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说车

小新说车

关注

没开过就有 6 万人闭眼入,它算不算国产车巅峰?

比亚迪 海豹

2022-08-01

作者: 郭呵呵

炙热的夏天烤得人心烦气躁,但似乎没有影响中国车市,赶在 8 月的前奏,近来的话题王比亚迪海豹正式滚烫上市。

新车共推出四款车型,官方指导价格区间为 20.98 万元 - 28.68 万元,比预售价微微下降了 3000 元。新车基于比亚迪 e 平台 3.0 打造,续航里程 (CLTC 公里) 有三种,分别为 550 公里、650 公里、700 公里。除了顶配的四驱版本,全系均为后驱布局,并且 650km 四驱性能版及以上配置车型,赠送 iTAC 智能扭矩控制系统,这对于四驱配置摇摆的用户来讲,是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据悉,新车预计将在下个月正式开启交付。

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公布了海豹的购车权益,推出了全系获 2 年免费车机流量、2 年免费云服务、2 年免费 E-Call 紧急救援、i-Call 智慧客服、免费智能语音交互系统、首任非营运车主 2 年内赠送充电桩及免费安装;非营运车主三电系统终身保修(首任车主),整车保修期 6 年或 15 万公里,非营运车主享 1 年或 3 万公里内无责道路救援、还有 24 至 60 期超长低息等金融政策。

还有一点相当有意思,就是现在订车全系免费送手动遮阳帘,没错,是免费,虽然不是多少钱的问题,但对于使用全景天幕的车来讲,我觉得这不标配都过分了,此刻求在广东被烤熟的特斯拉车主们的心理阴影面积。

作为 e 平台 3.0 集大成者,比亚迪海豹是目前比亚迪在新能源技术的顶尖浓缩,可以说是一种 SHOW 肌肉的存在,其中 CTB、iTAC 技术等更是品牌首搭,听起来玄乎,到底常说的 CTB、iTAC 到底是什么?这技术对车辆又有什么影响呢?

什么是 CTB?

首先讲下 CTB,CTB 全称为 Cell to Body,也就是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以往我们的电动车大多采用 CTP 技术,就是把电池先搞成一个电池包,然后把电池包塞进底盘里。而 CTB 技术则是把电池托盘直接作为底部,车身地板集成电池上盖,内置的刀片电池除了是能量体,也是车身的结构件。这样就能使得整车扭转刚度提升一倍。车身刚度越高,车架形变的量就会越小,这样可以有效抑制车身振动、大幅降低因车身振动带来的零部件损耗甚至提高操控性能。

另外,CTB 的形式比起传统的 CTP 技术可节约更多空间放下更多容量的电池,还能压低车辆物理重心,解决常规新能源车地台高导致坐姿过高的劣势。由于 CTB 刀片电池包的质心更均衡,使得海豹可实现整车 50:50 黄金轴荷,车辆的操控性及稳定性会更好,而且刀片电池类似 「蜂窝」 结构可以实现电池系统结构强度的突破,之前比亚迪海豹就顺利通过 50 吨重卡碾压测试,碾压过后实现电池结构完全无损,在安全性上进一步提升。

iTAC 又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简单讲下 iTAC 技术。iTAC 的全称为 intelligence Torque Adaption Control,翻译成中文即比亚迪智能扭矩控制系统。过去我们为了让车子保持稳定,或者说防滑,都会选择降低动力输出的方式以达到目的,而 iTAC 的方法则是升级为扭矩的转移,通过适当降低扭矩或输出负扭矩等多种控制方式,可根据驾驶员需求,结合车身姿态、车轮状态等信息,动态调整前后轴电机的扭矩分配,从而帮助电动车提升操控稳定性、驾驶安全性

当轮圈转过一圈的时候,传统的轮速传感器只可以产生 32 次或 48 次信号,而 iTAC 借助电机旋变传感器来监测电机转速,车轮每转一圈,能产生 4096 个信号,所以比起传统 ESP 控制防滑能提前 50 毫秒以上预测到车轮轮速变化,在车轮还没空转前就介入,实现更高效的防滑。

科普完硬核技术,来聊聊购买层面。比亚迪海豹在娱乐配置、语音配置、安全配置上都非常丰富。娱乐系统方面,最新的比亚迪 DiLink 系统提供了海量的资源。例如我们常用的微信、抖音视频、今日头条、QQ 音乐甚至斗地主、和平精英等游戏也都悉数出现在这套系统中。

而智能语音方面,新车语音助手不仅可以和娱乐系统以及导航应用很好地联动,还支持非常多的自定义设置。比如,用户可以自定义唤醒词,编辑指定话术或者命令,甚至是自定义智能语音助手的性别、发音(广东话、河南话等)。

比亚迪海豹除了入门版车型外均配备了 12 扬声器丹拿音响,熟悉比亚迪的人都知道,这可不是之前炒得沸沸扬扬的贴牌音响而是实打实的丹拿。另外还标配前排正向安全气囊、主驾驶膝部气囊、前 / 后排侧气囊、前 / 后排一体式侧安全气帘,主动驾驶辅助系统,被动行人保护,360° 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四种驾驶模式切换等都是标配,而顶配车型还配备了悬架软硬调节。

主被动安全配置上也是配备到位,液压助力制动、液压制动辅助、驻车制动减速控制、舒适制动功能、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车内摄像头、行车记录仪、盲区监测等,另外,四驱性能版还配备了抬头显示。

座椅配置方面,海豹前排配备一体式座椅,主驾驶提供 8 向电动调节,副驾驶提供 6 向电动调节。高配车型提供座椅通风 / 加热、真皮座椅、主驾座椅记忆、主副驾 4 向电动腰撑,空调则全系配备热泵空调、双温区控制、PM2.5 绿净系统。

关于比亚迪海豹的选购建议,新车总共有四款车型,所以选起来并不用太纠结。其中入门版和中配都是续航 550km,入门版的标准续航精英型与中配的标准续航尊贵型价差为 1.3 万元,相差的配置为后排安全带提醒、主副驾驶座椅加热 / 通风、丹拿音响以及氛围灯,光是音响就值 8 千元以上了,其余像主副驾驶座椅加热 / 通风是极为实用的,而且入门版本等车时间更长,肯定是尊贵型性价比来得更高。

标准续航尊贵型与 700km 续航的长续航版价差为 3.7 万元,主要差异在于后电机功率从 150kW 升级为 230kW,电池组升级为 82.5 度,零百加速升级为 5.9S,还有四活塞卡钳、电尾门、HUD 显示、疲劳监测行驶等配置,如果你预算充足,长续航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剩下的四驱版本,自然就是性能控们的唯一选择了,那就不多说了。

充电速率方面,两个标准续航版本支持最大 110kW 直流快充,而另外两个版本则支持最快 150kW 直流快充,标准续航版和长续航版的 30%-80% 快充时间均在 30 分钟以内,加上全系标配了 VLOT 放电功能,所以充放电便利性不会成为决定你下单的理由。

除了固定配置,比亚迪海豹还提供了选装包给消费者选择。比如海透镜蓝、风卷草绿、迷迭灰外观颜色为 5000 元,光感天幕选装价为 8600 元(仅四驱版可选),包含纽北绿 / 勒芒橙外饰套件、运动尾翼、前后专属色制动卡钳、麂皮运动座椅、麂皮车顶棚、哑光亚特兰蒂斯灰颜色的性能套件为 20000 元(仅四驱版可选)。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运动套件还包括了超级 iTAC,整套底盘还经过重新调校,追求性能的玩家个人认为是必选的。

很多人会想,比亚迪代表了自主品牌硬气了一番,这价位这性能,这不是妥妥地追着特斯拉 Model 3 打?终于能把特斯拉的单子抢过来!海豹的客户确实有可能会从 Model 3 的潜在客户中来,但我觉得占比不算太多。

他们两者的关系个人认为更像是智能手机中的苹果与安卓,大家都不会卖得差,真正担心的反而是那些 20 万元级别的老牌燃油轿车。从海豚的销量来看,多少人当初想着超过 10 万元的纯电小车,一个月销量几千已经很厉害了,但上市至今接近一年,海豚的月销量稳步挺进一万大关,反而像神车飞度,倒是被抢了市场,所以海豹与 Model 3 的关系,更像是智能机联手狙击功能机。

正所谓你有三元锂,我有刀片电,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产能问题,海豹将在江苏常州工厂进行投产并且享有最高优先级,原本在常州工厂的元 PLUS 将会移至其他工厂生产。初始月产量为 3 千台,9 月产能可以攀升到 1 万台,预计月产量高峰可以达到 3.6 万台。另外,比亚迪打算在今年之前完成目前预订的全部订单交付,所以已经下单的不用担心会否超过今年国补时机。

比亚迪海豹是属于少有的在我们上市之前还没试过的车,就连其他的配色,也仅仅是在发布会上公布,消费者妥妥地属于是闭眼入的节奏,截止到发布会公布,海豹的订单已经超过 6 万,对于一款都没试驾过的国产车能有这个成绩,爆款这个名字,算是刻在海豹头上了。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