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weekly

autocarweekly

2021-10-12

关注

李嘉诚、何鸿燊为何投资威马汽车?

  1. 威马
1,493

*本文转载自 autocarweekly 公众号

作者:金融街老李

三年内,智能电动车企业将迎来第二波上市高潮,领头羊是威马汽车。

长假期间,一条融资消息影响了汽车圈,威马汽车宣布将获得来自香港上市公司电讯盈科和信德集团领投的超过 3 亿美元的 D1 轮融资,随后还会与其他数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签署 D2 轮融资协议,预计本轮融资总金额将达约 5 亿美元。这条消息,给二级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振奋,一是从数额上来说,5 亿美金并不小,二是威马汽车极有可能在不久后登陆港股。

市场也给出了极高的关注度,倒不是因为融资规模,而是因为 D1 轮投资方是光环闪耀的巨头 —— 李嘉诚家族、何鸿燊家族,电讯盈科 (00008.HK) 是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管理的公司、信德集团 (00242.HK) 则是何鸿燊的女儿何超琼管理的公司。

老李也一直在说,要关注 「蔚小理」 之后的市场投资机会,现在机会好像摆在了大家面前,今天老李和大家一起聊聊明星资本为何投资了威马汽车?为何没有走进科创板?将来会成为二级市场中军吗?

明星家族为何投资威马汽车?

明星家族投威马表面看起来出乎意料,实则在情理之中。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家听到的最多的是海外美元融资或者大陆的人民币基金,很少能够听到港资,一方面是因为港资少,宣传少,二是因为港资确实错过了不少优质的投资机会。当年国内一众造车新势力在香港路演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投资人漠视的尴尬局面,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老李一直在提,资本市场是无情又现实的,企业发展好,基金围着你转,企业发展不好,基金管理人能跟企业管理者见个面,都算是很哥们儿了,我们来看看信德集团投资威马披露的细节:

信德集团附属 SAIL 公司以 7000 万美元向 WMMH 收购威马约 8933.42 万股系列 D 优先股。同时,SAIL 以换股方式向 WMMH 出售其持有的力世纪约 1.7% 的股权,而作为代价,WMMH 有条件同意向 SAIL 发行及出售威马换股股份,合作完成后,信德集团将拥有威马约 2% 的股份

信德集团和电讯盈科都是香港的上市公司,且有较大的影响力,老李在此不做过多展开,需要说明的是,电讯盈科和信德集团过去的这些年都错过了新能源汽车的赛道,电讯盈科的业务和科技关联度较高,信德则和新能源汽车没有任何关联。

据老李朋友了解,其实从 「蔚小理」 之后,虽然香港市场估值不好,但这些港资都在寻找智能电动车赛道的投资标的,对手握上百亿的投资基金的家族来说,投车企是不错的选择,而威马汽车又是目前企业中不错的公司,

李想一直说自己有一位优秀的 CFO 李铁,有意思的是,威马汽车也有一个不错的融资财务顾问 —— 光源资本,在威马汽车的 7 次融资中,绝大多数的财务顾问都是光源资本,这次融资的财务是光源资本和锦沄资本。

赛道好、标的好、回报快是促成本轮融资的最主要原因

赛道好和标的好毋庸置疑,回报快是因为威马汽车距离 IPO 的时间非常非常近了,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中,D 轮融资通常是在 IPO 之前开展的融资,这时的企业已经相对成熟,回报率看得见,摸得着。

从 2020 年上半年开始,威马汽车就开始了 IPO 的实质性进展,中信建投作为辅导机构,威马一共进行了 6 轮融资,估值约 300 亿左右。

威马的 D 轮融资开始后,得到了非常多的基金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市场环境极好,另一方面是威马标的较好,多重因素下,威马完成了单次 100 亿人民币,投资方主要是上海国资,蔚来在合肥、理想在北京、小鹏在广州,当时的上海政府想和威马有更多的关联,从而促成了这次融资。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非常了解,由于各种原因,威马没能在科创板上市,作为 「根正苗红」 的企业,而后选择在香港上市也是合情合理。

早前,中信建投向证监会披露过威马股东的情况,其股东包含了产业资本、互联网巨头、国有资本和顶级投资风控机构,从股权结构和外部环境看,港资投资威马看不到太多预期外的风险。

这一轮融资给威马汽车带来了较大规模的美元基金和香港资金的加持,老李也访谈了一些专家,虽然没办法披露具体数字,其公司给出的威马汽车估值超出老李预期,如果不出意外,也会超过大家的预期

科创板为何不适合车企?

之前和朋友一起聊车企和科创板的关系,有不少人认为,由于科创板上市不顺利,车企似乎没有 「科技」 属性,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全面的,老李认为,智能电动车企业有科技属性,传统车企没有科技属性。

智能电动车企业由于规模大,很难被划归到 「专精特新」,这是先天劣势,毕竟即将上市的电驱动龙头企业精进电动的估值都达到 100 亿人民币了。

2020 年,全行业一直非常关注威马汽车科创板上市,但过程真的是一波三折:

2020 年上半年,上交所曾经建议威马汽车 IPO 融资规模 100 亿,发行比例 25%,即对应 IPO 投后 400 亿的估值,当时的企业智能电动车刚刚度过了 2019 年的资本寒冬,有了不错的起色,市场一致认为威马汽车上市后会有更高的估值,一是因为标的的稀缺性,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在国内上市的公司;二是盈利预期明确,威马汽车的发展历程相对稳健,在自建工厂的同时,产业链上游成本控制能力优于蔚来和小鹏。

按照当时的计划,2020 年 6 月 30 日作为股改基准日,2020 年底向上交所提交申报材料,2021 年 Q1 能完成挂牌上市,但后来事与愿违,一是有传统企业进来 「搅局」,二是科创板审查趋严,新规则对车企并不友好,2021 年初,包括禾赛科技在内的一批排队科创板的企业都终止了审核,威马上市计划也受到了影响。

如果仅从产业和资本层面看,到科创板对威马汽车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少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市场认可度不高 「搅局」 科创板,威马汽车或者说智能电动车企业在不经意间受到了连带。

2020 年 3 月份,证监会基于审核注册和申报实际情况,出台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端装备领域、新材料领域、新能源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六大领域中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1)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5% 以上,或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 6000 万元以上;

(2)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 5 项以上;

(3)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 20%,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 3 亿元。

坦率地讲,这几个条件非常适合产业链上游企业或专精特新企业,对投入大且回报周期较长的汽车企业并不友好,尤其是第一条和第三条基本宣布车企告别科创板。

证监会这么设计也是合情合理,中国的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中小型企业,市值 500 亿以上的企业实属不多,新规则主要是筛选这一类 500 亿以下的中小型企业。从科技属性来说,智能电动车企业都自带 「科技」,甚至说是养活了一大帮上游企业,新能源领域中,有不少企业都登陆了科创板。

为什么老李觉得威马比 「蔚小理」 适合科创板?本质还是其科技属性,提到蔚来,大家想到的是 「品牌」,提到理想,大家想到的是 「增程」,提到小鹏,大家想到的是 「自动驾驶」,在 2019 年之前,提到威马,大家很难想到一个词 ,但是从 2020 年以后,威马有了 「科技」 属性。

老李认为这要归功于威马近一两年营销,在产业领域,威马以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树立了 「科技属性」,从威马 W6 开始,威马也成为业内首家和唯一具备 L4 级自动泊车功能的整车,前段时间,老李在京沪路演,很多基金经理经常提威马 「科技」,让老李是倍感意外。

新势力的归宿在哪里?

今年上半年,老李的合伙人一直在关注威马、小鹏这些还未在国内上市的新势力,在他看来这是继 2019 年美股 「蔚小理」 之后,新一轮的投资机会。老李当时非常不解,虽然这些企业是优秀的标的,但当时外围的资本环境非常非常差,并不适合上市。

半年后,老李才明白过来合伙人的未雨绸缪,合伙人的原话是:「要用动态的思维看估值,企业一直向好发展,市场总会给它们机会。」

在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是喜忧参半,内地市场上,车企基本无缘科创板,大门被关闭;香港市场上,各个板块陷入长期低迷,不少明星企业都出现了超跌;而海外市场更是出现了各种问题,电动汽车企业如果想上市,大概率是去香港。

想在香港拿到一个合理的估值并不容易,即使市场景气度较好的情况下,香港的估值也没有太多溢价,三年前,蔚来到香港的时候,投资人还不认新能源车,三年来,美国和中国市场着实教育了一大批投资人。

从这个角度看,威马汽车此时拿到香港明星企业的投资,是威马的智慧,深刻来说,威马的智慧是源自产业的竞争力。

香港的投资人非常聪明,大家平时常说的 「北上资金」 就是外部资本通过香港流入的,「北上资金」 被称为市场最聪明的资金,对 A 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面对这么聪明的投资人,想靠小聪明是不可能的,一定是基于产业影响力。

聪明人的思维往往和大家有所不同,举个例子,无论是产业端还是资本端,国内的散户对 「蔚小理」 是拍手称好,但小鹏在香港上市只拿到了一个平平的估值,蔚来登陆港交所可能还有较长时间,据了解也是因为估值问题,可想而知,国内一众智能电动车企业想在香港上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香港也爱 「龙头企业」。

科创、美股和港股都没法去,其它电动汽车企业能去哪儿上市呢?美股非常流行初创企业通过 SPAC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的方式上市,审批快成本低,我们熟悉的不少智能化和电动化产业链公司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上市,国内目前还没有这种特殊的机制。

老李团队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 「借壳上市」,目前 A 股市场上有不少汽车类的上市公司,诸如众泰汽车、海马汽车等等,这些企业在未来两三年,可能会和当年造车的 「资质」 一样,成为电动车公司上市的途径,据老李统计,把国资、民营都算在内,目前正在 IPO 和有 IPO 想法的电动车公司接近 10 家。

合伙人非常喜欢沈晖在本次融资时候讲的一段话:「本轮投资是过去 12 个月中,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本土新势力纯电动整车企业的最大金额私募股权投资。这不仅极具市场象征意义,同时将对威马在无人驾驶领域持续研发带来关键性支撑,进一步确立威马在智能科技与产业布局方面的优势。」

在他看来,2019 年的特斯拉和蔚小理是新能源汽车二级市场发展的先锋,威马的这次融资以及后续其它企业的新一轮融资和 IPO 将成为二级市场的中军,虽然这个现在提可能稍早一些,但它来的一定比我们想象中更快。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仅看车主: 0
按赞同排序

传图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2
评论