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观察家

电动汽车观察家

Subscription

一次试驾后的产业格局思考,战场正在汇拢

日产

2022-09-24

作者 | 黄山

编辑 | 朱世耘

丛林法则,是这个世界运转的最底层规律,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三体》中 「毁灭你与你无关」 是对此最无情的诠释,商业世界中也是这样。

为什么突然这样开头?这是我前两天试驾了东风日产 Ariya 的一个感想。

试驾完之后,除了对这款车的感受之外,我更多的思考停留在传统品牌与新势力品牌,他们之间即将到来的激烈碰撞和厮杀会怎么样?两边都凭什么?真的会赢者通吃吗?

新能源汽车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新势力品牌们,让整个行业都 「卷」 起来,加速了市场、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变革,让更多消费者认可和购买新能源汽车。

这几年新势力品牌也的确把营销节奏带走了,营造了一种买新能源车就选新势力品牌的氛围,传统品牌一度陷入 「看不起、看不懂、学不会、跟不上」 的尴尬境地,被打的措手不及

由此很多观点也开始唱衰传统品牌,尤其是国际品牌,力捧新势力。

可是有几个问题,想问大家:

1、传统汽车品牌会在新能源赛道上坐以待毙吗?

2、新势力有那么容易就能颠覆干掉他们吗?

3、国际汽车品牌会放弃中国市场吗?

我想答案都是肯定不会,而且他们的反攻已经来了。

如果说从 2014 年开始,新势力们的成立和崛起是对传统品牌的一次冲击,那么第一批反攻的就是国内自主品牌,尤其是最近 2 年开始发力的比亚迪、广汽、吉利、长城等等。

第二批反攻的就是国际品牌,在小打小闹推行过一些试水产品后,接下来几年的新产品要开始放量了,比如大众的 ID 系列、奔驰的 EQ 系列、宝马 i 系列等。

包括一向被大家忽视的日本品牌,丰田的新车型 bz4X 跳票了,本田的 e:NP 正在巡展中,而迟到 2 年的日产 Ariya 这个月就要上市。

接下来,新势力、国产自主品牌、国际品牌将会进一步聚拢,互相交织,展开厮杀,每一股势力都不可小觑。

「三电」 是基础,不能只做 「表面功夫」

买一辆车首先是拿来开的,开起来的感受取决于 「电池、电机、电控」 的能力表现。

我们很多国内品牌动不动就宣传百公里加速几秒,这不稀奇,加速快本身就是电动汽车的特性。

或者是 「三电」 表现仅用几页 PPT 一带而过,忽视这些基本能力,去更多的讲述智能化、座舱、音响、屏幕这些能被感知的 「表面功夫」。

虽然从发布到现在,Ariya 迟到了 2 年。

但不得不说 Ariya 是一款好开的车,因为作为国际品牌的日产,有着深厚的研发底蕴,把整个车的调教做的非常细腻,开起来有一种人车合一的感觉,操控感非常强,起步过弯刹车都尽在掌握。

Ariya 基于日产全新纯电平台 「云图」 开发的第一款车型,日产的 「三电」 能力毋庸置疑。毕竟日产的上一代纯电神车 LEAF 已经证明,截至 2022 年 2 月,LEAF 已累计销量 58.3 万台,曾连续 8 年获得全球销冠,累计 210 亿行驶里程,更取得电池 0 安全事故的傲人战绩。

在 Ariya 上,搭载了日产全自研的电励磁同步电机,目前全球只有日产和宝马使用了这类电机

现在市面上绝大部分车型,要么使用的永磁同步电机,要么是交流异步电机,2 种电机各有所长,但也都有短板。

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密度高,调速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但在高速时效率低,且存在高温退磁的风险,同时成本偏高,一般应用在城市行驶的中小型车型上。

交流异步电机转速范围宽,高速性能好,成本较低,但体积大重量大,能耗较高,大多装载在性能车上。

而电励磁同步电机则通过调节电机内励磁线圈的电量,兼顾了效率与性能。

再加上自研的电控技术,可以实现 1/10000 秒的超高精度扭矩控制,开起来的驾控感受非常平顺丝滑。

电池虽然同样是采购宁德时代的,但整个的电池设计方案、安全防护、生产标准完全由日产来定义,原本可以装更多电池的底盘,为了安全冗余,Ariya 只装了 90 度电。

这个时候还来说 「三电」 系统似乎有些跟不上潮流,但你回头想想,其实是新势力品牌们没有这个底蕴和实力,这都需要时间积累、人才储备、系统传承。

不过新势力们心里也很清楚,这些零部件都买得到,凑一凑也能做个 70-80 分,更何况这些不容易被用户感知,不如大屏幕、语音、智能驾驶来的炫酷。

但是 「三电」 依然重要,新势力应该重视底层的研发。

不论新旧,都正走向同一条路

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新品牌,如何快速的获取用户?差异化是他们选择的一条捷径。

弄一个不错的外观,能堆的料都堆上,参数能提高的提高,定一个很有性价比的价格,把各种互联网的 APP 搬上去,再打上用户体验,服务至上的话术、渠道和体验,势要把汽车变成电子产品。

要在汽车行业,上演一波国产手机品牌对国际大牌的逆袭。

新势力们走的路都大差不差,事实证明这条路选择是对的,因为传统品牌在功劳簿上停滞不前,这些动作刚好打在了要害上,博得了用户好感与市场认可。

喜新厌旧,人之常情。

等传统品牌回过味来,新势力们已经杀到门口,他们那种给用户带来的新鲜感,新体验,新功能,恰恰是他们给不了的,或者不擅长的。

如今新势力的销量数据、用户口碑摆在那,传统品牌已经开始反思、转身、求变,并且发起反攻。

在我看来,两者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且正在补足汇拢,逐渐走到同一条路上。

第一、互相学习、补足差距

大规模和标准化生产是汽车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传统品牌拥有几十上百年的造车经验,对于规模化生产、流程、品控、检测、供应链管理、网络渠道是他们最大的优势,是多年体系化建设和组织的能力,这恰恰是目前新势力们面临的最大考验。

现在头部新势力品牌开始摸过年产 10 万的门槛,光有先进的机器,流水线还不够,光有几个厉害的牛人也不够,要建设从上到下的体系化能力,标准化流程,并且严格遵守。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朋友作为蔚来 ET7 的首批车主,提车 2 个月修了 4 次,都是各种小毛病,这就是生产和品控环节的问题

而对于如何拉近用户距离,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优化产品体验与服务,创新销售模式,提高车辆智能化水平等又恰恰是新势力的能力范畴。

所以传统品牌也在学习新势力的玩法,搞直营、做车机、上辅助驾驶……。

放大自己的优势,学习先进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新势力和传统品牌都在进入彼此的能力圈。

这种 「卷」 是一种正向的,有积极意义的 「卷」。

第二、回归底层、储备能力

造车同时还是一个技术和经验密集型产业,一辆车安全是底线,其次是驾控好不好开,再次才是附加在上面的丰富性配置。

很明显目前国产电动汽车的自然率要高于国际品牌,所以屏幕做的再大,智能化再好,在安全面前都是次要的。

这一切都来自于底层研发能力的积累,对技术的基本尊重,都需要时间的沉淀。

现在很多国产品牌的全栈自研大多在智能化领域,我承认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我们的体验要优于国际品牌,但是对于材料、结构、工艺、制造这些基础能力,包括对核心零部件的自主掌控,都是一个企业具备长远存续的基本能力。

否则我们只能还是汽车大国,而不是汽车强国,被芯片卡脖子就是典型案例。

好在国内很多车企也开始进行芯片、电池、电机、电控等的自主研发。国外品牌也在加强自己在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方面的研发力度。

第三、全球化与本地化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不止是在中国,而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国际品牌进来,中国品牌也必须走出去。

新能源汽车出海是国产品牌的大好机会

国际品牌本身就是全球化战略,是规则的制定者和参与者,在研发生产一款车时就瞄准全球市场,就像日产 Ariya 先在日本上市,接下来会进入中国、欧洲、北美,又或是大众的 ID 系列是卖向全球的。

多年的全球化积累,使得他们可以直接无缝衔接。

但他们的劣势就在于本地化,中国团队的话语权,对产品反向定义的能力,对总部战略的影响力,尤其是产品迭代速度。

反观中国,我们几乎拥有全球最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仅大而且产品力也不弱,各个领域都有龙头企业,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具备的。

尤其是在疫情的影响下,我们拥有稳定的产能和价格优势,但我们缺乏全球化的战略布局,对各地的法规认证和市场认知有限,国际化本地化团队欠缺,因为这对于我们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

更重要的是国产品牌到底有没有冲击海外市场的决心

好在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国产品牌已经在海外市场开始跟国际品牌硬碰硬,比如蔚来进入欧洲,比亚迪进入日本,上汽名爵 MULAN 更是优先海外上市。

所以老外们要做本地化,而我们要做全球化。

结语

在我看来,新能源汽车不会彻底变成一个电子产品,因为它还包含移动工具、身份标签、能源终端等多重属性。

新能源汽车也不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需求是多样的,用户是分层的,但是遵循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

新老势力也在互相学习,渗透,进入彼此的能力圈范围。

虽然新势力们领了几年风骚,但接下来将会是群雄逐鹿,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不会手软,也不用等到 2025 年决战,因为战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END--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Lik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