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伍景涛
「多快好省」 的插电混动。
纵观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变化与挑战是最突出的主旋律。当我们拿起上半年乘用车销量成绩单时,会发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一家自主品牌异军突起,连续四个月突破 10 万的销量,上半年总销量达到了 64.3 万辆,同比增长高达 162.9%。
在国际供应链紧张、国内产业链受疫情影响的上半年,这份成绩单实属相当耀眼。说到这里相信不少人已经能猜到了,它就是 —— 比亚迪。
聊到比亚迪在我个人的印象中,这个品牌第一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在 2014 年北京车展上他们推出的 「542 战略」(即百公里加速 5 秒以内,全时电四驱,百公里油耗 2 升以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第一代的唐。

在 2015 年这个时间节点,唐作为一台中型 SUV 可以做到 4.9 秒的零百加速成绩,这在同价位中的车型中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成绩。也让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对唐这款车型,以及其背后比亚迪插电混动技术的第一印象便是 —— 性能。
可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总体取向,后来比亚迪的插混车型更多是把 「效率」 放在了首位,像第一代唐这种追求 「高性能」 的插混车型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不过潜心耕耘就总会有收获的那天,多年的投入下来比亚迪的插混技术终于在近两年迎来了大丰收,DM-i 车型在市场上大受追捧,销量节节攀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比亚迪也终于拿出了双平台战略中性能更为突出的 DM-p。

而今天带给大家的,就是和第一代唐产品取向高度接近的全新唐 DM-p 车型,新车补贴后预售价为 29.28 万到 33.28 万元。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30 万区间的插混比亚迪唐 「能否值回票价」。
外观有区别,六座是精髓
在聊性能之前,按照惯例还是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台车在静态设计以及配置层面的亮点。
首先是外观,目前比亚迪 「唐家族」 一共推出了三个系列的车型,分别是纯电的唐 EV、插电混动的唐 DM-i 以及唐 DM-p。除了在尾标有区别外,比亚迪还对这三款车型的车头造型进行了区分设计。
我们这次试驾的这台唐 DM-p,虽然依旧采用了比亚迪家族式的 Dragon Face 设计,但在前脸上采用了类似龙鳞造型的全新矩阵式进气格栅,格栅的两侧还增加亮黑饰条延伸至保险杠两侧的风道,使车头相比 DM-i 车型更富层次、更具质感,同时也提升了车型间的辨识度。

车身侧面主要的变化,是采用了全新造型的五辐式低风阻轮毂,搭配尺寸为 265/45 R21 米其林 PS4 SUV 轮胎。
在轮胎的选择上,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不少自主品牌一向是比较舍得投入成本的,在我看来这也是明智之举,毕竟一套好的轮胎对于性能和行驶品质上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而在轮毂内,依旧能看见熟悉的 Brembo 前 6 活塞刹车的身影。


尾部的区别主要在于标识上,不论是左侧的 DM-p 还是右侧的 4.3S 标识都在告诉大家,它是一台性能更为强悍的插电混动车型。

车内的设计与现款唐其它版本车型高度接近,熟悉的 15.6 英寸 8 核旋转悬浮 Pad(搭载最新的 5G DiLink4.0 系统)、和丹拿中国联合开发的 12 扬声器音响系统、W-HUD 这些亮点配置均有配备。


而实际体验下来,整个车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套花 1 万元选装的六座布局。相较于七座版本,这个大六座版本换来的不仅是两张中排独立座椅,还让前、中排四张座椅均具备电动调节、通风加热以及按摩功能。

尤其是按摩功能,在讲解会上比亚迪着重介绍了这款,他们对市面上按摩座椅进行了大量的体验调研后专门研发的 10 点式座椅按摩功能。
在试乘环节中,这个座椅按摩功能得到了同车媒体老师的一致好评,不仅是按摩的点位、面积比以往的按摩座椅更多,其拥有的 5 种按摩模式、3 挡力度调节也能适应更多不同人群的需求。
搭配上拥有三种香味选择的香薰系统,在这台唐 DM-p 上的乘坐体验尤为放松、惬意。


作为一台 2820mm 轴距的中型 SUV,第三排的乘坐体验,相信大部分人的心理预期并不会太高。
但事实上,这台唐 DM-p 的后排乘坐体验却比我预期中要好。第三排坐人时,只要中排乘客能够往前让出一些空间,以这台唐 DM-p 的第三排靠背角度、坐垫承托是可以应对一定距离的乘坐需求,相比一些车型的 「应急第三排」 体验要更好。

总结起来,在静态部分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这个 1 万元的六座选装包。因此,我是强烈推荐考虑唐 DM-p 的朋友一定要带上家人去体验这个六座版本,相信以它的乘坐体验,是能够打动不少人多掏这笔钱进行选装的。
更强、更快还很省
关于这台唐 DM-p,想必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还是性能。而在谈论性能数据的同时,还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这台车的定位以及产品理念,以便大家能更好地去感知这些数字。

当唐 DM-i 车型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认可时,对于这样一台在空间、效率、动力等多个维度综合性能都相当不俗的中型 SUV,人们自然会对它有更多的需求。这些需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性能,二是使用场景。
从这个角度去看这台唐 DM-p,它相较于唐 DM-i 的提升都是围绕这两个点来展开的。唐 DM-p 采用了一台骁云 1.5T 发动机,发动机及前电动机跟 DM-i 车型是相同的。

二者差异在于唐 DM-p 增加了一台后驱三合一总成,整套动力系统的总功率可达到 452kW、615Ps。
同时配备了一套智能电四驱系统以及伊顿差速锁,来增强操控和通过性能。在经过性能补强后,新车 0-100km/h 的加速成绩为 4.3 秒,是目前 「唐家族」 加速最快的车型。

在宣讲会上比亚迪表示,这个加速成绩并非这套系统的最强水平,目前的动力水平调校是出于对效率的兼顾。那么它的效率有多高呢?
官方给出的数据是,这台唐 DM-p 的纯电续航里程为 215km,在亏电的情况下的油耗仅为百公里 6.5L,满电满油的状态下综合续航可达 1020km(NEDC 工况)。
由于试驾当天行驶里程并不足以让车辆进入亏电状态,但经过了半天的拍摄和较为激烈的试驾,这台唐 DM-p 在剩余电量为 50% 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为 2.2L。作为一台整备质量达到 2.4 吨的中型 SUV,这个成绩也可以看出这套系统的效率之高。

在驾驶体验上,这台唐 DM-p 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 「畅快顺滑」。由于电机的发力特性,比亚迪的插混车型在动力响应上本就有着不错的体验。
而这次试驾唐 DM-p 又作为强调性能的前后双电机车型,不论是起步阶段还是中途超车二次加速,这台唐 DM-p 的动力都相当充沛且跟脚。
车辆提供经济、普通、运动三种驾驶模式,有绝对的动力储备摆在这里,哪怕是经济模式下,这台唐 DM-p 的动力表现应付日常市区通勤也绝对是绰绰有余,毕竟这 「玩归玩闹归闹」 别拿它的 500 多匹和 4.3 秒开玩笑。

而针对以前插混车型 「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 的体验。唐 DM-p 会在处于低电量时自动切换至 HEV 混合动力模式。发动机会介入发电,将一部分电能用于驱动电机,同时另一部分会为动力电池充电。
无可避免地,在这种工况下动力体验会有一定程度的削弱。但据官方介绍,相较于以往的插混车型,这种动力削弱的程度已经不会对日常驾驶产生明显的影响。
并且得益于发动机良好的 NVH 水平,加之采用了前排双层夹胶玻璃,在发动机介入时几乎很难察觉到明显的震动,只能通过轻微的声音感知到发动的介入,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这套动力系统的 「高级感」。

底盘的行驶品质相较于另外两款唐家族的车型,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唐 DM-p 采用了一套名为 DiSus-C 的智能电控主动悬架。
这套悬架的电磁阀可通过算法对阻尼进行自动调节。在途经不平整路面时,阻尼会自动调软提升车内舒适性。在高速过弯或是急刹时,阻尼会自动变硬以保证车身姿态。

因为采用了 21 寸的大轮毂以及 45 扁平比的薄胎,在经过大坑洞时难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跳动。但瑕不掩瑜,以唐 DM-p 主打全场景用车的中型 SUV 定位来看,这台车在操控和舒适性之间的平衡做得还是相当的出色。
精准的产品定位
在试驾完这台唐 DM-p 以后,我对比亚迪在上半年逆市火爆热销的原因,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
虽然比亚迪在今年 3 月份已经全面停产燃油车,成为一个纯新能源品牌,但 「新能源」 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或是车型种类。在新能源领域内仍然有不同的技术路线,等待着车企去精益求精地推出更符合消费者用车需求的产品,这一点比亚迪做得无疑是相当出色的。

以这次试驾的 「唐家族」 为例,三款均为新能源车型,但面向的消费群体并不相同。要纯电可以选唐 EV、要省油高效可以选唐 DM-i、要性能和高效兼顾可以选唐 DM-p,只要有这个价位、这个尺寸新能源 SUV 的购车需求,它就总有一款适合你。
而不仅战线拉得长,车型自身的产品力也足够过硬。像这次试驾的唐 DM-p 为例,我会用 「多快好省」 来形容它的产品力。配置多、加速快、性能好,还省油。
与此同时,有了电四驱、伊顿差速锁以及 6kW 外放电功率加持,唐 DM-p 的用车场景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在 30 万的价格区间有这样一台性能不俗、高效省油且没有续航焦虑的 「全能 SUV」,不论最终会不会买,我都会强烈建议大家到店亲身感受一下。

最后回归到比亚迪品牌身上,像 「唐家族」 这样产品覆盖面广、产品力过硬的车系还有很多,它们共同组建起了比亚迪 「王朝」 和 「海洋」 两张庞大的车型网络。
加上比亚迪一贯以来对目标消费群体需求的精准把握,可以说,今年比亚迪的强势爆发看似偶然,实则是多年耕耘之下所诞生的一个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