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实验室

电车实验室

关注

一年卖出 30 万 + 辆,又颠又吵的特斯拉 Model Y 凭什么?

特斯拉 Model Y

2023-03-22

撰文:CH_陈函

极致亦或中庸?哪种产品更好?

因为各种工作原因,最近两周开了好几次特斯拉 Model Y,在后排中间位置挤了 200 公里之后,我对这台又颠又吵的全球畅销 SUV 有了新的认识。

特斯拉 Model Y 有多畅销?它是去年全球销量第二的 SUV 车型,全球售出超过 75 万辆,仅次于丰田 RAV 4。同时,它也是去年国内销量第二的 SUV 车型,全年售出超过 31 万辆,仅次于比亚迪宋家族。

传统的畅销车,如丰田 RAV 4、比亚迪宋,讲究的是 「木桶定律」,即无短板。而 Model Y 完全不同,它是一台个性鲜明的车,短板特别短,长板超级长

差得恰到好处

回到 2 年前,我们其实很难想象,一台在舒适性和做工方面都如此不修边幅的车,能在中国市场卖出 30 万辆,但是特斯拉就是做到了。

特斯拉 Model Y 有多不舒服?简单来说,坐完特斯拉 Model Y 再坐比亚迪宋 PLUS,感觉就像坐上了奔驰 S 级。无论是底盘舒适性还是隔音,起步价 26.19 万的 Model Y 甚至都比不上很多 10 万以内的车。

隔一段时间开上特斯拉 Model Y,我总忍不住吐槽它的舒适性:「这车怎么能做得这么颠、这么吵!」

不过,在 Model Y 后排中间位置挤了 2 个多小时之后,我反而释怀。你永远不能低估人类的适应能力,经历过前半个小时的痛苦之后,我的神经神奇地开始忽略座椅和地板不断传递上来的振动,耳朵也像开了自动降噪一样,开始忽视轮胎在路面滚动的声音。

除了不能玩手机,因为太颠了,特别容易晕之外,Model Y 的后排并没有带给我持续的痛苦。反而是前排座椅底下大到连小腿都能伸进去的脚坑和中间位置安全感满满的宽大头枕,让我感觉到了难得的舒适。闭上眼睛一觉睡过去,行程很快就结束了。

所以,特斯拉 Model Y 有多不舒服?其实也就那样。不和其他的车比,它也没有难受到难以忍受的地步。

其实在特斯拉 Model Y 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 「短板」,它们的共同特性都是 「差到恰到好处」,或者说,虽然很差,但也不是完全不可接受

比如它的做工,连五菱做得都比它好,但是对日常用车又有多大影响呢?

比如它并不智能的语音助手和车机自带导航,很多用户买个手机支架就解决了问题。

比如它虽然不舒适,但是它却很实用,无论是后排空间还是尾厢空间,Model Y 都大得与外形不太相符,实测尾厢可以轻松放下 5 个人 3-4 天的行李。我甚至认为特斯拉可以被称为 「电动化的本田」,因为它似乎也掌握了空间魔法

比如辅助驾驶过程中它的脱手检测非常不灵敏,轻转方向盘常常识别不到,转大了就退出了辅助驾驶,体验非常糟糕,但是用户发现可以通过滚动方向盘滚轮代替转动方向盘,又或者可以买个助力环挂在方向盘上,当然,这点我是强烈不建议的!

新时代的福特 / 丰田

当水桶其中的一块或好几块长板超级长时,「木桶定律」 有时候也是不适用的,比如把水桶放倒时,能接多少水可能就是长板说了算,特斯拉就是这样的一个畸形水桶。

它最长的长板,并非很多人认为的自动驾驶 / 辅助驾驶,而是制造技术

假如你是第一次看到这个观点,你肯定会感到诧异,做工一直被吐槽的特斯拉,制造技术能好到哪去?

2021 年埃隆马斯克就曾表示:「特斯拉的长期优势将是制造技术。」

在 1 月份的 2022Q4 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再度重申:「我认为,特斯拉真正的竞争优势,到目前为止其他公司最难复制的,就在于特斯拉在生产制造方面极为出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

特斯拉的制造技术,并不体现在做工上,而是体现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上。这些年,特斯拉一直致力于减少车身零件,将小零件整合成大零件,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使用一体式压铸车身,特斯拉 Model Y 的后车身零件从 70 个减少到了 1 个。

与此同时,特斯拉还致力于提高零部件通用化率,减少车型配置间的硬件差异,甚至将 Model 3 的座椅直接搬进 Model Y 里,只是将底部垫高。

通过这些颠覆传统的 「骚操作」,特斯拉的产能极速扩张,目前全球已经具备 190 万辆的产能,2022 年生产了超过 130 万辆汽车,且整车毛利率达到了传统车企难以企及的 25.6%,全年收获了 126 亿美元的净利润

另一组数据显示,从 2018 年上市到 2022 年,特斯拉 Model 3 的成本降低了 30%。这部分成本的降低,不仅给特斯拉带来了更多的利润,同时也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低的车价,实现了双赢的结果,这就是生产技术的最终体现。

而特斯拉的下一代车型,组装成本要再降 50%,并继续提高总装效率,实现 45s 下线一辆车。

这是什么概念?大众在国内卖得最疯的时候,也就做到了 60s 左右下线一台车,这意味着,特斯拉的生产能力将比大众还强 25%!通过零部件集成化、生产效率提高等成本控制措施,15-20 万的特斯拉指日可待。

所以,特斯拉最强的真的不是智能化或自动驾驶,而是颠覆性的制造能力!它就是新时代的福特,比丰田更懂得 「精益生产」

当然,在隐性的强大生产技术之上,特斯拉同时还有许多显而易见的长板,比如它超强的辅助驾驶能力,视觉感知能力绝对领先。比如它堪比跑车的驾驶感受,它的底盘运动能力,它的三电系统,都是绝对优秀的。

虽然特斯拉致力于做一台像丰田卡罗拉一样普惠大众的车,但是从产品层面,它从来不想做一台像卡罗拉那样中庸的车。前面提到的它在短板层面的不修边幅,其实就是为了更加专注于做更极致的长板,甚至可以为长板更长而让短板更短,比如为了降低能耗,将标准胎压定为 3.0,从而让舒适性雪上加霜。

但是,一旦你因为特斯拉的品牌形象,或是它的自动驾驶 / 辅助驾驶能力,又或是实惠的入门价,而想去了解它时,极致的长板所带来的魅力往往能让你在短暂的试驾体验过程中感受到新时代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震撼。

极致亦或中庸?

非常有意思的是,去年国内 SUV 销量榜的前两位,比亚迪宋和特斯拉 Model Y 正好就是汽车产品的两个极端,前者中庸,后者极致。

极致亦或中庸?哪种产品更好?这个问题其实难以一概而论。做中庸的产品也并不一定比做极致的产品更简单。

但是,纵观历史长河,改变世界的,始终都是那些极致的产品和追求极致的人

这是我不喜欢特斯拉这个企业的做事风格,但是却始终敬佩他们的原因。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