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63

2018-09-27

Subscription

Lucid Motors,特斯拉终结者?

  1. Lucid
370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没有听说过 Lucid Motors 这个品牌的,毕竟连个中文名都没有,连 PPT 也没看到过。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近日 Lucid Motors 拿到了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的 10 亿美元投资,在 Elon Musk 打算将特斯拉私有化的时候,准备向 Elon Musk 伸出援手的也是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怎么样是不是突然对 Lucid Motors 有了那么一点兴趣?

其实 Lucid Motors 早在 2016 年底就发布了他们的第一款车型 Lucid Air,但为何迟迟没有量产,这事我们一会再聊,先来看看 Lucid Air 本身,哪里来的自信超越特斯拉 Model S?

先来聊聊外观方面的设计,由于 Lucid 是一家全新的公司,所以外观设计也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设计师不需要考虑什么家族元素,只需要大胆发挥想象就可以了。Lucid Air 早期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飞行器,车名 Air 与此既有隐喻也有字面上的关联,从图片上来看似乎还不错,窄条幅进气格栅与条状全 LED 大灯融为一体,整个前脸看上去还是非常和谐的。

车身侧面如果只看到 B 柱之前一切都很正常,但再往后看就会发现 Lucid Air 的这个溜背造型奇奇怪怪的。

D 柱和弧形后风挡的设计非常新颖,顺着后风挡将视线移到尾部,嗯更奇怪了,说不上难看,但需要适应一番。

贯穿式的全 LED 后尾灯与前脸的造型形成了呼应,这也是当下流行的元素,辨识度还是有的。

内饰的设计看起来就比较保守了,四块大屏都在常规的位置上,尺寸也没有夸张的大,甚至还保留了空调系统的物理按键!对了,是不是很多人都还没找到第四块屏幕在哪?第四块屏幕其实在仪表盘的左侧,用于控制车门解锁,前备箱、充电口、后备箱的开关。

虽然设计比较保守,但豪华感一点没少,全真皮的内饰和实木饰板,丝毫没有吝啬。更夸张的是 Lucid Air 的后排,包裹性良好的行政座椅,配合硕大的后排空间,直接将自身定位拉到了宝马 7 系和奔驰 S 的水平,秒杀特斯拉 Model S 应该是毫无悬念了。

奔驰 S、Lucid Air、宝马 7 系

内饰想要超越特斯拉 Model S 并不难,毕竟特斯拉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一般。想要超越特斯拉三电系统才是重头戏,让我们再来看看电动车的精髓,Lucid Air 三电系统什么水平。

动力方面 Lucid Air 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单电机后轮驱动,400 匹马力,最大续航 384 公里(EPA),第二种是双电机全轮驱动,1000 匹马力,最大续航可选 504 公里(EPA)和 640 公里(EPA),百公里提速 2.5 秒左右。最大电池容量可达 130 kWh,超过特斯拉 Model S 的 100 kWh。

在电池系统这一块,Lucid 和特斯拉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Lucid 使用的电芯也是 2170 圆柱形电芯,据说电芯在能量密度、电量、电池寿命及安全性等方面超越现有电池标准,由 LG 化学和三星 SDI 提供,自己进行进一步加工,做成电池组,Lucid 已经有近十年的电动车动力电池包研发及商业运营的经验,让我不由得期待 Lucid Air 的电池包密度。

在自动驾驶方面,Lucid 直接使用了 Mobileye 的摄像头和处理芯片,整车有 6 个毫米波雷达、8 个摄像头和 4 个激光雷达,特斯拉是 8 个摄像头、1 个前置毫米波雷达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相对特斯拉,Mobileye 技术上更成熟,但 Lucid Motors 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我们暂且先不考虑 Lucid Air 的整合度如何,包括以后的软件适配,这些我们等量产之后再来讨论。但从内饰、动力数据、电池数据这些表面实力来看,Lucid Air 相比 Model S 似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在美国的售价也是 6 万美元起,同样可以拿到美国政府的补贴,国内暂时还无法购买。

那这台表面看着还不错的车是由怎么样一个团队打造的?

CEO:Sam Weng,此前负责 Lucid 的电池系统和动力系统开发,拥有超过 30 年的工程经验和 20 年的业务开发经验。

CTO:Peter Rawlinson,拥有超过 30 年车辆工程研发经验,曾任特斯拉汽车工程副总裁兼 Model S 总工程师,负责 Model S 的工程设计。

硬件工程副总裁:Eric Bach,曾负责特斯拉 Model S、Model X 和 Model 3 的工程功能。

供应链副总裁:Peter Hasenkamp,曾担任特斯拉汽车系统采购总监,负责为 Model S 制定并执行最初的基础战略采购计划。

看着这几个人的身份,是不是发现了什么,4 个人 3 个参与过 Model S 的研发或制造,他们真的能打造出一个超越 Model S 的车吗?在这里还是要先画个问号,期待一下。

再来看看 Lucid Motors 这个品牌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未来会怎么走?

最早 Lucid Motors 叫 Atieva,2009 年成立于美国加州,由华人谢家鹏(原特斯拉创始董事之一,主管特斯拉电池系统研发)创立,研发新能源汽车核心系统,并致力于打造豪华电动汽车。

2013 年的 B 轮融资中有硅谷风投公司 Venrock、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和青云创投,2014 年北汽和贾跃亭参与了 Atieva 的 C 轮融资。

2016 年 Atieva 正式更名为 Lucid Motors,并推出了第一款车型 Lucid Air,计划 2018 年底在利亚桑那州的工厂正式量产,只不过现在由于资金问题,一直耽搁到现在,工厂还没有动工,量产 Lucid Air 就更别提了。不过现在拿到了沙特爸爸的 10 亿美元投资,算是解了 Lucid Motors 的燃眉之急,但最快也要 2020 年底 Lucid Air 才有可能量产,就算现在 Lucid Motors 跟上了特斯拉步伐,那放到了两年后,又是什么水平呢?就算撑到了量产的那一刻,我也想对 Lucid Motor 说一句:道阻且长!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Comment · 0
Owner: 0
Sort by like

Upload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9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