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汽车

极客汽车

Subscription

电车顶端的「蓝宝石」Lucid Motors 出手了

Lucid motors

2022-11-19

作者:Rezz

有这么一家车企,当下市值 200 亿,在美国电动车企业排第三,仅次于特斯拉和 Rivian,但它最高时也达到过 900 亿市值;它从出生就自带「特斯拉杀手」的头衔,一众高管都有在特斯拉任职的背景,而现在更多的名头是被全世界最土豪的国家沙特主权财富基金 PIF 重仓买入其四分之三的股份,它就是 Lucid。

这家成立于 2007 年的汽车公司早年间的定位并非整车公司,而是研发电池包和电池管理系统 BMS 等动力技术,供应给其他电动车公司,包括 Formula E 赛事冠军赛车的唯一电池技术提供商。在 2016 年转型制造豪华电动车,发布了首款车 Lucid Air,售价最高超过 25 万美元,在自家亚利桑那的工厂进行生产。

但由于资金问题的困扰,直到 2018 年拿到沙特财团的 30 亿美元投资才开始建厂,首款车型直到 2021 年 10 月份才正式交付。

而 2021 年本应该开启大量交付的它仅仅交付了 125 辆电动车,2022 年前三个季度倒是交付量节节高升,从 360 辆、679 辆到第三季度的 1400 辆,翻番之后再翻番,还被美国最大的汽车杂志《Motor Trend》评为了 2022 年度最佳车型。

所以如此来看,叫它是营销之王和跳票之王是有点不厚道了,贾跃亭自己的 FF 91 才是真正的跳票王,而这个被贾跃亭投资、叫做 Lucid Motors 的「小众」极客品牌,正一步一步走上正轨,拿回属于它的那部分市场份额。

其实可以看到整个资本市场和汽车行业都对 Lucid 非常认可,非常期待第二个像特斯拉一样的鲶鱼出现,目前来看传统车企诸如 BBA 和大众「尾大不掉」,没有办法做出这样的鲶鱼效应,所以对于 Lucid 才更加重视。套用今年最火的梗就是,「无所谓,Lucid 会出手」。

有人称它为美国版的「小鹏」,因为两者都对于技术有着疯狂的想法与痴迷。但小鹏汽车自己在上个月都经历了股价和销量下跌的双重重挫,美国「小鹏」却在这个月给全世界关注它的人带来了好消息和对未来的展望。

就在洛杉矶车展前一天,Lucid Motors 开启了两款入门 Air 车型的预订通道,并计划于明年年底开始交付。

Lucid Air Pure 和定位更高的 Lucid Air Touring,是和 Grand Touring、Grand Touring Performance 一样早就规划好的车型,用于拉低起售价,进一步拓展消费人群;而位于五辆车最中央的神秘角色,则是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四门轿车,Lucid Air Sapphire:如果说之前几款 Lucid Air 都是瞄准普通特斯拉 Model S 的「特斯拉杀手」,那么 Lucid Air Sapphire 则是直接剑指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的旗舰杀手。

三电机全时四驱,电动动力总成的功率超过 1200 马力,0 到百公里加速只需要两秒,EPA 续航超过了 830 公里。当然价格也是目前能交付电动车里的天花板了,Lucid Air Sapphire 在美国的价格起售价为 24.99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180 万元),最高时速超过 350 公里 / 小时,想要预订的客户必须先支付 25000 美元的保证金。

可以看出 Lucid Air 在推出两个入门车型之后,各个价位都有了相应的部署,狙击特斯拉 Model S 和德国 BBA 这两年新出的高端电动车。

早在 2020 年 9 月 Lucid 就发布了四个版本的 Lucid Air,分别是 Air、Air Touring、Air Grand Touring、Air Dream Edition,指导价依次为:8 万、9.5 万、13.9 万和 16.9 万,但是两年过去前三款车分别涨了 0.47 万、1.24 万和 1.5 万美元,只有 Lucid Air Dream Edition 的价格没有变。

通货膨胀后的美国,股票市场也随着美联储加息接连下挫,Lucid 市值比起去年交付当日的暴涨 40%,从最高跌了将近 80%,却敢价格越涨越高,甚至还推出了高达 25 万美元的顶中顶配 --Lucid Air Sapphire。

Lucid 的 CEO CTO 罗林森老爷子经常把「想当年我执掌 Model S 项目时」当做谈资,诚然现在的电动车新势力里面懂技术的 CEO 已经不多了,但如果不是梁静茹给的勇气的话,那么 Lucid Air Sapphire 一定具备了充分的技术硬实力和面对这部分顶端消费者需求和考验的信心。

这颗「蓝宝石」靠什么成为电车之王和最强「特斯拉杀手」呢?

一靠动力

Lucid Air Sapphire 的核心是 LEAP(Lucid Electric Advanced Platform)滑板底盘上的三电机动力总成,双电机后驱单元和单电机前驱单元共同组成了三电机系统,全部由 Lucid 自己开发和制造,创新技术包括:微喷射定子冷却和波绕组。

电机要做到功率大并不是难事,要做好功率密度和散热才是不容易的事。所以为了配合三电机的快速放电,Lucid Air Sapphire 的电池系统也进行了升级,采用倒置液冷设计,可以保证一直在合理的工作范围内以获得更高的功率和更精确的热逻辑。

双电机后驱动单元还引入了新的热交换器技术和更高的冷却液流量,保证了电机扭矩更大的情况下不会在急加速时过热,让电机一直保持在高动力状态不衰减。此外它的地面效应来自全部重新设计的蝴蝶一般弯曲的底盘护板,使其更像是一台 F1 赛车。

此前,普通版本 Lucid Air 就引以为傲的动力推重比,能够在 74 公斤的电机上实现 670 马力、功率质量比达到了惊人的 9.0。不仅轻,而且小,由于双电机采用 180℃旋转布置(绕 Z 轴),所以尺寸小到可以轻松得放进一个行李厢里提走,同时还能做到如此庞大重量的车身仅需 13.5kwh / 每百公里的能耗比。

Lucid Air Sapphire 的极速更是超过 350km/h,是一般电动车的两倍。在 400 米直线加速 drag race 中,只需要不到 9 秒,略胜于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的 9.23 秒,Air Sapphire 更可以轻松击败燃油超跑顶端的明珠:布加迪 Chiron 的 9.278 秒。

跑得快当然也要刹得住,Air 蓝宝石标配大型碳陶瓷盘式制动器和前 20 寸、后 21 寸米其林 PS4S 夏季胎,刹车能力好于普通的钢制刹车盘。

二靠豪华

Air 蓝宝石长 4.975 米,宽 1.94 米,轴距接近 3 米,后窗玻璃倾斜程度较低,内部空间比特斯拉的 Model S 更大也更豪华,内饰采用了特殊的 Mojave 沙漠主题,包括支撑性更好的的 18 向电动运动座椅,采用黑色皮革装饰,配有 Alcantara 和蓝宝石色缝线。

尽管作为驾驶者之车,专为操控而设计,但座椅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舒适感,宽大的前后排座椅均标配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

如此庞大的车身带给了 Lucid Air 强大的气场,尽管有人说前脸看上去像是和比亚迪汉互相模仿,但其实 Lucid Air 早于 2016 年就有了原型车,比亚迪汉要更晚一些。后方的视角看上去它更像是阿斯顿马丁的 Lagonda。

车内座椅头枕处绣了一个凹陷的 Lucid 熊标志,这是 Lucid 品牌标识之一,熊也是 Lucid 发家之地加利福尼亚的州旗和代表物。仪表板和车门饰有 Mojave 黑木,车顶内衬和方向盘也有黑色的 Alcantara 翻毛皮,既然叫蓝宝石,那么外观当然也是采用了这种独一无二的蓝宝石配色。

三靠充电续航

电是电动车区别于燃油车的核心中枢,也是 Lucid 这家不算年轻的初创公司最引以为傲的看家本领。Lucid Air 蓝宝石版采用了 LG Chem 的 21700 三元锂电池,配备了 114 度的大型电池组,可以提供超过 837 公里的 EPA 续航里程。

充电方面电气架构达到 924V,超过保时捷的 800V 和特斯拉常见的 400V 超充系统,在 350kw 的充电站充电时,只需要充电 12 分钟,续航就可以增加 330 公里。

One more thing:除了 Air,还要有 Gravity

最令人惊喜的是这次 Lucid 还带来了品牌最新的车型,一款名为 Gravity 的 SUV。就像名字一样,Air 代表了上至大气层仰望星空的极致性能和电动技术,那么 Gravity 则是代表了更适合每日生活的脚踏实地。

除了 7 座布局,Gravity SUV 也将采用「Lucid Space Concept」功能,可以让座椅布局灵活切换,这也让 Gravity 可以在 5、6 和 7 座之间灵活切换。

而下一代玻璃透明顶座舱配以高分辨率显示屏,以及经过升级的 Lucid UX 车机系统都会在该车上出现,之前受人诟病的车机开机速度也不会慢的令人发指了。

最后

北美的几家新势力车企譬如 Rivian、Lucid、Nikola、Canoo 和 Lordstown,除了特斯拉以外现在基本都还没实现规模量产,产能地狱这道坎是每个新玩家必须走的路,就连马斯克自己都说过类似的话。

相信 Lucid Motors 也不想成为年产几千辆,只为美国有钱人和科技巨子服务的品牌,那么交付量就必须更多。除了亚利桑那州的工厂产量达到顶峰 35 万辆之外,沙特主权财富基金极力主张的沙特新工厂也签订了合约准备 2024 年建成动工,届时 Lucid 有望突破 50 万辆的年产量。

曾经有贾跃亭和北汽领投过的 Lucid Motors,和中国的关系其实一直密不可分,甚至连两位创始人都是华裔美国人,但一度因为是否重点布局中国市场和北汽意见相左而分道扬镳。

站在 2022 年这个新能源蓬勃爆发的时间点,再去看 Lucid Motors 当年忽视关注的中国汽车市场,对他们而言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5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