(volume),适用于 MEB 平台车型,将在特定车型上实现软件远程在线更新,即 OTA。 中国团队将主导实现在中国的 ID. 家族系列产品 OTA。 首次更新预计将于 2022 年下半年实现。

  • 高端型软件平台(premium),适用于 PPE 平台,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推出。它将支撑基于安卓开源系统的先进信息娱乐系统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并支持在部分奥迪和保时捷品牌车型上实现远程在线更新。

而发布会介绍的「全新统一的软件平台(unified & scalable)」, 将适用于未来集团旗下的所有品牌, 支撑大众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 VW.OS,并连接至大众汽车云 VW.AC。这部分,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大众的 SSP 平台专属软件,会在2025 年左右推出,并预搭载 L4 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这其中,中国团队将主导和参与,涉及全新软件平台技术栈和产品线 70% 的研发工作,包括本土研发和适配。 同时,中国团队还将在本土开发符合数据合规要求的数据后端,即大众汽车云 VW.AC,并实现一系列互联服务。

快评:

大众整个集团有 66 万人,这里面包括了工厂工人、软件码农,还有数以万计的中层高管们。他们之中有一半的人,目前依然从事传统汽车的生产。

迪斯的革新,已经从硬件推进到了软件,CARIAD 作为大众软件改革的排头兵,每年大众都会给予 CARIAD 25—30 亿欧元的资金支持。

而在这项改革中,培训 ICE 岗位的员工来适应软件,这明显不可能发生;而欧洲的 IT 人才数量,又很难满足大众在智能化上的野心。走出去的第一步,CARIAD 中国子公司已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提供了不少实质性的功能输出。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